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沪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9:16 解放日报

  

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沪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海农场种子公司的生产流水线。

  本报讯(记者 郑红)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前昨两天在考察本市位于苏北的农场时指出,农场是上海重要的战略发展空间,其发展规划要和全市“十一五”总体规划相衔接,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深秋的苏北大地,清朗和煦。韩正和市委副书记刘云耕,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吴志明,副市长胡延照等,于前天上午离开上海,前往位于江苏盐城大丰地区的上海三大农场———上海农场、川东农场、海丰农场,考察建设发展情况,慰问长期坚持在那里工作的干部职工。

  上海农场始建于 1950年,川东农场始建于 1955年。这两个农场充分利用土地和环境的资源优势,积极建设服务上海农副产品市场的优质商品粮和优质安全商品猪的生产基地,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共有 11万亩耕种良田,每年粮食总产量超过 7.5万吨,并形成年出栏商品猪 20万头的能力。始建于 1973年的海丰农场,目前是上海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后方基地和上海最大的绿色优质大米生产基地。

  两天的考察行程非常紧凑。

  韩正一行先后察看了农田和水利基本建设、商品猪生产基地、种子生产线和海丰大米生产作业情况,慰问了驻场检察院、上农学校等单位的干部职工和武警官兵,并上门看望慰问困难职工家庭。

  在商品猪生产基地,韩正等对繁殖培育商品猪的全过程看得很仔细。参观中,韩正还详细了解了农场的大米生产过程,并再三嘱咐要确保食品的安全、优质。

  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时,韩正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农场干部职工远离上海、艰苦奋斗,为上海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位于苏北以及皖南的几个农场对上海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深化改革、真抓实干,把农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纳入全市的总体规划当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把这些农场建设成为上海重要的粮食基地、副食品生产基地和部分制造业生产基地,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和水平,在更高起点上形成新的发展空间,为上海和当地的发展多做贡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