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5瞭望柳州论坛26日召开 “柳州创造”成为焦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02:34 新桂网

  新桂网-南国今报记者朱凌云 实习记者方凤琪

  在各界的关注之下,2005瞭望柳州论坛于昨日在柳召开,自治区领导李纪恒、潘琦、徐文彦以及国内众多享有盛名的经济专家出席了此次论坛。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从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传统工业城市创新带动发展之路”
。“柳州创造”又一次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形势严峻,柳州已面临决择

  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郭克莎教授认为,在“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将受到3方面的影响:一是国内产能过剩,这其中包括像钢铁、水泥这样的传统工业产能过剩,原材料及一般加工工业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势必导致大量的工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需寻找有利的投资领域。二是国际贸易摩擦,传统工业产品的出口增长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制约,纺织、轻工、初级原材料产品的出口受到限制,这也预示着低成本扩张和低价格竞争的出口模式逐步走到尽头。三是宏观调控的政策影响,主要表现为调控工业投资和增长速度,控制一般加工工业发展,抑制过剩行业的投资项目,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业。

  具体到柳州这样的传统工业城市来说,过去的好日子已经不再,一个相当致命的问题出现,那就是工业增产不增收。柳州的钢产量在增加,汽车产量在增加,机械产品在增加,但是整个工业利润增长的幅度却远远低于工业产品产销增长的幅度。这说明,随着市场的变化,许多产品的利润在一步步缩水。再细究下去,柳州的工业主要依靠汽车、机械、冶金3大传统产业来支撑,这些行业的产品近几年价格一路下跌:汽车不断降价、工程机械价格雄风不再、钢材价格起伏不定。

  郭在看了柳州市的经济报表后分析说,支撑柳州经济大厦的三大支柱产业,今年1至9月增速分别为:冶金44.7%,汽车10.4%,机械8.1%,这说明该市工业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靠冶金拉动。但问题是,明后两年,随着形势的变化,冶金工业增速将回落甚至下滑,那么,柳州整个工业的增长形势将不容乐观。

  柳州市咨询委员会主任董世忠举了一个例子,从2004年6月到今年6月,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注册再业人员减少了4000多人,这就说明该市的工业结构已经非常不利于就业。从人本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对柳州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进行重大调整。

  自主创新,传统工业谋发展

  董世忠还对柳州市过去20年产业发展的兴衰作了一个回顾,该市电子及家电行业产品由于没有实行自主化,在“风骚”了一阵子之后,在上世纪90年代遭到淘汰,到现在已经全军覆没。纺织行业大体情况也如此。惟一例外的就是立宇集团,由于采用高速纺纱等新技术,并实行计算机控制,纺纱和织布效率大大提高,能够生产高档产品而得以生存下来。十五期间,汽车、冶金、机械3大产业不断自主创新,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很快占领市场,逐渐成为柳州市的支柱产业。看来,是否进行自主创新,是关系到产业兴衰的关键。

  柳州市已经看出问题的所在,于是在前不久,决定把“柳州创造”定位为“十一五”战略发展的主要模式。从“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望》总编辑姬斌说,一字之差,却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理念。“柳州创造”不是简单的复制和扩大,而是在更深层次地进行自主创新,提高企业以及产品的竞争力。

  对于“柳州创造”以及传统工业城市的自主创新,郭克莎把它们总结为两条: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推进传统工业化升级,这两者都需要加快创新,通过创新来带动新的发展。

  柳州市委书记吴集成曾用6个字概括“柳州创造”:创新、创牌、创业。创新,是“柳州创造”的核心环节;创牌,是“柳州创造”的战略重点;创业,就是要将柳州建成最佳的创业城市。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研究室主任杨合湘认为,相对来说,产业升级是目的,创新是一个手段,传统工业城市采取自主创新的模式进行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产业升级,重新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开始一个新的征程。

  看来,选择自主创新,对于柳州市这样的传统工业城市来说,路子是选对了。

  下一页第[1][2]页

  编辑:杨东 作者:朱凌云 方凤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