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54年后再叫一声“妈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14:57 新民晚报

  

54年后再叫一声“妈妈”
54年后再叫一声“妈妈”

  4岁离开亲娘的怀抱,时隔半个多世纪后,才能通过电话,对远在千里之外的生身母亲叫一声“妈妈”,其中滋味,一言难尽。昨晚,这对母子终于在电话中团聚了!

  报纸上写满了母爱

  本报昨天刊登《半世寻亲半世泪母子离散母子情》一文,希望帮助78岁的柳州老人何金凤找到失散多年的儿子陆根荣。晚上,接到陆根荣妻子俞女士的电话,记者马上赶到陆家采访。

  说来也巧,陆家就住在四川北路700弄240号,这个地址曾写在1946年陆国祯的名片上,而何金凤以为这是陆国祯的单位地址,而错过了早一些找到儿子的机会。这是一间老式房子,从样式上看,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房子。陆根荣说,他一直住在这里,解放前是父亲陆国祯私人所开的申和营造所的办公用房,解放后就变成了他家的住房。

  昨天傍晚,一位朋友给陆根荣打电话,说新民晚报上登了一篇母亲寻子的文章,好像找的就是你。如今已经57岁、皱纹已爬上额头的陆根荣急忙找来报纸,一口气读完了写满母爱的文章,久久不语。虽然4岁就离开母亲了,如今已记不得母亲的模样,但毕竟母子连心,想到年迈的母亲正急切寻找自己,陆根荣又读了一遍文章,想从中找出母亲的确切地址,但没有找到。一旁的妻子说:“给新民晚报打个电话,问一下吧。”

  儿时的记忆很模糊

  翻出了他小时候的一张照片,虽然模糊,但与母亲珍藏的那张照片上的小根荣很像。他告诉记者,他4岁时被一个女人从柳州外公家抱回了上海,因为当时年纪实在太小,根本记不得是谁把他抱回上海的。而母亲何金凤说大儿子被送到郑州去了,可能是她的养父母骗她。到了上海,陆根荣与长他13岁的同父异母的哥哥陆根福生活在一起,由大妈妈抚养,有时则住到川沙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父亲陆国祯则一直在郑州工作,直到去世。

  陆根荣说,虽然小时候隐隐约约地听亲戚讲过,他的亲生母亲在外地,但大家都讲得不是很清楚,他也一直想找到母亲,但苦于无从找起。昨天看到新民晚报,才第一次比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世。他的哥哥陆根福昨晚也给他打了电话,说他小时候的事情大致如此。

  如今,陆根荣在一家工厂上班,一家三口住在四川北路700弄的老房子内,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25岁的小伙子也是第一次完整地听说奶奶的故事,一个劲地感叹爸爸和奶奶能重逢,实在是不容易。

  听妈妈诉说思念情

  当记者把何金凤老人家里的电话号码告诉陆根荣,他急忙拿起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是他的妹妹汤爱琴,这对同母异父的兄妹开始还有点拘谨,随后就亲热地互相问情况,兄妹俩都表示希望早日团聚,还开始“争论”到底是陆根荣去柳州,还是汤爱琴来上海,最后哥哥说:“母亲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再说理应做儿子去看望她老人家,还是我去柳州吧!”

  当兄妹俩通话时,何金凤老人一直守候在电话机旁,她一直在对女儿说:“让我听听根荣的声音!”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儿子听到母亲接过了话筒,轻轻地叫了一声:“妈妈!”有点生硬,但发自肺腑,尽管他听不懂母亲的柳州方言,但他一直在听,在听……眼中噙满泪花。

  见习记者徐轶汝

  何金凤和女儿在一起

  陆根荣倾听妈妈的声音萧徐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