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助老上网彰显社会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9:16 解放日报

  

助老上网彰显社会责任

  一项对5000名接触过电脑网络的中老年市民的问卷调查显示:高达73%的老人“非常想上网”,78.6%的老人认为上网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75.2%的老年人认为上网使自己心态更年轻。然而,十分遗憾的是,老年人上网的“软”、“硬”件还需要改善,多数子女对老人上网漠不关心,有些子女觉得老年人学电脑没什么用,也学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老年
人上网欲望很强,但却求学无门;老人到社区活动室上网吧,电脑一般都被青少年占据,很少有空位;老年人电脑操作能力较差,社区活动室又很少有人给予指导;老人使用电脑遇到困难时,子女能及时耐心帮助解决的不到20%。

  网络曾一度被认为是年轻人的时尚,似乎与老人无缘。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成为热心的网民。调查显示,使用电脑网络的老年人比不使用者表现出更积极的心态,他们对新科技的兴趣更高,也更认可科技带来的便利。的确,有了电脑,老人的退休生活更精彩:过去,老人打牌、搓麻将,就往小区的棋牌室跑,自从学会了上网,便把牌桌“搬”到了网络上。学会了网上浏览,还可以在线收看新闻和影视节目;可以制作动画,用鼠标创作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可以玩游戏,进行在线“游戏大赛”;可以学习英语、收发邮件,手指在键盘上翻飞,眉色在屏幕上飞舞,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动容?网上的世界很精彩,老年人上网不仅获得了沟通的愉悦,也能更快地融入时代,丰富充实晚年生活。

  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人已占人口总比例的1/5。上海目前城市老龄化程度也很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达250万,占总人口的18.7%。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老年人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以后,更注重生活品质的追求,渴望享受信息时代数字生活的便捷和乐趣。关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扶老上网”,着力消除年龄差异的数字鸿沟,让更多的老年人学习和掌握电脑和网络知识,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知识素养,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促进城市信息化和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

  扶助老人上网是全社会的事,需要社会各界支持,政府、社会、家庭应给予更多帮助。值得欣喜的是,上海市专门组织了“扶老上网”工程,用三年时间,扶助10万名60岁以上的老人掌握电脑上网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信息社会。“扶老上网”工程也是一项公益事业,希望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团体在网吧环境、机器配置、服务质量上做得更好一些,也希望更多学有所成、热心公益的老年网民深入社区,帮助银发同龄人上网。年轻人尤其是作为家庭成员的子女,应该成为“扶老上网志愿者”。“助老上网”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彰显社会责任,让老人享受信息化社会的精彩,应该成为我们这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风景。

  严宝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