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楼里62户、192名残疾人,是“被政府最先惦记的人”———“幸福楼”里的人情味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02:32 新晚报

  王世义 本报记者 张素梅

  这是一座在哈尔滨绝无仅有的特殊的居民楼:62户残疾人家庭、192名残疾人在此住。

  盲、聋、哑、肢残、智残,一户户需要扶助的家庭,一个个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些
特殊的日子里,他们生活得怎样?昨日,记者走进位于道里区康安社区的幸福楼,感受到的是融洽的邻里情,是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我把鱼给为我送水的人”

  60岁的王秋兰大娘是位聋哑人,8年前老伴遭车祸去世后,她就把全部的心思寄托在养鱼上,天天在家摆弄鱼,家里瓶瓶罐罐几十个,养着上千条不值钱的凤尾鱼,但王大娘一条也不舍得送人。

  知道停水的信儿后,王大娘急了:“我的鱼咋办呀,我不喝水也得给鱼换水。”

  当康安社区干部们给大娘家拎来了一桶桶水时,大娘感动得用几个罐头瓶装了鱼,要送给社区的干部们,但他们都心领了。王大娘的儿媳说,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婆婆肯舍得把鱼送人。

  采访中,王大娘一次次弯起大拇指,用哑语表达感激之情。

  盲人“楼长”摸门通知邻居

  幸福楼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也是全市唯一一座残疾人共同居住的住宅楼。64岁的盲人霍家邦搬进来后就当“楼长”,已有15年了。21日下午,老霍听说要停水4天,对来帮忙的人说,这楼道我熟悉,通知的事儿我包了,你们赶紧通知别人。8层楼、两个单元的路,他挨家挨户摸着门走,遇到聋哑人家,“对话”更困难,由于心急走路不稳,他的头撞出一条1寸来长的大口子。

  由于社区天天都有人来送水,这样的路,老霍每天都坚持走。他还将电台播出的重要消息录下来放给残疾人听,让他们了解新情况,不要慌乱。

  特殊时期用水不分家

  幸福楼里的居民说,别看我们这座楼里的人身残,但是我们周围有浓浓的人情味儿。

  李丽是一对聋哑夫妻的儿媳妇。连续几天来,她自愿当起义务工,每天社区来罐车送水,她都先装几桶,给几家盲人邻居送去。

  李友根与尤宝禄两家合厨,平时各用各的水,在这特殊时期,两家不分你我,共用一口缸里的水。

  60多岁的盲人冯乐元说,道里区政府送出的第一瓶水、第一桶水都是率先送到我们这儿,社区和康安派出所的62名党员与我们62个残疾人家庭结成对子,我们家家都不缺水。尽管我是盲人,但我能“看到”的是,不论何时,我们都是被政府最先惦记的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