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安徽省人大副主任失职被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2:11 现代快报

  10月21日,一则人事变动消息令安徽政坛震动:安徽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决定,撤销陈维席省人大副主任职务。

  目前,58岁的陈维席已由副省级降为正厅级巡视员,但行动并未受限制,只是已交出了刚分到手不久的合肥市和平花园省干楼宿舍的钥匙。

  4000万打了水漂

  在安徽政坛,陈维席被视为一个“专业型”干部。他从1984年起逐步进入官场,历任宿州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宿县行署副专员、行署专员;1996年8月至2003年1月任淮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并从此任上擢升为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93年中,在陈维席担任宿县行署副专员时,一个名叫马方泰(又称马方太)的人见到了陈维席,并向他介绍一种名为“万年新”的涂料技术。

  1994年底,宿县地委、行署决定从日本引进此技术。1995年3月,宿县方面与日方新日本株式会社签订合资合同,中方出具技术转让费3亿日元,日方负责提供原料、技术培训,年产3000万吨产品由日方包销。每公升确保中方纯利润1200日元。

  为筹集建设所需资金,1995年8月,地委、行署联合下文,在各地直单位集资,规定每个职工出资5000元,三年后返还1万元,利息33.3%。据悉,每个单位都有必须完成的硬指标。为完成集资任务,宿县劳动局甚至从职工劳动保险基金挪用36万元。这次集资共筹得4055万元,其中个人集资达2300多万元。

  就在中方将1100万元技术转让费一次性交付马方泰、价值800多万元的进口设备到位、1000多万元的厂房建成、200万元的技术培训费付出———一切就绪之际,从日本传来一个消息:新日本株式会社破产了。原来,该株式会社早就资不抵债,合同签订不到20天,就宣告破产了。

  就这样,“万年新”工程不得不停工,4055万元集资款只剩区区20万元。在当时,4000多万元接近宿县地直财政一年的收入。

  “舆论监督”受打击

  1999年1月30日,安徽省委机关报《安徽日报》的子报《新安晚报》“新闻周刊”在头版刊发调查报道“骗子马方泰为何能够得逞”,详尽披露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在文章末尾提问:“那些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失的渎职的官员们该受到怎样的惩罚呢?”

  报道一经刊出,立刻触怒了一些官员,其中就包括陈维席。

  据知情者回忆,先是前宿县地委书记、现省人大某位领导找到《安徽日报》社总编辑,提出文章个别提法有错误,“实施该工程的是行署不是地委”,称这篇报道“是一个政治阴谋”。

  迫于压力,《新安晚报》做出更正声明:凡文内提到的“地委”都应是“行署”。

  不久,由于种种原因,“新闻周刊”停刊了,该周刊的编辑记者因此在家赋闲大半年。

  中纪委直接查处

  陈维席时隔十多年后被查办,是有原因的。

  记者获悉,由于这起“非法集资”事件非常典型,陈维席又是副省级官员,此事一直由中纪委直接查处,安徽省有关方面并未介入。只是在“违纪”还是“违法”的性质认定上一直存在分歧,才一直拖到今天。

  相关部门最终认定陈维席在这起非法集资事件中“失职”,对其做出了撤职、降级的处分。在今年10月21日的省人大常委会上,这一结果在常委中间引起了不小震动。省纪委一副书记说,这是安徽省处理的第一起副省级干部失职事件,给每个领导人正确、谨慎地行使职权敲响了警钟。据《财经》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