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来论选登:危机“旅游”喜忧参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15:36 金羊网-羊城晚报

  □司欣

  为暂避停水和污染,加之哈尔滨全市城区内中小学停课,不少哈尔滨人纷纷外出旅游。由此也促成了一个意外的旅游旺季。多家旅行社都对记者表示,虽然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旅客人数的暴增是有目共睹的,许多家庭都是全家出游(《东方早报》11月24日)。

  如果这次事件发生在十年、二十年前又会怎样呢?肯定不可能有这么多家庭潇洒地全家出游避险,富裕提升了国民应对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这是此次事件传递给我们的一个正面信息。

  虽然人们有能力化解暂时的危机,但对于那些未知的,正在蓄积的,可能爆发的潜在危机,仍在我们的能力之外。也就是说,经济的高速成长提升了公众规避风险的能力,但又在不停地制造风险,而这些风险所带来的恐惧和不安全感,足以抵消甚至盖过社会发展给人民带来的幸福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选择出游,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开着私家车防震。即便所有的家庭都能有处理危机的能力,也抵消不了由此带来的不稳定感。

  但是近年来爆发的公共危机事件,让我们看到,大多都是经济恶性发展的结果。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地震、海啸、洪灾、泥石流等,人祸不必说了,即便天灾,也依稀可见人类活动的身影:因生化污染和胡乱砍伐及肆意破坏自然界物种等极端发展手段,对人类和自然的平衡造成了极大破坏,而对于由此带来的灾害,则又以自然灾害为由推诿责任。而这次哈尔滨水危机不也如此吗?

  此次事件提示我们,发展的意义不在于老百姓能挣多少钱,而在于如何提供一个稳定的挣钱环境,这才是提高社会幸福感的心理基础。否则即使再富裕,也消除不了经济恐慌感:就算我们能坐着飞机逃开水难,焉知又会不会遇上空难?就算开着私家车躲避地震,谁知会不会遭遇车祸?不是在咒谁,只是说钱固然能提高我们化解危机的能力,但却不能给我们乐观生活的信心。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