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何99%中国企业不愿慈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12:51 法制早报

  -缺乏捐赠理念:企业家捐赠行为很随机

  -捐赠程序过于复杂,令人望而生畏

  -担心善款去向:公益机构财务支出不透明

  -传统习惯:中国富豪倾向为后代留下财产

  -法律缺陷:现行法规不鼓励企业家捐赠

  -缺乏公信力:慈善组织多隶属政府部门

  -露富心态:企业家不希望树大招风

  “有钱人在道义上有义务把他们的一部分财产分给穷人,因为所有超过家用之外的个人财产都应该被认为是让社会受 益的信托基金。”

  ——美国钢铁大王、全球著名慈善家卡耐基

  中国的有钱人们远远还没有达到卡耐基这种意识和境界。据调查,中国99%的企业不曾有过捐赠行为。有过捐赠行 为的,很多也是捐献的数额极为有限。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状况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目前中国捐赠的外部环境吧。中华慈善总会的一位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承认:为了搞清楚进行 一次捐款到底有多少道程序,他自己曾经尝试捐款50元,经过几十道程序三四天的时间才总算把这件事情办完。在记者采访 的过程中,有的被采访人甚至直接告诉记者:自己曾经有过捐赠的想法,可就是不知道去哪捐,怎么捐。

  在采访中我们还发现,对捐赠机构的不信任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尽管我们的慈善机构也作了很多工作,尽量做 到让每一笔捐款的去向清楚明了,可是对外的透明度却远远不够。还做不到让每一个捐款人都非常清楚自己所捐赠的财物到底 都用在了哪些地方,怎么用的。至于广大民众对慈善机构运行机制的了解就更是知之甚少。很多人对慈善活动的热情就是因此 而被消磨:我捐的钱是不是有随便被挥霍的可能?

  另外,目前内地企业的捐赠额超过了应纳税所得额的3%,企业还要为所捐款项目纳税。“作善事还要上税”,这也 打击了很多企业家捐赠的积极性。

  著名外交家章含之女士在一档讨论什么才是贵族的电视节目中说:“我认为我们那个时代所谓的贵族不是指最有钱的 那些人,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并经常聚在一起探讨和实际进行捐赠行为的那些人。比如那个时代的林徽因。”捐赠的背 后其实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等等都会有影响。富有不是这种心态的充分条件 ,尤其是乍富。

  中国是一个不主张张扬的国家。很多商人更是信奉闷头发大财的经商哲学。他们怕行了善之后向他们要钱的人蜂拥而 至无力招架,更怕被“仇富”的认盯住不放。中国还是由一代企业家向第二代过渡的时期。对于有过捐赠行为的企业和企业家 们,受过他们帮助的人会永远记住并感谢他们。没有过捐赠的,还是再给他们多一点的时间少一点的指责吧。

  (详细报道见14版经济/重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