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农村蓝图该如何描绘 八位三农专家开出五剂良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10:02 温州新闻网

  “这是一堂特殊的辅导课,专家们的建议为我市明年开展‘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农办主任江海滨如此总结。围绕着如何建设新农村,新农村的蓝图又该如何描绘?在昨天的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市委农办邀请的8位“三农问题”专家,开出五剂良方。

  以改善生活环境为突破口

  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政府为全国所有村庄每村免费提供300袋水泥,并要求必须用于修桥、筑路等村公共事业,此举极大提高了农民参与新村运动的积极性。70年代后期,全国所有农村通车,几乎所有农户都用上了电灯和自来水。政府还通过发放补助和贷款等方式,帮助农民改善住房条件,由此带动了农村的全面建设。

  韩国新村运动以改善生活环境为突破口,把政府投资重点倾向农村基础设施,正是该运动的核心经验。到70年代末,韩国农户年人均收入达649美元,比1970年增幅近4倍。去年韩国的人均GDP达到14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仅为1∶0.94。

  温州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主任武久立认为:“韩国经验值得借鉴”。他认为,如何建设温州新农村?我国各地都没有系统经验,因此很有必要结合我们的现状参考别人的成功经验。韩国开展新村运动之初,人均GDP约227美元,如今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显然我们的起点高。但我们所处的环境也更复杂,2004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是2.86:1,城乡差距较大。然而一旦行动起来,可能更容易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加大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

  “建设新农村,就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照耀到农村。”温州大学(筹)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经勇认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政府,政府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即国民收入分配要更多地向农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通过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缩小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人均享受基本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的差距。这不仅是解决公平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许经勇还指出,调整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才有可能改变传统的城乡社会分工格局,把过去集中到城市的非农产业不断扩散到农村去,进而更为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从根本上克服作为相对独立系统的城市领域与农村领域所必然产生的一系列矛盾,为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开辟广阔前景。否则,一个相对独立的农村社会经济领域可能会长期存在,这将不可能最终解决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

  市统计局农村处副处长吴呈良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加大投入,首先就要加大财政投入。近2年来,市财政用于“千百工程”的专项资金每年有1000万元,这个数字相比前些年和农口其他专项资金应该不算小。他认为,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

  新农村建设需要长效机制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温州农民收入增长来源日益多元化。至2003年,温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38%;温州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仅占25%,非农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但是这个时期,也是温州农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地约束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建设新农村,需要探索温州农村与新农村的差距,从而要明确新农村的衡量标准,制定建新村长效机制。”温州大学(筹)副校长、教授任柏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今天胡锦涛总书记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概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也为我们提出了衡量新农村的新标准。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有个长效机制,任教授还提出了3个对策: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着力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改善城乡就业结构;统筹城乡收入分配,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新的科学规划和环境整治

  建设新农村,需要良好的环境,而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市规划局副局长黄伟龙认为:当前我市大部分农村仍在传统建设模式下发展,没有“建城”意识。走进许多农村,我们发现农民生活环境中仍有不少脏乱差现象,小别墅旁有露天茅坑的不协调景象在农村时常可以看到,这无疑使农民难以真正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市委政策研究室经济发展处处长潘忠强也提出:农村新社区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在新一轮的规划中,要抓好村镇建设整体规划,整治农村环境,美化镇容村貌,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政府可以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把这项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目标责任,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一旦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庄规划不妥当,就会导致在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同步下降。”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教授朱康对同时认为:有必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围绕创建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区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目标,将农村纳入城市化发展体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建设居住小区化、生活城市化、管理社区化、社会文明化和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发展的农村新社区,让农民兄弟过上富裕、民主、文明的新生活。

  新农村要有知识的新农民

  新农村还需要有知识的新农民,这是温州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加快推进农民知识化进程,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知识不仅对农村经济增长十分重要,而且对农村社会发展也极为重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洪振宁认为:所谓的欠发达,越来越是知识差距的拉大,新的贫困也往往是知识贫困。人是社会的主体,从一定意义上看,推进农民知识化,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以前,外界形容温州人用“白天当老板,夜里睡地板”,那时一定程度上说,温州人是被逼的。这些年来,外地评价温州人是“白天当老板,晚上看黑板”,这说明学习是温州人向现代人转型迈步最为基础的一步。为此,洪振宁表示,要坚持在温州农村实施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以强硬制度,科学精神,采用更多的信息化、现代化手段,坚持推进学习型社会在温州农村的建设;各地方政府一定要结合文化大市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知识服务,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促使农民能以知识创造财富,改善生活,建设新农村。(尤成勇李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