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跨越式建设和谐社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09:03 海峡网-厦门日报

  ——湖里区破解社区建设难题纪实

  核心提示

  都说社区建设千头万绪,难见成效;都说社区工作琐碎繁杂,难以推进。但是,厦门湖里区不仅快速实现了由城中村改制构建新社区的飞跃,还创造了福建省社区建设的“20
个之最”,并有16个社区被省、市命名为“示范社区”。这种跨越式的发展,取决于一系列被社区工作者称为“卡脖子”的难题的顺利破解,而这看似顺利、实则曲折的行动背后,离不开湖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区领导一班人浓郁的湖里大社区意识。

  

跨越式建设和谐社区(图)

  湖里区青年志愿者在社区开展医疗、维修等多种便民活动。(郑宪 摄)

  11月29日,福建省构筑和谐社区工作会议将在厦门隆重召开,湖里区金山社区将作为全省两个先进社区代表之一介绍经验。

  湖里区旧村街集中,在社区建设这一块是没有任何先天优势可言的,但是,湖里区却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全面快速地推进社区建设,实现了社区改造、建设、提升的三级跳,并创造了福建省社区建设的“20个之最”,包括全省最早成立新型社区体系,全省最早制定《社区自治章程》和社区管理协约,全省最早建立“社区在线”服务网络等,被民政部首批命名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

  湖里区的基层社区工作者们,对于湖里区社区建设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有着很深的感慨。他们表示:如果没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力推进,如果没有区委书记何清秋等一班领导先后深入社区调研和解决问题几十次,实质性地解决了社区建设一系列“卡脖子”的大难题,湖里区的社区建设就难以实现今天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局面。

  社区用房

  

  两年1.85万平方米的“湖里速度”

  众所周知,社区用房问题是社区建设的“天字号”难题。但在2004年春,湖里区就大胆地提出了一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在2年内让湖里区37个社区平均拥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工作房。

  湖里区一揽子拿出了破解“天字号”难题的6种方案:一是加大新建、改(扩)建现有社区用房的力度;二是将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整合、企业外迁等腾出的闲置房屋调剂给社区使用;三是采取置换方法整合社区零散用房;四是投入资金租用办公用房;五是采用过渡借房方式解决部分“村改居”社区用房问题;六是多方筹措经费,为新成立的无资产社区购置用房。

  区五套班子主要领导深入湖里区的5个街道,面对面地帮助大家逐一解决社区用房中的棘手问题。金山社区是一个刚组建起来的社区,社区内有幢两千多平方米的独门独院的会馆,是十分理想的社区用房。但因为面积太大,街道一时拿不出这么多资金购置。区委书记何清秋当即与领导班子商议,决定资金由区街两级平摊,购置用房,从而使金山社区的用房率先跨入全国一流水平。

  “天字号”难题就在群策群力中被一一化解。区长李栋梁积极协调区、街两级有关部门,合力筹措近300万元为和通社区购置了社区用房。区委常委林汉义协调筹措120万元置换金,帮助南山社区把原来分散的办公室和活动室整合成700多平方米的统一用房。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区长王中,一上任就帮助长乐社区解决了过渡性用房和永久性用房的难题。区社区办也把37个社区的用房现状打成表格,对没有达到用房标准的社区,随时予以督导检查。层层努力下,今年9月初,全区37个社区办公用房提前达到了预订目标,实现了令人惊奇的“湖里速度”。

  对此,党政领导并没有感到满足。在湖里区的规划里,还为即将成立的几个社区预留了3000多平方米的置换房。对此,民政部基层政权司的领导由衷地赞叹道:“湖里区解决社区用房真是点子精、干得实、想得长远啊!”

  社区体制

  

  从“憋着气”到“哼着曲”的嬗变

  去年春天,金山社区着手设立居民服务中心、实行政府服务与社区自治分开、社区自我服务与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分开等一系列体制改革。区委书记何清秋却发现,改革方案使得居委会一下增加了几十个工作小组。对此,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社区体制改革绝不能越搞越复杂,越改机构越膨胀;社区干部要一专多能,让该管的人去管该管的事。在他的要求下,金山社区及时对体制改革方案进行了“瘦身”,把政府应该承担的事、社区应管的事、社区成员单位应分担的事,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几十个小机构不知不觉就化为乌有,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保证。

  体制改革过程中,区领导深入各个社区,耐心做起了思想工作,使大家充分认识到,理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居民服务中心三者的关系是体制改革方向的大问题。社区体制改革既不能削弱党的领导,也不能摆脱政府自行其是,只有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强化居委会的管理作用,才能使社区工作有声有色、顺利开展。就这样,争执和疑惑得到了及时的解决,社区体制改革重新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此外,社区经费与工作任务的矛盾是社区干部反映十分强烈的一个问题。有的同志抱怨说,党政机关的事一件件地往社区压,经费却是看政府官员的脸色给。对此,社区干部心里窝火,致使一些工作不到位。同时有关部门的同志也感到委屈,认为拨给社区经费缺乏制度规范。面对这一问题,湖里区抓住症结所在,主动开展了“费随事转”的制度改革。社区办多次征求区直有关部门对“费随事转”政策的意见,职能部门很快概算出下拨到社区经费的基本数额。特别是区计生局主动组织全局同志加班加点搞计划,很快就拿出了“1500个人配一名计生员并随人下拨经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顺利地解决了社区干部对计生工作多、压力大、经费不足的担心和埋怨。

  金山社区居委会主任尤春玲由衷地说:“过去是憋着气干、含着泪干……现在却是笑着脸干、哼着曲干,干不好就辜负了党和政府的期望,就辜负了社区居民的期望。”

  干部直选

  

  “四管齐下”打造阳光社区

  社区居委会干部直选是居民民主自治的重要体现。而克服直选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又是让各级领导感到伤透脑筋的事。在金山社区直选时,湖里区推出了“四管齐下”的措施,保证了直选过程始终处于阳光之下。

  第一招:市、区、街三级领导机关联合督导。直选当天,天刚蒙蒙亮,金山街道党委书记叶春和、街道办主任吴智明就率领全体机关干部赶到金山社区,兵分6路,在6个投票点担当起铁将军把关的任务。早上8点钟左右,分管社区工作的区委常委林汉义又带着社区办的同志赶来,逐一检查6个投票点的准备工作。中午时分,区委书记何清秋来到各个投票点,鼓励大家振作精神,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投票工作接近尾声时,市民政局副局长黄高棠又来到直选现场,审视选举的每一个细节。检查完6个投票点后,黄副局长对直选给出了“来真的、来硬的”的评语。

  第二招:人大、政协和司法部门齐上阵。这次金山社区直选,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为体现这一特色,区委书记何清秋请人大、政协和司法部门的同志来检查这次直选是否合法,是否按法律程序办事。区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华金荣,对投票、划票、监票、唱票等各阶段进行了全程法律监督。居住在金山社区中的3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自己投票后,也前来履行监督责任,深入投票居民中问长问短。区司法局长钟莹聪一大早就带领机关16位法律工作者来到各个投票点,关注着选举每个规定的动作是否到位,认真加以纠正。

  第三招:新闻媒体全面监督。根据湖里区委的要求,区民政局把《法制日报》、《厦门日报》、《厦门晚报》等十几家报社的记者请到直选现场,将选举全过程置于社会公众面前。

  第四招:社区建设促进会现场“挑刺”。在区委书记何清秋的指示下,区民政局将正在研究直选课题的市社区建设促进会会员们请到了直选现场。60多名会员在副会长徐复宽的安排下,到各个投票点“挑刺”,先后咨询了200多个问题,促使工作人员严格做好选举把关工作。

  有了全方位的监督制约,金山社区的直选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一位美国学者在现场观看这次直选的全过程后,对着记者竖起了大拇指:“金山OK!了不起!”

  本报记者 孙丽萍 通讯员 文国清

  (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