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住院67天收费竟达139万"追踪:"天价"痛揭四大医疗之"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02:49 燕赵都市报

  据新华社电 近日,一位古稀老人在哈尔滨市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期间,用550万元(包括住院费及其家属按照医生吩咐从国外购买药品用于治疗的费用)“买”来中国目前“最昂贵的死亡”。此事一经媒体披露,立即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地震”。有关人士认为,这一天价医药费事件再次血淋淋地揭开了中国医疗界的四大“伤疤”。

  ■一天输血94次 医生开大处方心狠手辣

  据媒体披露,这位古稀老人在医院缴纳的收费账单显示,他最多一天输血94次、还有一天注射盐水106瓶。

  “我这个不懂医的人都知道,这相当于一天给老人置换全身血液两次多,这可能吗?有必要吗?医生出手如此之狠,说明他们开大处方习以为常,根本不觉得到这样有违医德!”北京市民张先生感叹道。

  心外科专家、水利部总医院原副院长马育光对此评价说:“作为同行,我们觉得也很惊讶。”

  据媒体报道,今年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发表的审计报告再次令人触目惊心:2003年至2004年,卫生部所属10家医院违规向患者多收费1127万元。

  看病贵越来越刺痛着群众的脆弱神经。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在城镇,约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患者应该住院而不住院。

  ■血糖每天化验9次 重复检查使患者雪上加霜

  收费账单同样显示,在住进该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的两个多月里,老人仅血糖一项就化验了563次(不排除错误登记或虚假填报),平均每天将近9次。化验密度之频繁,让老人的主治医生都感到困惑。

  某省卫生厅厅长给记者讲过一个真实故事:一位身患重病的农民揣着借来的2000元钱到省城大医院看病,第一天就把钱花没了,厅长无意中碰到他时,老实巴交的农民正攥着一打检查单据痛哭流涕。他告诉厅长说,有的检查他已经在县医院做过,可这里的医生说必须得重做。

  记者调查发现,受经济利益驱动,全国各地医疗机构正争相进口最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通过重复检查攫取暴利,这导致医生非理性开单检查,患者“不该查的查了,应该简单查的复杂化了”。

  ■家属不敢索要账单 信息不对称逼出“自卫型患者”

  由于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患者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做哪些检查以及用什么药,都由医生决定,患者只能无条件服从。与此同时,大医院人满为患,门诊医生根本没有时间给患者详细解释病情和注意事项等,患者往往排了一上午队,最后却被医生三言两语打发了,致使不少患者糊里糊涂看病,糊里糊涂交钱。

  一旦有人坚持维护自己的知情权,其后果“不堪设想”。天价医药费事件中的患者家属就是考虑到老人的性命掌握在医生手中而不敢索要收费账单的。

  俗话说“久病成医”。目前在全国一些地方,不幸的就医遭遇已经逼出越来越多的“自卫型患者”,他们或熟读医书或亲自记录诊疗过程,以防万一。在江苏省无锡市,自称“被逼成半个骨科专家”的60岁老人邹建中写下了18万字的《看病记录》,并据此为因医疗事故死去的母亲“伸了冤”。这一极端事例不能不算是医疗界的悲哀。

  ■医院调查结论:少收了 医疗监管还在“自己监督自己”

  在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中,如果不是主治医生出于害怕自己“背黑锅”而站出来向媒体举报,人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此事。

  患者的医疗安全该由谁来负责?医院的医疗行为该由谁来监管?从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中,记者失望地得出结论:对于部分医院医疗行为的监管存在真空状态。

  有人认为:“从监管层面来看,现有机制是‘头痛医脚’。若把卫生行政部门看成‘爷爷’,则‘爷爷’怀里搂抱着医院这一自己的‘亲生儿子’;若把医院看成是‘老娘’,那么,她肚子里怀着纪检监察的‘婴儿’,一根‘脐带’牢牢牵着双方。”事实也印证了这个人的话,哈尔滨市的这家三级甲等医院自己组织的调查组对天价医药费事件的调查结论是:“(对于该患者)医院不是多收了,而是少收了。”

  对此,北京市某大医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忧虑地说,如果不对现有的“以药养医”“自己监督自己”等医疗体制弊端动真格的,天价医药费事件将会继续上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