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市人大首审城建规划 代表建议增设公共产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02:41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 “城市建设不是绝对化的单一进程,面临着长期任务和短期任务的协调,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协调,人和自然界的协调,主观愿望和客观规律的协调,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协调,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在昨天闭幕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南京市2006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给予了极大关注,与会人员提出的多条意见、建议也将整理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

  建委首次将明年城市规划提交人大

  受市政府委托,市建委向市人大常委会和盘托出《2006年度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计划》,提交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这在南京市还是首次。据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所提意见将整理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以便在修改《计划》时参考吸纳,修改后的《计划》将提交明年初的人代会审议通过。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从武对明年城建规划管理非常关注,把这次专题审议定位为“新的起点”。他说:“既然制定了重大规划提交人大审议的制度,那么就应该进入程序,不能只是说说就完了。像秦淮河整治、江北新市区规划,都算得上是重大规划,希望能让代表们了解具体规划,能广开言路,多听听市民意见、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将下一年城市规划提交常委会审议这一制度将会延续下来。他说,常委会审议“2006年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是“开了个好头”,真正体现了“规划民主”。人大审议规划内容,代表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利,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这样既减少了“拍脑袋工程”,也有利于追究随意修改规划者的责任。

  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太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是人大的执行机构,将涉及百姓生活的重大事项提交人大审议,对约束政府行为、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作用巨大。城建计划提交人大审议,可以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修改后提交人代会审议通过,使规划更具法律效应和严肃性,也使政府规划充分得到百姓认可。

  审议现场:城市建设是一道多选题

  11月24日早上8点多,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的与会人员早早坐到了会议室里,桌上是翻开的《2006年度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计划》,上面勾勾画画着重点。会议一开始,大家一个接着一个发言,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在第一组分组审议的会议室里,对城市规划最有发言权的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杨涛当仁不让,率先发言:南京“一城三区”拉开框架,“三区”建设力度要加大;开展交通综合大调查,公共交通要引导城市发展;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规划;快速路建设要系统整体把握;老城出新要突出重点,做一片,成一片——5条建议内容具体,思路清晰。

  在第三组分组审议时,秦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时呈忠第一个发言,从南京的城市环路设计、老城区的道路改造、城建资金的落实,一直说到道路两旁绿化的管理问题,一、二、三、四……列了几张纸,侃侃而谈半个小时还“意犹未尽”。

  审议现场,委员、代表们嗓门一个高过一个。与会人员认为,城市建设并不是绝对化的单一进程,而是协调各种关系、统筹发展的过程,不是单选题,而是多项选择题。如果全建经济适用房,城市产业发展就会受阻;如果片面追求现代化、国际化,又会影响百姓生活;是放弃一点眼前利益,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漂亮的、现代化的、有竞争力的城市,还是为了现在多住几个平方米而留下一个污染严重、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的城市?这是一份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城建问卷。

  代表声音:城建要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声音:《计划》把南京城市建设的奋斗目标定为“全国最美丽城市”。“城市美丽”内涵首要的是和谐,从城建方面看,城市美丽并不主要体现在高楼和景观的多少,而主要体现在政府能否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不宜简单提出“最美丽城市”。

  声音:重视公共交通建设,包括快速通道、站点建设,解决好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的衔接问题;地下管网规划建设;继续平改坡工程;增加群众性的体育设施、场馆建设;小街小巷建设管理;教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应纳入到全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中;中低价商品房建设力度要加大;城市管理要建立长效机制。

  声音:《计划》提出明年城建总投资近266亿,有了庞大的投入,政府要更加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节约建城。那种三天两头换路牙,一个项目成立一个指挥部,一个指挥部建一幢办公楼的做法不可取。

  本报记者 木木

  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