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江干堤永安段出现数处裂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02:50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特派记者 简光洲 发自九江责任编辑 魏华兵

  昨日,专家在九江检查发现,长江大堤永安段距离堤脚约30米左右处出现数处裂缝。对此,江西省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冬有表示,裂缝不会对干堤造成危害,当地有关部门已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修。

  据了解,此次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巨大,仅瑞昌市一处,目前初步估计直接损失达6亿多元,如果加上损坏严重的九江县,直接损失已超过10亿元。

  遇难1人政府先补偿1万

  在此次地震中,九江有12人死亡。昨日,九江市政府副秘书长介绍,目前对于这些死亡的人政府已先预付了1万元的补偿金。

  此次地震中的居民大多数没有自己购买私人财产保险。据了解,地震中有8人参加了保险公司的保险。昨日这些人已得到了赔偿,最高的赔偿达到28万元。

  据初步统计,此次地震造成近200余间房屋倒塌,6018户、约1.8万间房屋造成结构性损坏,目前不能居住。

  

长江干堤永安段出现数处裂缝[图]

  昨日,九江震区瑞昌市实验小学的师生在操场上开课。新华社图

  长江干堤数处裂缝

  昨日,近200名专家陆续抵达九江开展灾情的复核工作,检查中发现,长江大堤永安段距离堤脚约30米处出现数处裂缝,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

  据江西省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冬有介绍,目前由于正值枯水季节,裂缝不会对干堤造成危害,当地有关部门很快将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

  据有关地震专家的预测,近期内不会有大于5.7级的地震发生,但余震将会不断,截至昨天早上6时40分,地震台网已经记录到385次余震。

  气温骤降帐篷紧缺

  昨晚,九江飘起了小雨。据气象部门预报,该地区的最低气温会骤降5℃,即只有6℃,且会有3到4级的偏北风。

  在地震中心的九江县港口镇茶岭村,记者注意到,居民们由于房屋损坏严重,目前仍无法回家入住。而在马路两边的居民楼前,只有少数人领取到了救灾帐篷,多数人还只能依靠塑料布或薄膜来挡风雨。

  在瑞昌市,许多居民也在排着长队领取帐篷。在这个10万人的城区,目前抵达的1660顶帐篷只能安置1.3万人。一些居民担心,仅依靠简易的塑料棚可能无法抵挡昨晚的降温和寒风。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目前灾区紧缺棉被2万多床,棉衣3万多件,救灾款也存大巨额的差距,达2000多万元。

  到昨天为止,仍有约25万人在紧急转移安置。据了解,目前瑞昌市和九江县灾区被损坏的房屋而不能居住的约有上万户,瑞昌市紧缺帐篷达5000顶,而九江县也预计差3000多顶。

  昨日,为防止震后出现一些传染及其他紧急疫情,九江市已成立了8个医疗分队进驻各个乡镇,其中两个分队巡逻。据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邹勇主任介绍,目前灾区的水质已受到明显影响,非常混浊,能否饮用还要等待检测,昨日水体样本已紧急送往有关部门进行检测。

  特写:400小学生操场开课学地震预防

  早报特派记者简光洲发自瑞昌

  昨日天气阴沉,上午9时,在瑞昌市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已经坐满了400多个小学生。

  在这所小学的主楼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拆”字。由于校舍已成危房,操场就成为临时的露天教室。

  “地震发生后,最先应该做的是什么?”学校的陈老师提问道。

  “不要惊慌,最好躲在桌子底下或墙角处”,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

  这是地震发生后第三天,也是第一个星期一,老师们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如何预防地震。

  很多学生还对地震心存恐惧。

  7岁的王子璇现在就住在小学操场上的帐篷里,她现在的住所和上课都在操场上。她说,“当时房子摇摇摆摆的,非常害怕,现在有些想回家,但是大人说还回不了。”

  6岁半的陈思君正在练习本上画房屋,地震发生后到昨日为止,她还没有回过家。

  对于地震发生时的那一刻,小思君想起来还非常的害怕。不过她还是向记者强调了她似乎很坚强,“我只哭了一下,就没有再哭。”

  小思君说非常想上学,但是对于这个临时的露天教室,她显然还无法适应,“没有教室上课有些不太习惯,也有些冷。”

  校长魏恒山说,学校的校舍损坏了一半,学生可能几个月也找不到合适的校舍了。把这里当作自己家的他感到非常难过。

  分析:震中处于“郯庐大断裂”沿线

  早报记者陈斌

  发生地震的九江地区在1911年也曾有过5级地震,该地区的地质情况具有什么特点?昨日上海市地震地质工程研究院的专家表示,该区域最大的地质背景就是位于驰名中外的“郯庐大断裂”沿线。

  什么是“郯庐大断裂”?据该院副院长章振铨介绍,这条断裂带从山东的郯城一直到安徽的庐江,并延伸到九江地区。这条线地底下都属于比较活跃的“第四纪地层”,根据历史的记载,沿线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相对周边要大。

  据介绍,“第四纪地层”其年龄已有300万年,但对于地球来说,这样的年纪还只是个“小年轻”,因此相当有活力,而具有“第四纪地层”特征的区域往往就是地震多发区。

  章振铨表示,这些相对活跃的地层经过日积月累的能量积累后,应力达到饱和便会发生地震。而地震之后能量释放,地层再度恢复平静,并进行新一轮的能量积累。而根据地域的不同,有的能量积累只需几十年,有的则要成百上千年。

  专家同时表示,总的来说这里并不能算我国的地震多发区,这里只能算作东南部地区相对活跃的区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