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俄联手应对松花江污染 两国共建防控热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15:52 世界新闻报

  《世界新闻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高 原

  《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 汉 臣

  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苯类有毒物质落入松花江,形成长约80公里的污水带,以每天100公里的速度向俄罗斯方向移动。俄专家测算,污水带已流入中俄两国的
界河黑龙江(俄称阿穆尔河),12月1日至3日将抵达俄罗斯境内第一座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此后还将经过十几座沿岸城镇,直至泻入太平洋鞑靼海峡。

  俄165万人饮用黑龙江水

  在俄境内,阿穆尔河流经犹太自治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近千公里沿岸上坐落着30多个居民点,165万人喝河里的水。俄方预计,污染带将于11月27-28日抵达犹太自治州,12月1-3日抵达哈巴罗夫斯克,12月7-10日抵达共青城。

  11月24日得知阿穆尔河将受污染后,沿岸居民纷纷走出家门抢购饮用水。人们在商店和批发站外排起长龙,送水公司的电话几乎“打爆”。5升装大瓶水迅速脱销,其它库存也只维持了半天。当晚瓶装水价格上涨了5倍,有水的商店规定每人每次购水不得超过两瓶。

  由于市民都在家中接自来水,还一度造成居民楼因水压不足而“停水”。很多城里人干脆开车到乡下去打井水。

  俄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伊斯哈科夫呼吁民众保持镇定。他说,各级政府已开始积极寻找替代水源或从外地拉水。一旦城市停水,政府将免费向市民发放瓶装水,60辆水车也会不间断地往居民区、医院和公共设施送水。伊斯哈科夫还说,用于取暖的市政热水不会停,但不能像往常一样用来洗手和洗澡。

  对中国这次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后果,俄媒体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不过与两年前的非典时期相比,这次理智得多,基本上没有恶意炒作,也没有制造反华浪潮。

  两国政府联手防控

  11月26日下午,外交部长李肇星约见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奉命向俄方通报松花江水质污染的有关情况和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李肇星代表中国政府对此次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给下游的俄罗斯人民可能带来的损害表示歉意。李肇星表示,松花江水质污染事故发生后,中方封堵了污染物排放口,加大上游水电站的下泄流量,以减轻水污染。

  拉佐夫感谢中方的通报,他说,俄罗斯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此灾害的影响表示关注。这一灾害是俄中两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双方应从战略协作的角度看待和处理这一事件,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灾害的后果。

  此前,中国政府向俄罗斯政府通报了松花江污染事件,提醒俄方采取防范措施。24日,国家环保总局向俄驻华使馆全面介绍了各种检测数据。双方商定立刻在边境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间建立热线联系,随时通报最新动态。

  25日,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宣布实行紧急状态,该边疆区紧急情况委员会指挥部决定购买20吨活性炭,用于净化当地居民饮用水。俄自然资源部成立了防治指挥部,紧急情况部官兵进入战备状态。俄水文专家乘直升机在江面巡视,每隔2小时就在松花江口下游不同地点取水化验。他们估计,有害物质超标最多持续10到14天,但目前尚未发现超标。

  政府通知民众提前储备生活用水,并公布了应急电话。各家医院已腾出床位,储备药品,并成立流动医疗队,随时准备奔赴沿岸偏远地区。政府还宣布即日起禁止到阿穆尔河捕鱼、禁止河鱼交易、禁止从中国受灾地区进口鱼类、鱼肉制品及饮用水。伊斯哈科夫表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俄有人提出向中国索赔

  俄环保官员称,由于俄远东已进入冰冻期,有害物质可能被冻结在冰中,明年春潮过后才可能彻底排净。

  俄自然开发监督总局副局长米特沃尔表示,俄不得不考虑今后几年内禁止到阿穆尔河捕鱼。不过,米特沃尔认为禁渔也有好处,可以使过度捕捞的鲟鱼资源得以恢复。

  俄科学院生态学通讯院士亚博罗科夫评价此次环境事故“后果极其严重”。莫斯科法律学院国际法教研室主任别基亚舍夫称,国家、自然人和法人都有权向中国政府索赔。俄可以向国际法庭状告中国,不过俄中关系很好,双方应该会“私了”。

  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说,不排除俄将向中方要求赔偿。但他同时也表示,天灾人祸谁也难以幸免。

  哈尔滨:俄罗斯人没被吓跑

  俄罗斯姑娘玛丽娜在哈尔滨的中国一家公司工作。她告诉俄《消息报》记者,哈尔滨没有发生恐慌,人们生活一切正常,“俄罗斯人没有大规模逃离哈尔滨,我的熟人当中只有一个去了外地。”她还轻松地说:“在弗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住过的人都对缺水习以为常了,我们并没感到特别不自在。我把家里的锅呀桶呀所有容器都装满了水。等着呗,4天就过去了,又不是一个月。”

  我国环保部门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松花江吉林段水质已经恢复了正常指标。随着污水带前进途中江水流量逐渐增大,有害物质将进一步稀释、沉降与挥发,危害程度会不断降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