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与污染带赛跑的保水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2:16 新晚报

  本报记者 谭启首 刘 韬

  为了市民,为了各行各业的储水,作为城市命脉的哈供排水集团公司制水厂却在超负荷运转,每一个环节的设备、人员都在与即将到来的污染带“赛跑”,坚持到市民蓄水的最后一分钟。

  昨天18时,走进承担着哈尔滨市市区80%供水任务的哈供排水集团制水二厂、三厂,工人、技术人员的话就着实让我们感动了。

  以泵站为家的人们

  初冬的松花江边寒气逼人,即使穿着厚厚的棉服,也会轻易被江风打透。80余位伙伴轮换坚守在取水塔上,吃过简单晚饭,他们披挂上厚重的冬装、救生衣,下到了取水口旁劳作。他们的工作,是防止江水结冰,冰絮堵塞取水口。他们告诉记者,这个取水口24小时不能离人,得不停用水蒸汽吹、杆子搅,才能保证取水口周围水流顺畅。取水塔里温度30℃以上,而江面上温度却在零下10℃,坚守岗位的人们,每隔10几分钟就要经历一次这样的温差变化。离预计停水关闸还有最后几个小时,他们工作的频率明显加快了,因为只有取水口周边顺畅,市民才能更多储水。

  结冰难不倒水厂长

  制水二厂的责任,是把原水(江水)送到净水环节,每年这个时候,王学林厂长天天盯着天气预报,企盼天气快点冷下来。因为只有松花江表面结冰后,取水口才能摆脱冻冰堵塞的危险。但昨天,王厂长又开始企盼天气再暖一点,原来一旦江水结冰,将意味着松花江很难摆脱污染的水源,全市供水将面临更大的困难。王厂长报出一组数字,昨天的水位112.60米,流速每小时683米……这意味着江水在缓慢结冻,制水二厂的工作难度在加大。为了保证最后时刻的水供应,制水二厂将应急设备启动,28台水泵开足马力,与即将到来的污染水展开了竞赛,日供水量提高了8万吨。

  质检五女不回家

  制水三厂,承接着制水的下一道工序,原水在这里通过净化、反应、沉淀、过滤、杀菌等工序变成合格自来水,其中,检验是最关键的一道程序。在该厂水质检验中心,5名女同志已坚守岗位3天,她们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检验员朱姝看上去有些疲惫,提起5岁的女儿,她眼圈红了。这孩子3天没看到妈妈,在姥姥家却异常听话,还曾来电话安慰妈妈不用惦记她和姥姥……从接到了污染水即将到哈的消息后,她们就加大了对水质进行检测的频率,每隔半小时就要检验一次,虽然检验程序枯燥、雷同,但她们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任何水质变化都不能放过,更不能让市民家流进一滴有问题的水。

  即将来临的大停水,将带给制水厂很多首次,取水阀门将首次全部关闭,供水设备将首次全部停止运转……但在这些首次来临之前,制水人已在谋划,困难过去如何实现快速恢复供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