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昔日公路晨练造成交通事故 沁源二中要建40亩大操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9:31 北京娱乐信报

  信报讯据《山西晚报》报道,山西沁源县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处理遇难者及其家属的善后事宜。与此同时,县政府从大局出发,积极解决校园存在的安全问题,针对该校现在操场面积不足的实际情况,目前县里正在兴建占地40多亩的新操场。

  2005年11月14日清晨,山西省沁源县第二中学的900多名学生在校外公
路上跑操,一辆大货车突然冲入人群,造成21名师生死亡。

  经过沁源县多个部门积极协调,沁源县第二中学正在兴建的40多亩大的新操场,目前铲车已经开始推土,新操场工地上的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动工。此外,县里有关部门在进入中学的马路上安上了路灯,为了安全起见,公安交警部门在学校外的公路上安装了减速慢行等警示标志,确保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超重学生数量猛增

  重庆市教育部门近来每年都开展学生体质测试,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夏蒂抱着厚厚的报告说,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总体发展较好,但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一些指标近年呈下滑趋势,包括速度、爆发力、耐力、肺活量等。此外,超重和肥胖率、视力不良等呈显著上升。他说,这一现象在全国其他地方基本相似。

  按照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在校内的运动场地应是4平方米/人,每天还要保证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夏蒂介绍,体育设施不足的学校主要有三类,即城市中心区域学校、农村寄宿学校和村小学。

  建操场岂是浪费用地

  经常在基层对学校体育教育进行调研的胡红说,看到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匮乏,简直令人寒心。有的学校在教室外墙上挂几个篮球框,有的学校体育老师利用轮胎自制体育器材,有的学校上体育课就是玩铁环和陀螺,还有的学校因为缺乏体育器材和必要经费,结果将操场出租成停车场或果园。县城内修建一个高档体育馆,经费可让全县中小学生用10年。一位干部还给记者讲了个别区县领导的观点:“学生上体育课做做操就行了,还要什么经费,而且在家干活儿也是锻炼。”此外,政府部门更愿意把“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用于经济开发,用来修操场似乎是一种浪费。专家认为,这种重经济利益轻社会效益的思想长期难以转变,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观念障碍”。

  体育馆应多在学校建

  县城的体育场馆越修越高档,却常年处于“赋闲”状态,这与中小学体育设施匮乏形成强烈反差,反映了地方政府发展体育事业的意识观念仍然存在偏差,在片面追求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据了解,重庆很多区县近年都新建了体育场馆,而且档次较高,某县新建的一个体育馆,安装中央空调,装修豪华,因此尽管没有游泳池,也花了4000万元,结果只偶尔安排文艺演出。

  业内人士认为,缓解中小学生运动设施匮乏的矛盾,需要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加强科研和规划。首先是政府要保证学校体育基本经费的投入,否则“让中小学生在校内开展体育活动”将是一句空话,而且有了基本经费后,运动场地不足还可以利用器材弥补。体育设施与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缓解资金和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专家认为,综合利用体育设施的关键是把体育场馆修建在学校内。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小学生晒太阳代替体育课

  重庆某县斥资4000万元修建了高档体育馆,但今年基本处于“赋闲”状态,除了举办过几次文艺演出,只有几个单位包场进行内部活动。另一个县的某小学,因为运动场地缺乏,结果只能让学生在课间晒晒太阳,以此代替体育锻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