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愧疚中守候希望——尤国英悲剧折射农民医疗窘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5:21 山西日报

  几乎每一天,23岁的魏珍都在愧疚和期待中度过。她愧疚自己和家人,20几天前因为无力承担巨额的治疗费用,放弃了对母亲尤国英的治疗,绝望之下将她送到殡仪馆等死。如今,被重新送回医院的母亲仍在重症监护室内昏迷不醒。

  三天治疗花光全家积蓄,他们选择回家等死

  魏珍的母亲叫尤国英,一位从四川农村来到浙江台州打工的46岁妇女。10月24日,尤国英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送台州医院路桥分院抢救。因无力承担巨额治疗费用,家人放弃了对她的治疗。因走投无路,10月27日亲人将她送往殡仪馆。

  魏珍向记者回忆说,那天在殡仪馆,负责人蒋云龙发现母亲一息尚存后,立即吩咐工作人员报警并致电120。他带头向我们捐助了1000元。不到10分钟,大家便捐了3380元。“这些素不相识的叔叔、阿姨们都慷慨解囊救我妈妈,而我们做儿女的却仅仅因为母亲只有10%的救治希望,仅仅因为没有钱,放弃了继续抢救的念头”魏珍说。

  2003年,尤国英跟随丈夫魏德明到浙江台州打工。魏珍说,父亲来台州后在这里帮人分拣垃圾,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可以拿到20元的报酬。这在魏珍的家乡人看来,是一份高报酬的好工作。于是,2003年底,魏珍和家人也相继从家乡来到了这里。

  魏珍说,母亲脑溢血突发后,入院3天就花去1万多元医药费,其中第一天就花了5000多元!这1万元,是全家在台州打工两年所有的积蓄。

  尤国英悲剧折射出农民医疗窘境。“为什么不少农民最后都死在家里?看不起病。”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奉化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对记者说:“小病扛、大病拖,实在不行就往家里抬,在农村这是许多农民无奈的选择。”

  六万元捐助只能救急,一家人负债一辈子才能留住希望

  尤国英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由于社会各界的关注,她有了生的希望。一份份爱心也让魏珍和她的家人在羞愧的同时充满感激。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魏珍和她的家人决定用一辈子偿还债务,让母亲生的希望尽可能延续。

  尤国英被重新送回医院后,台州医院路桥分院的工会先后两次发起了捐款倡议,全院职工累计为母亲捐款1万多元。随后,社会各界伸出了援助之手……到目前为止,在尤国英的住院账户里,各界捐助的善款已超过6万元。值班医生杨爱祥说,经过全力抢救,相比24日晚手术前的重昏迷状态,尤国英的病情已经有了好转。

  魏珍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是当每天一张的住院费用清单递到她手中的时候,她连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据医院介绍,要保住尤国英的性命,医疗费用可能高达几十万元甚至更多,即便保住了生命,到底能否醒来,什么时候能够醒来,还难以保证。

  几十万元,对于魏珍一家来说,意味着一辈子的债务。一家人打工赚钱所剩的1万元左右积蓄,如今早已分文不剩。按照目前一天2000元的治疗费计算,社会捐助的6万元也很快就会使用殆尽。

  医疗保障覆盖面小,尤国英回家的路依然漫长

  善款用完之后,或许,尤国英仍将回到无钱看病的窘境。

  台州医院路桥分院常务副院长徐颖鹤对记者说,在尤国英周围,还有许多农民工因为看不起病逃离了医院或不得不拖欠医药费用。他认为,医疗保障覆盖面太小,又缺乏应急的救济制度,是尤国英们逃离医院的根本原因。

  在看病难的困难人群中,尤国英这样的农村流动人口更是“难中之难”。一些专家提醒:正在提速扩大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公认是针对农民看病难开出的一剂良方。但是,即使在这剂处方中,尤国英们也恰巧处于一个医疗保险的真空地带。由于没有正式户口,他们尚不能参加城市医疗保险,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能会要求他们返回原住地看病。这样,尤国英们难免游离在医保体系之外。(据新华社杭州11月24日电)

  新华社“新华视点”

  记者柴骥程 张乐(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徐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