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世纪沧桑故土情———文成县华侨百年史侧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08:51 温州新闻网

  

世纪沧桑故土情———文成县华侨百年史侧记(图)

  玉壶中学为华侨子女出国适应语言环境,聘请教师开设了意大利语课程。图为老师在向学生讲发音技巧。

  

世纪沧桑故土情———文成县华侨百年史侧记(图)

  今年68岁的胡志鹤,与隔壁5岁的意大利籍男孩蒋加杰两人成了忘年交,瞧他们玩得多开心。 周新摄

  从为度日谋生到发展事业,从当佣工到开餐馆办工厂,世界各国留下了文成华侨漂泊创业的足迹;从赈灾扶贫到设基金会,从造桥修路到回乡投资,家乡处处存着文成华侨回报故土的脚印……自1905年文成县东溪乡黄河村胡国恒随青田舅父赴欧贩卖石刻工艺品谋生,成为该县出国第一人以来,至今已整整一百年历史。在这一百年中,有付出,有回报,更有那隔不断的爱国爱乡情怀。

  漂洋过海枝繁叶茂

  “最早时,100欧元可换1100元人民币,现在只能换940多元了。”文成县东溪乡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胡从玫随口向记者道起了欧元汇率。他说,在这里,几乎每一个村民都知道欧元汇率的变化情况,因为有亲戚朋友在国外,各村像他这样的古稀老人办理出国手续是极其常见的事。

  胡从玫老人6个子女中有5个在国外经营餐馆,加上孙辈,如今全家在意大利、荷兰、德国旅居的就有24人,胡从玫除每年要出国几趟外,每星期还要通好几次国际电话。

  国际电话是侨胞与家人联系的主要方式。记者在该县玉壶镇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余序整家中看到了两本厚厚的国际电话来电记录本。原来,余序整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意大利罗马开服装公司,家里的电话机成了他们家的主要通信工具。据他介绍,他家这台电话机每年接到的国际来电都是国内来电的好几倍,周围隔壁邻居也都这样,他住的这条“芝水街”还被称为“国际电话一条街”。

  文成县现有10.3万多华侨旅居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居住在经济发达的西欧国家,以意大利、荷兰、法国、西班牙和德国居多,而旅居意大利的就占5万多人。全县归侨、侨眷有10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7%。

  出国的人多了,学习外语也便成热门。在文成县城各类外语培训班林立,玉壶中学还特地在高中部设立意大利语选修课,从外地聘请专业老师任教。

  与此同时,不少侨胞纷纷把在国外出生的子女送回国内接受正规的中文教育,为的是不忘本。记者在玉壶镇冰心街遇到一个不满5岁却既能讲意大利语又能讲文成话的小男孩蒋加杰。听邻居们说,他的父母较早旅居意大利经营服装生意,在意大利出生的蒋加杰不满3岁就被送回文成上幼儿园,他一个才5个月大的妹妹也跟着回来,以便学讲第一语言中文。

  尤其在每年的寒暑假,国外出生的小孩趁假期回乡学习汉语拼音等中文课程成一阵热潮。

  异国百年艰辛创业

  大凡事业有成的文成侨胞,都走过一条从苦力帮工到积累资金创办实业,继而拓展事业不断致富的艰难历程。

  不少侨眷侨属感叹道,建国前,该县出国的第一代华侨,多数出身于没有文化的农民和失业手工业者,在异国他乡,由于语言不通、人生地疏,他们只能凭双手为人做苦工或贩卖小商品维持生计。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大部分华侨在矿山、打石场、港口码头做苦力,也有的在农场种菜、养猪;而在欧洲的侨胞则较多开岩打石,做红砖,有的则以提篮沿街叫卖小商品为业。

  到了20世纪50年代,侨胞们开始小本经营创办一些小型实业后,侨眷侨属便以夫妻团聚、助理店务、继承产业等为由办理出国手续,于是,第二代华侨便在第一代华侨创业基础上,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同时发展餐饮、皮革、制衣等产业。第三代华侨则多数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他们不仅扩大发展父辈的传统产业,还步入房地产开发、贸易进出口、电子、金融、旅游等多种行业及高新领域,并在世界各国开拓市场,有些甚至回国投资进行二次创业。

  来自玉壶镇中村的旅意侨领胡允迪老人便是艰难创业历程的见证。

  1933年10月,年仅19岁的胡允迪为了赚钱养活家里的13口人,忍痛告别亲人远涉重洋赴欧谋生。次年初到达意大利后,苦于没有文化,只好沿街叫卖领带糊口。经过一年的勤劳节俭和忍耐,他终于挣下360里拉。1942年,稍有存款的胡允迪寄钱回家在玉壶街尾建造了一幢5间两层楼的木楼房,1947年便回乡定居。

  后来,意大利的餐饮业、皮革业蓬勃兴起,这又勾起胡允迪再次赴意创业的念头。于是, 1956年,他与同乡合伙开起了一间皮革商场。2 年后,妻子夏荷花便带着刚满3岁的女儿一起赴意,帮忙打理生意。

  随着事业逐日发展,胡允迪开始携亲戚朋友出国。据了解,如今,胡允迪全家共有50多人分居在意大利、荷兰、法国,而由他经手办理出境手续的家属、朋友共计400余人。胡允迪一家在意大利都灵等地经营数家餐厅和皮革批发店,其孙三人还合伙开了2家专卖中国食品的大型贸易公司,如今山东、杭州等地也有胡家的投资公司。

  刚拿到护照准备出国探亲的胡志鹤老人满腹感慨地告诉记者,他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都在意大利,尤其是小女儿胡小娥的创业可谓历尽酸甜苦辣。小娥18岁时到意大利替外国一家餐厅打工洗碗,一次不小心将一个碗打碎后被老板又打又骂,哭了一夜偷偷逃走后,就与在服装厂打工的丈夫合伙开了一个服装加工场。 (缪小霞 金建树 邢文东 赵雪微)

  “现在,她已经拥有3家服装公司,资产数千万欧元,总算是苦尽甘来啦。”胡志鹤全家共有 25人在意大利,共有服装公司、工厂等10来家,另外还在上海等地投资开酒店。

  报答桑梓情深意切

  “重洋难断家乡路,筑路架桥万里连。”在该县东溪乡政府的华侨陈列室里有一块功德碑,上面刻着该乡侨胞回报家乡的每一次义举。

  从学校课桌到乡政府办公桌,从学校教学楼到乡政府办公楼,每一处都留着华侨拳拳的回报故土之情。东溪乡乡长严炳宽告诉记者,该乡因1905年胡国恒随青田舅父出国谋生开全县出国先河,如今全乡共有华侨5128人,分别旅居在意大利、荷兰等13个国家。但他们人在他乡,心系故土,从造桥修路,到兴建校舍医院,不断捐资赈灾扶贫、兴学育才、建设家乡。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仅该乡康庄工程一项就得到侨胞捐助280余万元。

  无论是在东溪乡,还是在玉壶镇,到处都可以看到侨胞捐建的各种建筑设施。如,全县第一所由华侨捐建的教学楼“胡克庞教学楼”,便是东溪乡碧溪村旅荷侨胞胡克庞捐资10万余元建成的;玉壶镇小校内的“胡克球教学楼”,是旅意侨胞胡克球病危弥留之际嘱咐捐资30万元助建的;刻着“荷兰门诊部”、“法国医技楼”的玉壶镇中心医院,则是由该镇旅荷、法、意华侨捐资350多万元兴建的。据统计,近年来,文成县共接受侨胞侨眷捐赠7000多万元。尤其是近些年来,侨胞捐赠年年创新高,去年达到553万元。

  已有一定资金积累的侨胞还纷纷回国回乡寻找商机,投资创办企业。如旅荷华侨胡允革在山东投资创建蓬莱天阁葡萄酒有限公司;旅比利时华侨陈晓英建立青岛凯特琳投资咨询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招商引资业务;文成东溪玉壶三级水电站则是旅法侨胞胡永多等6人联合投资建造的。

  “文成国际大酒店”就是由华侨投资兴建的,投资额达2亿元人民币的隐山湖农业观光园项目也已签订协议。”文成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周育朋介绍说,近年来,华侨经济已成为该县的支柱经济,去年通过银行的侨汇折合人民币达14.5亿元,再加上侨胞回乡随身携带的外币,合计达20多亿元人民币,超过全县国内生产总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