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禽流感疫情专题 > 正文

北京制定禽流感应急预案 必要时将收购家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01:38 新京报
北京制定禽流感应急预案必要时将收购家禽

《北京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修订发布,明确预警与应急“四步曲”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讯(记者汤阳) 日前,2004年制定的《北京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完成修订,并向社会发布。

  修订后的《预案》明确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四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此次预警明确了周边省区出现的疫情对北京可能产生的影响及相应响应机制,如规定河北、天津若暴发疫情并有向北京蔓延趋势时,北京应停止外埠禽类及其
产品进京,必要时对与疫区接壤的边界3公里范围内的家禽实施收购等。

  此外,对于北京可能出现的禽流感疫情,根据其严重程度也划分了四个级别和相应的响应程序。

  -预案细读

  “预警”四种颜色明示周边疫情影响

  《预案》规定,依据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四个预警级别,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蓝色预警:与我国相邻国家或其他省区市(除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山西、河北、天津)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黄色预警: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山西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且有向本市蔓延的趋势。

  橙色预警:河北、天津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且有向本市蔓延的趋势。

  红色预警:本市发生一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或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疑似病例。

  “响应”分阶段防止疫情扩散至本地

  蓝色预警发布后,北京应加强疫苗和消毒药品等防疫物资的储备,和对过境候鸟的观测和监测等。

  黄色预警的响应程序是,除本市指定的京外养殖基地活禽按有关规定程序进京外,停止其他外埠活禽进京,暂停全市活禽交易活动,联合周边省区市对距离本市行政区域边界两侧各5公里范围内的家禽开展强制免疫等。

  橙色预警发布后,须停止外埠禽类及其产品进京。必要时对本市与疫区接壤的边界3公里范围内的家禽实施收购。

  加强与河北省、天津市的联防联控,建立信息通报机制。

  红色预警一旦发布,须由相关部门对发生疑似病例的地区进行封闭控制,对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禽类实施扑杀、强制免疫等措施,对疑似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

  “应急”特大疫情发生市长任总指挥

  据《预案》规定,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级政府负责扑灭本行政区域内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北京铁路局、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等多个部门也要分别履行各自的职责。

  一旦发生特别重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启动应急预案后,市长任总指挥,负责应急指挥工作。

  北京市和区县政府的财政部门要在一般支出预算中安排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资金,发生疫情后,根据实际情况削减部门支出预算,集中财力应对疫情;经政府批准启动应急专项准备资金。凡市政府批准的拨款事宜,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手续。

  根据《预案》,在疫情应急处理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为烈士。

  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将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部门说法

  预警发布须先评估危害大小

  市应急办工作人员称,辽宁等地发生疫情并不意味北京就要启动预警

  本报讯(记者 汤阳 蒋彦鑫 郭晓军) 根据此次的预警程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等地若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北京有可能启动相应预警。北京现在是否启动了预警?昨日,本报记者并未从北京市委宣传部得到确切答复。

  而据北京市应急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预警发布之前需要先评估其对北京危害大小。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北京市的预警发布需要通过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外地疫情动态、发展规律和特点,分析其对北京的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继而提出相应预警建议,才会发布。而不是北京周边省份一发生禽流感疫情,就发布预警。

  同在昨日,作为参与应急部门之一的北京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处长丁长利表示,如果一旦发生疫情,而养禽场人员及养禽户属于低保家庭,因灾导致生活更加困难,将按照全市低保的补助水平,在对家庭收入核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低保金的绝对金额。而对于因灾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或人员,可以自行申请一次性的临时救助,救助金额各区县根据经济情况自定。

  -相关新闻

  新疆湖南再现新疫情

  经由国家实验室确诊,两地已展开扑杀

  本报讯(记者汤阳) 农业部昨日发布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11月22日,新疆鄯善县鄯善城镇饲养的家禽出现288只死亡。11月25日,经新疆兽医部门初步诊断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

  11月18日,湖南永州市零陵区七里店办事处老埠头村八组饲养的402只家禽出现死亡。11月25日,经湖南兽医部门初步诊断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

  11月28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上述两起疫情均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目前,农业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湖南省政府已做好疫情处置的各项工作。新疆、湖南兽医部门已分别在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扑杀家禽52162只、13481只。

  不接触病死禽一般不会染疫

  

卫生部明确表示,我国禽流感
病毒
已变异但不会人传人

  本报讯(记者魏铭言) 我国人禽流感患者体内病毒已发生变异,但尚不具备人传人能力。昨天起,卫生部集中答复媒体公众关注的人禽流感防控问题,明确表示,不接触病、死禽的普通人一般不会得禽流感。

  卫生部表示,自1997年以来,全球发现的人类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病例主要分布在我国香港地区、泰国、越南、柬埔寨、印尼和我国大陆地区,截止目前,总病例数为150多例。欧洲地区尚未发现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病例。

  对所有人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接触感染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吸入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中的病毒颗粒,是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不接触病、死禽的普通公众一般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中国本月报告三例确诊的人禽流感病例。实验室分析表明,从患者标本中分离的H5N1病毒与今季国内禽间禽流感疫点病禽标本中分离的病毒具有高度同源性。卫生部同时称,与越南病例感染的H5N1禽流感病毒相比,病毒的基因序列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但这种变异并不具备导致人传人的能力。

  -各地防控

  香港拟发牌监管鸡蛋进口

  担心受精蛋感染禽流感病毒传染其他鸡只

  本报综合报道 据香港媒体报道,为防止禽流感疫区鸡蛋流入香港,香港卫生福利及食物局拟设立发牌制度,将鸡蛋纳入监管,要求蛋商注册、申报鸡蛋出产地,并遵照程序为鸡蛋消毒。

  香港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副秘书长陈育德昨天表示,由于香港不管制鸡蛋入口,蛋商可以从各地入货,但他指专家认为食用蛋只要洗净及煮熟已安全。香港大学微生物学家袁国勇教授亦说,理论上,鸡粪的病毒可黏在鸡蛋壳上,但只需以洗洁精清洗,并将鸡蛋煮熟,食用是安全的。

  陈育德说,令人担心的反而是受精蛋,受精蛋一旦感染禽流感病毒,可能会传染其他鸡只。

  上海采集2万涉禽人员信息

  一旦发生动物疫情将据相关资料决定扑杀范围

  据新华社上海11月28日电(记者季明) 上海市政府农业、卫生部门日前对全市2万名涉禽从业人员进行了全覆盖的摸底调查,所有涉禽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都已采集入库,一旦发生禽流感疫情,政府部门就将使用此信息库开展防控工作。

  接受调查的2万名涉禽从业人员主要服务于禽类生产、运输、经营、加工等环节,政府采集的信息包括他们从事什么样的涉禽工作、在什么地方工作、养殖场有多大规模、联系电话等,这些信息为重点防控禽流感奠定了基础。

  上海防疫部门负责人说,一旦发生动物禽流感疫情,政府部门就可以根据信息库中相关资料确定疫点一定距离内需要扑杀家禽的范围;而一旦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也可以据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传染源。

  -专家说法

  禽流感病毒仍然较稳定

  世卫专家称过度恐慌实无必要

  据新华社巴黎11月27日电(记者杨骏)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瓦莱特日前表示,目前仍需要对禽流感保持高度警惕,但过度恐慌实无必要,人们应理性看待这一问题。

  瓦莱特指出,某些国际专家经常说不知道禽流感何时在人间暴发,又说知道它将会暴发,而且暴发只是时间问题。瓦莱特认为,这种说法本身是不科学的。实际上,自然界不少动物的病毒都有可能在人间传播并造成疫情。H5N1型禽流感病毒也一样,它何时暴发与动物体内病毒数量以及病毒全球蔓延程度有关。

  他表示,人类已能够在一场由动物疫病可能引发的大规模人类疾病出现前采取行动,这非常有利于疫情控制。

  此外,在亚洲,有数百万野鸟和禽类感染了H5N1型禽流感病毒,但两年来仅出现了120多例人类禽流感病例,而该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的迹象也不明显。这些都说明它目前还比较稳定。

  相关专题:2005禽流感疫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