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戏茶厅到影剧场的浮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03:44 现代快报

  秦淮剧场,位于浓缩了秦淮文化的夫子庙,是南京惟一保留下来的一家老字号剧场。历经半个世纪风雨,从旧时的戏茶厅到现在的仿古剧场,秦淮剧场的命运随时代浮浮沉沉,在南京多数影院均遭遇“寒流”的今天,具有50多年历史的秦淮剧场更值得珍惜。

  戏声茶影话秦淮

  一杯茶一出戏,老南京人的消遣

  秦淮剧场前身为鸿运楼戏茶厅,开业于1949年9月,原址为南京夫子庙著名的“六朝居酒楼”。曾经在秦淮剧场担任10年经理的华惠琴女士回忆,那是一座二层楼建筑,整幢楼下部四壁为砖石结构,其余均为木结构建筑。起初,戏茶厅租用该酒楼的楼上部分场地开展演出业务。当时,约有座位300个,以演出清唱和彩排京剧、越剧、扬剧片断为主,在南京颇具盛名。

  77岁的李老先生是做布料生意的,当年经常在鸿运楼戏茶厅和客户交流。他记得,鸿运楼戏茶厅清晨便开门营业,舞台很小,没有幕布,演员都一字排开坐在舞台两侧,用屏风一挡就是后台了,该上场的演员几步就走到台中央。演员穿的都是青布长衫,化妆极为简单,没有话筒,多为清唱,八个样板戏、说南京大白话、说书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台下观众边喝茶,边嗑瓜子、聊天。

  听戏时,堂倌在场内穿梭送水,他们冲茶技艺高超,右手执大铜壶把,在离桌面三尺左右的高处,对准茶盅倾注沸水,只见壶嘴猛一向下,再向上一翘,茶盅之水刚好九成满,不多不少,无一滴水洒落下来。茶客要的茶,品种不同,放在面前的茶盅颜色花纹亦不一样。堂倌送面点小吃的技艺,也令人叫绝,一双手能托十多盘,自掌心到肘弯,重重叠叠,在人群中穿梭,从不会发生碰撞失手之事。

  因为价廉物美,相当实惠,老城南人闲来无事都喜欢来消费。李老先生的父亲就是一例,他一年到头,风雨无阻,每天都去听戏,还喜欢闲聊国家大事。喝完茶、听过戏,生意人不挪窝接着就在茶厅谈生意,还有亲朋好友相聚的,解决纠纷的,或聊天的,接待宾客等等都在茶厅。“白天皮包水(喝茶),晚上水包皮(泡澡堂)”,李老先生说,这是不少老南京人的生活方式。

  转型放电影,几乎场场爆满

  1952年,鸿运楼戏茶厅增辟楼座,改名为“鸿运剧场”。1956年,鸿运剧场归属于南京市影剧公司领导,同年翻建,次年7月开业并更名为“秦淮剧场”。文革期间,影剧活动一度中断,秦淮剧场改名为遵义剧场,直到1976年才恢复原名,放映电影。

  当时,与秦淮剧场毗邻的还有解放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三家电影院相隔不过百米,呈三足鼎立局势。其中,解放电影院处于领先地位,业内人士封其为“南霸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秦淮剧场的生意。秦淮剧场现任经理岳正义告诉记者,当时电影刚开禁,加上大众文化娱乐消费方式贫乏,所以众影院生意都很火爆,秦淮剧场也不例外。凌晨5点便开门营业,一天要上映七八场电影,几乎场场客满。逢年过节,担任业务员的他就藏在影院偏僻的角落,躲避到电影院找他“开后门”买票者。

  一波三折的商演运作造就当年辉煌

  1989年,南京市影剧公司投资20多万元,将秦淮剧场的前厅改造成仿明清建筑。华惠琴就是当年进秦淮剧场担任经理的。她说,秦淮剧场并非专业影院,放映的几乎都是二类影片(其他电影院放过的电影),但场场爆满。

  剧场每周至少有一次歌舞表演,歌舞演出票价比电影票价要贵,最低的是3元票价,而这丝毫不影响上座率。其中秘诀,她说:“离不开商业运作。”当时剧场邀请全国知名团体演出,每次演出之前,剧场都会认真彩排,会刻意颠倒节目顺序,甚至重新安排剧情。“一场演出,开头一定要精彩,我们要求争取在5分钟内就掀高潮,抓住观众眼球。之后可以安插两个普通节目,但是中间的时候要高潮再起,结尾时还要再掀高潮。”华惠琴说,一波三折的效果能让观众看了之后流连忘返,意犹未尽,再次光临。由于演出质量不断提高,自1994年连续3届被评为“江苏省明星剧场”。

  1996年,电影业整体走下坡路的时候,秦淮剧场受到影响,但是却没有像众多中小剧场一样关门歇业。华惠琴采取“捆绑式”售票方式,让观众买演出票,同时享受免费看电影优惠。他们还将目标投向校园,推出大学生夜市,“10元钱看5部电影,其中一部大片,外搭4场二轮片。”华惠琴说,这种模式深受经济不宽裕的大学生喜爱。在举步艰难时,华经理还利用剧场在繁华的贡院街上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剧场门口卖炸鸡翅、风味小吃,又开了一个旅馆。所以,在众电影院、剧场纷纷亏损歇业倒闭时,秦淮剧场始终赢利。

  外表更新了,内容也换了

  2000年,为迎接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南京市政府、南京市文化局、南京市影剧公司共同投资约800万元对秦淮剧场进行改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浇筑的仿明清建筑立起。舞台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南北扩伸,前厅、观众厅装潢一新,观众座椅全部更换。

  外表更新了,内容也换了。秦淮剧场现在的负责人叶长青先生说,前两年南通有个剧团到秦淮剧场演出,他们的女演员到外面跳舞,结果剧场的生意一下子就火了,上座率高了很多,后来就延用了这种方法招揽顾客。他们认为,“下里巴人”有市场需求。“和平多豪华,可是年年亏,秦淮剧场不起眼,可去年的纯利润就达到20万。”他自豪地说,秦淮剧场是南京市电影剧场公司所属单位经济状况最好的一家单位。

  【地理溯源】

  秦淮剧场,地处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夫子庙,地址为贡院街118号,是城南地区惟一家能够接待中小型剧团演出的剧场,也是一座影剧两用场地。没有剧团演出时,则放电影。剧场总面积为22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2500平方米。观众席位715个,有化妆间,服装间,练功房,演员休息室,宿舍等设施,舞台上还配有电动吊杆和专业演出灯光。由于坐落在仿明清建筑一条街上,秦淮剧场的建筑风格也传承了明清建筑风格,突出“青砖小瓦马头墙”之特色。

  秦淮剧场的前身为鸿运楼戏茶厅,开业于1949年9月,原址为南京夫子庙著名的“六朝居酒楼”。1952年,鸿运楼戏茶厅增辟楼座,座位增至720个,并改名为“鸿运剧场”,依旧以演出京剧、越剧、扬剧为主。1956年,鸿运剧场归属于南京市影剧公司领导,同年下半年开始翻建工程,次年7月27日竣工开业并更名为“秦淮剧场”。文革期间,影剧活动一度中断,秦淮剧场改名为遵义剧场,直到1976年才恢复原名,放映电影。

  【地理解构】

  秦淮剧场的门厅、观众厅、舞台按传统建筑特点,坐北朝南。正南面为观众入口,西北侧为演员入口和道具入口,北面为演员接待入口。

  观众厅,位于建筑中央。舞台与大厅,位于北面。沿舞台东侧一楼是化妆间,休息室位于舞台北面。观众出入门厅、休息厅、疏散通道围绕观众厅布置,业务室在大厅西侧,便于观众、单位联系有关业务。

  舞台高15米,宽28.5米,深12米,主台面积为283米,侧台面积为144平方米,东西两侧设有音响、灯光、控制室。

  舞台后侧设5间演员化妆室、2间服装间,2楼为演员宿舍,共6间,3楼还设有一排练厅。

  沿舞台纵深方向共设有20道吊杆,采用模拟手动控制,演出时可以根据剧情布景的变化,可同时多杆上升、下降。

  【地理剪影】

  20世纪30年代,南京的戏茶厅集中在夫子庙周围。贡院街上就有群乐、月宫、全安、中华、永乐、天香阁、麟凤阁、四明楼、天韵楼、鸣凤、奎光阁等十多家,一般都有一两百个座位以演唱京剧为主,兼而演唱一些地方戏曲或评书、曲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南京创办《南京人报》,他对新式娱乐———电影、歌舞之类不感兴趣,只是在办报之余,喜欢到夫子庙戏茶厅听京戏。

  【记者手记】

  青砖小瓦下

  的小丑表演

  走过贡院街不下百次,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每次路过秦淮剧场,或有衣着暴露的小姐,用略带挑逗的语气,招揽顾客;或有侏儒表演翻跟头,说些粗俗的顺口溜,吸引观众。他们的声音并不动听,亦不含艺术性,内容粗俗不堪,于是加快脚步,逃离了现场。一座典型的仿明清建筑也从记者眼皮下溜掉,不曾多看一眼。

  这次采访,记者第一次仔细留心了剧场。门口是高大的马头墙,12扇红漆花格木质大门,好一派明清风格。步入大厅,首先跃入眼帘的是谭鑫培、盖叫天、梅兰芳、杨小楼、王凤卿、朱素芳、余玉琴等京剧8大名角艺术剧照的大型丝网印刷板画,让人不禁感觉,一股艺术氛围迎面袭来!

  进入观众厅,顶部是一幅“龙凤呈祥,五福登科”图案,这与四周横梁上传统的清代图案组合成一组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之精品,与整体明清建筑风格相互对应,更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神韵。

  而今,秦淮剧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剧场,却丝毫看不出其历史底蕴,为了适应“下里巴人”的路线,将文化古都的气质掩盖得严严实实,将更多对它有着更高寄望的观众挡在了剧场的大门外。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惋惜的事情。

  中华剧场拆了,更多的电影院、剧场改行经营了,如今只剩下秦淮剧场还在苦撑着,可这个标志着金陵文化的老戏馆,却徘徊在“下里巴人”的路口。不知,若干年后它是否也会淡出人们的视线,后代能否再见“清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明清风格剧场了。

  “秦淮剧场里能否上映一些反映古代秦淮风貌、人物的戏剧电影呢?”在惋惜之余,人们更多的是对它明天期待……

  快报记者钟晓敏摄影快报记者施向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