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与民“争气”风险犹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14:29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1月28日消息入冬以来,北京今年迟迟不见寒风凛凛。而处在这样一个暖冬,中国天然气的生产商仍未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去年的那场“缺气”依然在目。

  目前,中国石油已制定西南、长庆、塔里木、青海四大气区和陕京线系统、西气东输、忠武线、涩宁兰管道的冬季运行方案和应急预案,形成与之配套的“月计划、周平衡、日指定”运行机制,旨在强化管网的系统安全管理和用气调度。与此同时,中国石油加快主
要输气干线的联络线建设,冀宁联络线年底达到投产条件,有助于华北五省和华东五省的系统安全。

  天然气步入城市走进家庭,可被视为中国人生活质量提高的一种外在标志。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城市使用天然气居民已达3000万人,占到城市人口总数10%。这其中,北京市用户有153万户、上海市为156万余户、天津市达123万、广州市为65万户、重庆达120万户。

  据国内权威机构披露,目前中国天然气资源总量为3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2.56万亿立方米,探明程度6.7%;中国天然气总产量为408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8位;中国已建成天然气干线1.69万千米,形成了“西气东输”与“海气登陆”钳型输气格局。

  客观地看,以目前这样一个储备与产量,去满足城市居民天然气的消费应该不成问题,但去年北京关停供暖用气、停驶上千辆燃气公交车而整个城市“缺气”在25亿立方米,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天然气是当今最清洁和环保的石化能源。近年来,国家加大城市与行业环保整治力度,从而使得一些行业纷纷转向或提高其使用。依据公布数据显示,目前在天然气消费结构中,城市燃气占40.57%、化工原料占40.72%(其中化肥占总销售量的31.3%)、工业燃料占15.21%、发电占3.5%。

  而种种事实表明,目前我国甲醇、化肥等天然气化工项目以及燃气电厂等工业项目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过快发展的不良趋向。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统计,目前国内在建和拟建的甲醇生产能力约1500万吨/年,加上现有生产能力500万吨/年,到2010年将达到2000万吨/年左右。若加上处于规划阶段的项目(包括以煤为原料的制甲醇项目),总生产能力将超过5000万吨/年。预测显示,2010年全国甲醇总需求量(包括做燃料及深加工)只有1500万吨。

  笔者分析认为,上述甲醇项目一旦建成投产,一方面将大幅增加对以天然气为主的原料需求,进一步加剧天然气供需紧张矛盾。另一方面甲醇产量又将大大超过市场容量,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使利润远低于预期。而近年天然气甲醇项目都是基于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水平评估的,一旦价格得到理顺,将极易导致亏损,给地方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中国能源消费一直是以煤炭为主。据统计,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大体上煤炭占67%、石油占23%、水电占7%、天然气占2.6%。而目前探明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2.37万亿立方米,仅占全球的1.3%,人均占有量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6.6%。在如此格局之下,中国化工原料耗气竟占40.72%,全球平均水平只有4.1%,前景堪忧。

  而事实上,“十五”期间,中国石油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年均增长300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产量实现年均两位数的增长,五年间产量大体翻了一番。今年产量预计将达到350多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4%左右。尽管中国石油天然气业务快速发展,但增长速度赶不上需求增长。

  天然气供需矛盾日趋凸显,尚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一直以来,国内天然气价格相对偏低,与国际市场价格倒挂,这促使了一些耗能大户先后杀入,以此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据悉,在化肥生产中,使用煤炭成本为1400元/吨、石油为1300元/吨,而使用天然气做原料成本只有900元/吨。

  笔者认为,随着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冬夏用气峰谷差的加剧,今年全国天然气需求量明显高于去年。因而必须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这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应该主要作为城市居民燃气,重点保证居民户、公用事业和重点用气户用气,而不宜过多用于化工等行业。

  总体不容乐观,区域形势严峻。面对此,中国石油以及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已表示力争做到产、运、销的平衡,优化用气结构,加强终端管理,控制用气增长速度,严格按照合同用气。而在天然气供需总量难以平衡的情况下,也将不得不采取一些限供措施,以确保今冬明春不发生大面积“断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