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向全面小康大步迈进——十五社会事业发展巡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9:15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进入新世纪,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青海坚持连续性、稳定性、开拓性,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态势。五年来,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牧民都能明显感觉到我省社会事业发展的迅速,各族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这组数据就是很好的证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已经覆盖全省农牧区,全省355万农牧民均可享受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看病难状况有效缓解;全省“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3%,
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1.6%; “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后,2004年底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10‰以内;建立了农村特困人口基本生活救助制度,规范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全省有18.7万特困人口和1.5万五保对象得到救助……

  在即将过去的这五年里,我省530万人民不仅从这些数据上,更是通过自身感受到了这些变化。

  今年10月底,家住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妇女祁秀芬在古鄯镇卫生院剖腹产生下了孩子,医药费花去了1700元,这笔费用对于以往的她来说无疑是沉重的。

  但是由于参加了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出院的时候乡合管办给她报销了1100多元钱,祁秀芬没想到自己只交了10元的参合费就报销了这么多,她高兴说:"有了新型合作医疗,我们家以后看病不再难了。"

  "看病不再难"曾经是我省350多万农牧民共同的希望。在我省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比例较高的地方,"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曾是制约我省农牧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牧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因素。

  2003年8月,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牧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牧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正式在我省进行试点工作。到今年11月,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覆盖全省所有的县级行政区域,350多万农牧民均可享受新型合作医疗政策。

  通过几年的探索,目前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正在我省逐步完善:试点县全部推行免费住院分娩,部分县还推行了医疗机构垫付报销款的做法,不断为农牧民提供方便、低廉、优质的医疗服务。

  另外,在这5年中,全省人均寿命达70.34岁,较2000年增长4.7岁;全省实施各类卫生项目46个,总投资达15亿元,县以上纵横相连、快速灵敏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全面贯通;基本健全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以及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牧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多年来,我省农牧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是推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而在全省推行了2年多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工作(简称"双试点"),用奖励"少生"代替处罚"多生",深得民心。

  在海晏县托勒乡,宫保扎西、俄毛措夫妇生了一个孩子后,主动放弃了再生育的指标,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去年,夫妻俩领到了国家奖励的3000元钱,宫保扎西说:"多子多福的观念已经过时了,现在,我还可以用这奖励的钱搞点其他副业,多一些挣钱的门路。"

  截至今年8月,全省18109户农牧民领取了独生子女证,2500多户农牧民主动放弃了三孩指标,"少生快富"扶贫工程为这些农牧民发放了奖励金。全省80%的受奖励户将奖励金用在了种植、养殖、运输、加工、贸易和劳务输出上。另外,从去年元月开始,国家在我省试点推行"奖励扶助"政策,对农村年满60周岁的计划生育夫妻每年发放600元奖励扶助基金,这让农牧区居民看到了年老以后的生活保障。截至今年8月,全省共16553人拿到了国家奖励。

  两年多的实践充分证明,"双试点"工作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和计划生育干部的普遍欢迎和支持,既帮助计划生育家庭缓解了生产生活和养老方面面临的具体困难,又明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西部教育的发展,是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性工程。加快西部地区教育发展,重中之重是加快基础教育的发展。

  在我省大多数的偏远乡村,最漂亮的建筑是中小学校舍。通过几年的努力,全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覆盖27个"两基"攻坚县,改扩建寄宿制学校300所,总建筑面积45.97万平方米,总投资4.61亿元。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取得新突破,为农牧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开辟了新途径。通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全省共建设中小学光盘播放点842个,卫星教学收视点1542个,中心学校计算机教室391个,城乡教育差距正在缩小。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我省在全省农牧区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生教科书费,减免学生的杂费,补助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费和非寄宿制学生助学金。我省争取到免费教科书资金从210万元增加到5010万元,全省有56.4万贫困生得到资助,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78%。同时,省、州、县三级财政安排助学金6177万元,资助学生34万人次;县级财政减免杂费1681万元,资助学生21.38万人。"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大大缓解了贫困学生就学难的矛盾,为实现"两基"攻坚目标提供了有力保证。

  到目前为止,全省"普九"人口覆盖率由2000年的70.7%提高到目前的83%,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由1.3万人提高到3万人,青壮年非文盲率由82%提高到90%。

  "十五"期间,随着我省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每年7月或8月举行,2004年,环湖赛由2.5级升为2.3级,已成为亚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每年比赛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20支左右运动队100多名运动员参加,到今年,已经成功走过了4届,成为青海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到2005年,我省已经成功举办了3届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全面宣传了青海。

  近几年来,青海省的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仅去年一年,我省就安排救灾款物价值人民币2207万元,保证了97万特重灾民的基本生活。2004年,省政府出台了《青海省农村五保户供养暂行办法》、《青海省农村牧区特困人口救助暂行办法》和《青海省农村牧区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从制度上保障了全省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农村牧区特困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西宁市还尝试了低保对象住房、取暖等救助制度。这些单项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在青海省全面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奠定了基础。到目前,全省纳入最低生活范围的人数有20.07万人,约占全省城镇人口的10%,有18.7万特困人口和1.5万五保对象得到救助。

  同时,我省还大力推行城乡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冬季取暖救助、老年人服务福利救助、慈善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近三年共争取中央医疗救助补助金3002万元,省财政配套100万元,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全面展开。2004年,为全省农牧民特困人口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全省20.75万人受益。到目前,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5年的探索,5年的实践,我省各项社会事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530万人民沐浴阳光欢歌起舞。(作者 辛 勤)

  相关链接

  2003年,全省第一批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在8个县启动。2004年,11个县纳入第二批试点。2005年1月,13个县纳入第三批试点县。同年11月,7个县纳入第四批试点县。至此,全省355万农牧民均可享受新型合作医疗政策。

  2004年,省政府出台《青海省农村五保户供养暂行办法》、《青海省农村牧区特困人口救助暂行办法》和《青海省农村牧区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全省70%的县已出台了农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民政部门已在农牧区困难群众中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

  2004年元月开始,国家在我省试点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2004年1月开始,国家和省上对2003年11月1日以后自愿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且独生子女在14周岁以内的农牧民家庭,一次性奖励3000元;对已生育两个子女,自愿放弃生育第三个子女的牧区少数民族牧民家庭,一次性奖励1000元。

  2004年11月29日,省政府出台《青海省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暂行办法》:减免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教科书费、杂费(含取暖费、信息技术费);对农村牧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制学生生活费用和非寄宿制学生学习费用给予补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