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席评论:应急机构必须善于协调面向公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15:02 金羊网-羊城晚报

  □郭巍青

  广东省宣布,已成立由黄华华省长为主任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下设6个应急指挥机构。同时,还设置副厅级的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常设办事机构,其机构职能、人员编制等问题已基本明确,并将于近期内正式挂牌运作。

  从媒体报道的消息中得知,这是在国家统一部署下的一项行动。广东省的目标是,到2007年,建成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应急指挥平台;到2008年,将其延伸至乡镇、街道、社区和企业,最终在全省范围内形成统一、高效、全面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目前尚未见到明确表述的关于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的正式定义。不过,从六个应急指挥机构的名称中可以推断,政府所理解的“突发公共事件”至少包括这样一些类型: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民用核设施核事故以及地震。

  建立这样高规格、大范围、多层次的应急机构和机制,并使应急工作日常化运转,表明政府正在形成一种关于“安危之间”的战略判断和战略安排。客观来说,近些年来,上述种种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其中的安全生产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不但“突发”,而且“频发”,造成很大的危害和损失。从非典到禽流感,从重庆井喷到吉林化工厂爆炸,警钟一再拉响。因此,及时而恰当的危机应对,确实成为衡量政府之负责与否和能力高下的重要指标。

  从以往的历次经验教训来看,成立一套机构并不太难,但是要形成真正有效的运行机制却可能很困难。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来说,困难会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有预见地采取措施,将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另外一个是怎样协调与整合各种资源。以哈尔滨停水事件为例,从吉林化工厂爆炸到污染水团流经哈尔滨,期间有八九天时间。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说法是从一开始就已经启动预案,将污染情况通报了吉林下游各沿线地段。但是,从哈尔滨市政府最初宣布的停水原因语焉不详,以及紧急寻求活性炭的被动情况来看,要么是对哈尔滨受影响缺乏预见,要么是有预见而未能形成良好协调。

  应急机制的预见能力和协调能力不能从教科书上获得,必须从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学习中才能获得。因此,要将每一次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作为案例,从多种角度做反复细致的分析和评估,不断地提出各种改进的设想。例如,还有哪些事前征兆是被忽略了的?信息传递环节上有哪些障碍?更早一点公布有关警告会使公众更恐慌还是更配合?等等。这就需要有讨论,有批评,有监督。

  于是,对于应急机构来说,一方面,机构必须权力很大,方能在危急情势下真正作出协调;另一方面,比起其他许多机构来说,它必须更加面向问题,面向公众,必须更加经得起议论、批评和评估分析。须知灾难性事故即使只有很小的发生概率,只要一旦发生,受害者的痛苦是百分之百。只要有利于减少社会损失和人民痛苦,所有的监督批评都是应该承受的。(作者为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博导)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