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南文化遗产日 四百万人争吃免费文化餐(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05:09 东方今报
河南文化遗产日四百万人争吃免费文化餐(组图)

二十六日,一个孩子坐在父亲的肩膀上看着龙门石窟。沈翔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河南文化遗产日四百万人争吃免费文化餐(组图)

面对汹涌的人潮,龙门石窟的保安排成人墙疏通景区道路。 沈翔 摄


河南文化遗产日四百万人争吃免费文化餐(组图)

26日,大批游客在观赏龙门石窟。据介绍,当日游客人数超过10万人次,创下了龙门石窟风景区开放以来的一项新纪录。沈翔 摄


河南文化遗产日四百万人争吃免费文化餐(组图)

26日,河南博物院举行鉴宝活动,一位大爷拿来自己的宝贝请专家鉴定。范新亚 摄


  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 在6市同时举行

  □记者 梁新慧

  今报讯 备受关注的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于11月26日至27日在郑州、洛阳、开封、安阳、三门峡和商丘等6座城市同时举行,全省67处博物院(馆)、历史文化遗址、历史文化
景点同时敞开怀抱,免费向全国、全世界的游客开放。

  11月26日上午10时,在我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礼佛台,省委副书记王全书郑重宣布: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活动开幕,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省级“文化遗产日”正式拉开帷幕。

  简短的开幕式由副省长王菊梅主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孔玉芳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截至记者发稿时,安阳市各景点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洛阳市各景点接待游客130万人次。保守估计,全省67个免费开放景点,接待游客可能多达400多万人次。

  省委副书记王全书透露,国家有关部门将总结我省举办“文化遗产日”活动的经验,把“文化遗产日”活动在全国推广。

  郑州汽车站往洛汴方向 加开200多班次

  □记者 邹庆强 魏巍 通讯员 邢志彪 韩晓强

  今报讯 两天来,郑州到开封、洛阳方向的公路和铁路客流量较平时增加了近2万人次。

  从11月25日下午3点开始,郑州长途汽车中心站和郑州火车站的旅客明显增多,开封、洛阳方向的车票开始升温。中心站有关负责人说,开封、洛阳方向的客车平时上座率一般只有70%,客流爆满的场面只有黄金周和春节期间才会出现。

  11月26日,郑州各汽车站开往开封、洛阳的客车上座率不但接近100%,还加开了200多个班次。

  不少市民表示,不少景点的门票动辄近百元,平时也少有机会参观,这次洛阳等地的部分景点免票,正好趁着双休日去放松一次。

  今报鉴宝 风景独好

  □今报记者 吴婧 刘长征

  鉴宝现场展示人生百态

  9点30分,今报鉴宝团的读者终于进入河南博物院,已经在二楼平台等候的专家刚说了一句“鉴宝开始”,人们就纷纷从怀里、包里掏出包着的铜钱、书帖、

瓷器等让专家看看自己的“宝贝”。

  要是“宝贝”被鉴定为赝品,一脸的失望,还心有不甘地追问几句;要是被肯定是真品,欣喜之余赶紧把东西包好抱在怀里,再看看别人的“宝贝”怎么样。人生百态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40多元买件“千元宝贝”

  “你看看这件!”一大早就从许昌赶到郑州的王先生小心翼翼地从提包里掏出一个小包:外层用手帕包得严严实实,打开手帕,是个棉布包,剥开棉布,里面有一个淡青色的玉器,王先生双手将它递到专家梁新平的手里,只见专家双手一握,手掌一搓,“‘老’东西!”梁新平说这是明末清初的玉器,是件佩饰。听着专家的讲解,王先生渐渐笑出声来:“朋友们都说这是仿的,不值几个钱,没想到真是古董。”听专家说他的玉佩值“千儿八百”,王先生得意极了,“我买时花了40多元。”

  “我不相信它是仿的”

  童先生夫妻俩提着自家“宝贝”到现场时,一副志在必得的神情,找到鉴定玉器的专家后,自信地拿出裹了几层的“宝贝”。

  这件白色的玉器外观像一个花瓶,底座是一个玉盘,瓶的表面有9条盘旋的龙。“这是件工艺品,表面是故意做旧的。”梁新平介绍,这玉的表面是人为用火烧的,所以发黑,把玉质都烧坏了,好玉把玩越久表面越亮,根本不会发黑。

  听到专家说做工粗糙他有些不服,“而且接缝处总是渗水,很稀罕。”夫妻俩有些着急了,争着向专家介绍它的“珍贵”之处。“这是件玉石器,如果放到200年后,也许会成文物。”专家的话让童先生结束了争论,默默把它包了起来。

  三件瓷器令主人很失望

  不起眼的旧中山装,赵本山式的帽子,胸前抱着一个红色的蛇皮袋,上蔡的化先生说自己这一身行头是为了“宝贝”的安全着想,“三件瓷器呢,太沉!再说人多也不安全。”

  他一见面就跟记者商量能不能先鉴,虽然他如愿以偿,但专家的话却让他大失所望,“这青花瓶是仿的。”“这件是仿唐代的!”“这件是‘老’东西,不过烂成这样,就没有价值了!”化先生低着头不再说话,收拾东西的手微微有些抖,收好东西他一直没有离开现场,抱着蛇皮袋看给别人鉴。“我想等等,让专家再仔细看看。”

  仪器为您把最后一道关

  省创新科技检测站工作人员注意到化先生失望的神情,就建议他利用科技仪器测试一下瓷器的年代。

  “能测出来吗?”化先生问。“不但能测出年代,还能根据瓷器所含的微量元素测出是哪类窑烧制的。”工作人员肯定地说。化先生赶紧记下了检测站的联系方式。

  这仪器没有让化先生失望,昨天他那件被认定为仿制品的“明永乐民窑青花瓶”被检测出来是真品。这让化先生喜出望外。

  为了鼓励大家的收藏热情,省创新科技检测站将为读者鉴宝团的前10位进行免费检测,记者将陆续通知这些读者。

  河南文化 引来众多外地客

  洛阳 龙门石窟两天纳客50万

  □记者 侯伟胜

  今报洛阳讯 我省首届文化遗产日期间,洛阳市接待游客超过132万人次,仅龙门石窟的游客就达50万人次,创造了历史新高。

  前日,记者在龙门石窟看见,停车场、草坪、漫水桥上、卢舍那大佛前人潮涌动,站在高处往下看,景区内的伊河两岸,就像有一条巨龙在游动。据景区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从凌晨4时开始,就有人陆续聚集在景区门口,洛阳市调动了2000多名民警,疏散人群疏通道路,26日中午,为了确保游客安全,有关部门只得封闭了高空参观走廊和容易发生危险的白园、香山寺等景点。

  昨日下午,记者从洛阳市有关部门获悉,11月26日、27日两天,洛阳市15个免费开放的景点共接纳游客超过132万人次,龙门石窟11月26日接纳20万人,27日接纳30万人,此前,龙门石窟一天最高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

  商丘 山东夫妇古城墙圆梦

  □记者 陈涛

  今报商丘讯 “那年冬天,母亲就在这古城上生下我,是古城保佑我们母子平安。我和我的子孙后代怎么会忘记……”11月26日上午,60岁的李尚民带着妻子和10岁的孙子从山东曹县赶到商丘古城,双手摸着沧桑的古城墙老泪纵横。

  李尚民对记者说,60年前,他父亲病死后,母亲由于忍受不了村里人的欺负,怀着身孕来到商丘要饭。母亲在陌生的商丘举目无亲,白天要饭,晚上没钱住旅馆,只好在古城上搭个小草棚住下。农历十一月二十下午,刮着“呼呼”的北风,母亲要临产了。她躺在古城上哭叫,古城下面的街坊老太太听见了来给母亲接生。很多人拿来被子、棉衣和炭盆为母亲取暖,拿来米面给母亲做饭。七八个不相识的古城居民细心照顾了母亲一个月。

  “2000年母亲去世时对我说:‘你一定要到商丘古城去一趟,好好答谢那些给了我们母子俩生命的好人……’”60岁的李尚民说着又泪流满面,“由于我身体不好,这几年一直没来看看古城。我从电视上看到今天是遗产日,免费开放古城。所以我带着老伴早上6点就坐车来了。古城给了我生命,今天我要好好地看看这伟大的古城,我的子孙后代永远会记住古城下的好人。”

  安阳 殷墟王陵首露真颜

  □今报记者 楚涛

  11月26日上午,被国际考古学界誉为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媲美的、号称“第二个古埃及”的安阳殷墟王陵遗址经过多年的发掘和保护建设后,首次和游客见面。

  殷墟王陵首次露面

  殷墟王陵遗址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水北岸的侯家庄与武官村北的高地上,它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与洹水商城遥相呼应。

  王陵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180亩。大约建于商王武丁时期,建造了200余年。从1934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共发现了13座王陵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精美文物,著名的国学大师郭沫若赞誉这里: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据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段振美介绍,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王陵遗址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联合国的考古专家也被这里的宏大场面所震撼。但是目前殷墟宫殿遗址的知名度远远高于王陵遗址,包括安阳的很多市民都不知道殷墟王陵遗址在什么地方,他们今后的重点工作是集中对殷墟王陵遗址进行推介宣传,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殷墟王陵遗址。

  哈尔滨市民河南度周末

  11月26日上午9时,记者跟随游客来到安阳殷墟博物苑,在殷墟博物苑门前,记者遇到了从哈尔滨市赶来参观的贾利。他说,几天前在网上看到河南省的一些文化遗产景点免费开放的消息,他就打算带着全家人来河南参观,他准备用一个星期时间参观郑州、洛阳、开封等地。为了节省时间,贾利在宾馆就把旅游的路线安排好了,上午参观殷墟博物苑、殷墟王陵遗址、袁林后,下午前往林州红旗渠参观,晚上住在林州大峡谷。27日早上从林州直接前往洛阳龙门石窟参观。

  贾利希望全国的其他省市也像河南省一样,开辟一定时间,让景点免费对游客开放。

  开封 “一免费开放,人就多了”

  □记者 徐结怀 通讯员 郭甦禾

  今报开封讯 “河南文化遗产日”首日因为游客太多,开封没有按原计划举行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的开幕式,开封市博物馆一天的游客人数超过一年参观者的总和,面对汹涌的人潮,该馆没有把库存最珍贵的文物拿出来展览。郑州游客赵先生说:“虽然没看到全部文物,但已经很知足了,目前所展出的文物足以证明开封是一座有韵味的古城。”昨日下午,记者就此采访了开封市博物馆馆长曾广庆。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活动中开封市博物馆的人气怎么样?

  曾广庆(以下简称曾):毫不夸张地说,一天的人流量甚至超过去年的总和。今天闭馆前,经粗略统计,参观我馆的游客近5万人。

  记:免费开放是不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曾:我们也曾感叹,不是博物馆没有吸引力,而是一免费人就多了,这次免费开放的确激发了大家对文物的兴趣,也是对全省文物一个很好的宣传,我相信,开封市博物馆的人气一定会更旺。

  记:这次活动有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曾:由于我馆不具备展出国家一级文物的条件,部分“国宝”还没有拿出来展览,例如,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颜辉的中堂画《山水楼阁图》,这是河南省已知馆藏文物中最古老的。

  三门峡 闺女当导游 八旬老太圆梦

  □特约记者 陈俊杰 通讯员 徐斌

  今报三门峡讯11月26日上午,三门峡虢国博物馆里,40来岁的王素贞搀着一位老太太,一边沿着展台和展窗观看,一边给老人讲解,引得不少人不经意间跟着她参观起来。

  记者上前一打听才知道,她搀扶的这位老太太是她母亲,今年85岁了。前几天听说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要搞免费参观活动,三门峡的虢国博物馆也是免费景点之一,老人一个劲地缠着女儿说想来看一看。

  11月26日上午8时,母女俩来到博物馆门前排队等候,9时许,老人迈进了博物馆大门。“妈,你看,这些都是国宝,都是以前虢国国王和皇后用的。”王素贞耐心地给母亲讲解,听着女儿通俗易懂、腔调合适的讲解,看着眼前让人目不暇接的奇珍异宝,老人像婴儿一般笑了。

  游客留言簿

  “作为一个农民,平常实在没有空来博物馆参观,听说今天免费了,就来了。这一看不要紧,以后不用花钱到外地大看了,光咱自己的宝贝就看不完。要是以后多搞点这种活动,让更多平民百姓进来看一看,那就更好了!”

  ——三门峡市陕县王家后乡农民 王平军

  “我们期待政府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河南历史文化深厚,要建立一套长期的宣传机制,要让每个人都了解河南的历史文化知识,才不会出现这种排长队看景点的现象。”

  ——郑州市民 刘正泰

  “我发现今天的游客中相当一部分是农民或城市的低收入者,如果不是这个活动,相信他们不会专门来博物馆参观。我觉得这种活动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有关部门以后还要多举办。”

  ——三门峡市民 冀艳菊

  “历史文化景点应该对学生免费开放、对成人适当收费,这样,每个人都有参观的机会,举办‘河南文化遗产日’活动,是件大好事,很得民心,建议政府多设几个这样的日子。”

  ——郑州交通运输集团职工 周永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