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污染带高峰昨天到哈尔滨 各地增援的首批活性炭运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01:05 北京娱乐信报

  松花江较高浓度污染带25日抵达哈尔滨市区,硝基苯浓度最高时曾超标33.15倍,之后浓度逐渐下降。记者在哈尔滨市区内见到,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正常。

  国务院工作组25日抵达哈尔滨,处理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引起的松花江水环境污染问题。工作组一下飞机,就直奔哈尔滨水源地四方台取水口以上16公里苏家屯监测断面取水点视察。国务院工作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
介绍,此前派出的有关专家组将继续进行各种试验,首先是帮助进行水质监测、水质处理,研究污染带来的有关问题。

  

污染带高峰昨天到哈尔滨各地增援的首批活性炭运到

  从空中拍摄的覆盖着冰的松花江哈尔滨段。新华社发

  【松花江污染·监测】

  硝基苯浓度正逐渐下降

  黑龙江省环保局最新通报,截至25日13时,松花江哈尔滨四方台水源地断面苯的浓度值为 0.0052毫克/升,没有超过国家标准;硝基苯浓度为0.3161毫克/升,超过国家标准17.59倍,呈缓慢下降趋势。

  据专家分析,从24日至25日四方台水源地硝基苯变化曲线图上看,硝基苯仍处在较高浓度之中,与25日0时检出超标33.15倍所达到的最高峰值相比,已经呈缓慢下降趋势。预计,污染带前峰25日16时进入距哈尔滨56公里的大顶子山,12月1日上午到达依兰达连河。

  空气质量监测未见异常

  目前,松花江水流速超过了每小时2公里,有利于缩短污染带流过哈尔滨市的时间。而且,随着松花江哈尔滨下段将汇入呼兰河、汤旺河、牡丹江等较大支流,由于流量增大,理化作用增强,较高浓度污染带将呈削减之势。

  另外,24日11时,黑龙江省环保局、哈尔滨市环保局还对松花江沿岸的四方台水源地、九站公园、防洪纪念塔三处监测点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布控,数据显示,未发现异常。

  记者从哈尔滨市渔业环境监测站获悉,截至24日17时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未发现死鱼,25日的监测结果将于下午产生。

  

污染带高峰昨天到哈尔滨各地增援的首批活性炭运到

  11月25日,武警战士在哈尔滨第三水厂运送活性炭。当日,为恢复城市供水的第一批300吨活性炭由河北省唐山市紧急增援至哈尔滨市,并立即送抵哈尔滨水处理厂投入恢复供水消毒使用。从全国多个省区运往哈尔滨的1200余吨活性炭一路绿灯,正陆续运抵哈尔滨。 新华社发

  【松花江污染·进展】

  水厂昨起更换活性炭滤料

  哈尔滨市从25日开始更换活性炭滤料。

  记者在哈尔滨供排水集团净水更换活性炭滤料现场获悉,哈尔滨市已将供排水集团第三制水厂、第四制水厂和哈尔滨市绍和净水厂滤池上层的无烟煤滤料取出,做好添加活性炭滤料的准备,待活性炭运到立即更换。

  据供排水集团第三制水厂厂长田惠君介绍,24日17时到25日8时,来自黑龙江武警总队和空军某部千余名官兵已将该厂滤池中最上一层无烟煤滤料取出,这些无烟煤滤料处于滤池最上一层45厘米,共700立方米。

  佳木斯饮用水不会受影响

  记者在佳木斯沿江市县采访时发现,这些市县正在对水质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居民饮用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可放心饮用。

  佳木斯市环保局局长葛凤岭介绍,佳木斯水源取水井大都远离松花江,最近的水井距离松花江也在800米以上。虽然存在着地下水与江水的补给关系,但由于松花江佳木斯段目前处于枯水期,是地下水补给江水,松花江污染带不会对饮用水源造成影响,沿江市县水质安全可放心饮用。

  综合新华社电

  ■相关报道

  犯罪团伙趁乱盗窃 刚一出门全部被抓

  据新华社电 哈尔滨停水后,看着大家都忙着储水,犯罪嫌疑人孙云飞等人趁火打劫进行盗窃,没想到刚刚得手就被警方抓获。

  11月23日晚9时,哈尔滨市道外公安分局民警巡逻到太平北二道街附近时,突然发现一伙人抱着DVD、录像机等物品,非常可疑,就上前询问。这伙人见到民警飞快逃窜,民警兵分几路进行抓捕,最终将这伙人擒获。

  据犯罪嫌疑人孙云飞交代,他看到市民忙着储水,就动了邪念,教唆三个未成年人撬开了一户居民家,盗得了11000元人民币,一台DVD、一台录像机和一台照相机,没想到刚一出门就被巡逻的民警抓了个现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