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魔鬼训练营千里拉练磨砺问题少年引发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06:16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这是一群8到16岁的孩子,他们都曾令父母心碎、流泪,从小到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问题少年”!他们被父母强行送入这所以行走为教育内容的特殊学校。学校没有固定的训练场所,9辆军绿色的大卡车便是他们的“行宫”,千里征途的苦和累伴随着他们成长……

  8月,这所“魔鬼训练营”领着一大群富家子弟,从江苏出发一路拉练,途经安徽、湖
北、湖南、重庆,于10月底抵达四川华蓥禄市镇,在这里安营扎寨,一呆就是一个月。11月26、27日,记者深入训练营,目睹了“魔鬼营”的训练。

  记者探营

  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26日下午5点,当记者辗转赶到位于禄市镇的黄花梨基地时,孩子们到几百米远的地方洗澡去了。训练营现场,整齐地排列着几辆大卡车,车与车中间,车子与周围树木之间,牵着很多绳子挂满了衣服。在路边,各种颜色的鞋子整齐地摆放着,洗得干干净净。

  “这都是孩子们自己洗的。”负责日常管理的李老师说,学校就是训练孩子们吃苦。当初他们从江苏出发时,不到200人,一路走来不断壮大,现在已有230多人,很多家长不远千里将子女送来。据悉,“魔鬼训练营”名叫“行走学校”,1996年创建,当时叫“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创始人徐向洋是江苏淮安市的退伍军人。

  这些孩子问题成堆

  “这些孩子绝大部分家境都不错,但他们的心灵几乎都曾经伤痕累累,富家子女的娇纵、溺爱,单亲家庭孩子的亲情残缺……他们抽烟、喝酒、沉溺上网、逃学打架,甚至吸食K粉、

同居,什么都有。”李老师说。

  “行走学校”一切训练与正规学校相比是天壤之别,以行走为主。李老师给记者提供的一份训练表显示,行走训练最少半年、最多一年,每个学生行走时间长达几个月,距离超过1000公里。

  按正常的作息时间安排,孩子们的一天是从凌晨5点50分开始,10分钟内起床打背包集合,迟到者罚跑3公里且不允许吃早饭;6点半开始跑操,半小时跑5公里山路;8点整早读;9点学习

太极拳;11点半午餐;中午午休。下午练习军体拳,有时是兴趣爱好课,比如摄影等,有时是自由训练;18点开饭,饭后排队打水刷牙洗漱;19点看《新闻联播》,之后休息半小时;20点后还有1小时的训练,之后写日记。21点30分上床睡觉。

  没摆好毛巾集体罚站

  下午5点40分,穿着迷彩服的孩子们分成几个小中队,在管带(负责管理孩子的生活,共有70多名管带,一半以上是退伍军人,其余都是大学毕业生)的带领下,斜挎军用水壶,提着换洗衣服,迈着整齐的步伐回来了。初冬的华蓥山气温不到10摄氏度,但孩子们清一色地穿着拖鞋,头发也是湿漉漉的,似乎并不畏寒。

  排队换好鞋子后,来自成都金牛区9岁的刘伟说:“习惯了,一点都不冷!”随后,他准备晾自己刚洗的衣服,可绳子比较高,跳了好几次才把衣服挂上去。

  来自新疆和重庆的3个女生没有摆好毛巾,另几个人没将脸盆摆放整齐,管带二话没说,几脚将脸盆踢得乱七八糟。“按规矩摆好,时间两分钟,否则集体罚站!”10多个女孩立即手忙脚乱地跑去整理。两分钟后,没能完成任务的孩子被集体罚站,半个多小时后才被允许吃饭。

  面条吃得汤都不剩

  吃饭前,孩子们照例要唱歌,《团结就是力量》的大合唱从半山腰的营地传出,清脆而嘹亮。

  当天的晚餐是面条。每人必须吃至少一碗面条,要等到自己这个小中队全部端好饭碗后,整齐地排队坐下一起吃。吃的东西不能剩,否则要罚唱歌、背诗或站军姿。记者看到,所有孩子都吃得连汤都不剩。

  21点30分,孩子们上床睡觉,卧室就是大卡车,用木板隔出上下两层,铺着军绿色的被褥,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窗子。

  一天下来,很多孩子已疲惫不堪,来自北京海淀区的钱瀚边脱衣服边说:“虽然可以睡觉了,但耳朵必须进入‘战备’状态,如果紧急集合,必须5分钟内打好背包下车集合。”

  起床慢免早餐罚跑圈

  凌晨5点50分,清脆刺耳的哨声响起,大卡车里顿时忙乱起来,孩子们一跃而起,手忙脚乱地打起背包。记者从旁边的农家乐赶到现场时,他们已排好队。

  “出列!”当天有3个孩子迟到,包括一个女生。计时器显示,他们分别迟到了30—60秒,按例免吃早餐,罚跑3公里路。6点半,孩子们开始跑操,半小时跑5公里山路。接下来齐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洗漱后吃早餐:每人一个鸡蛋、一碗牛奶和一个面包,必须在30分钟内结束。其他孩子吃饭时,3个迟到的孩子在管带的监督下,围着湖跑圈,3公里下来累得满头大汗。

  5小时步行拉练40公里

  由于人越来越多,学校决定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留在禄市镇,一组前往小平故居训练。留在禄市镇的孩子们从早上8点出发,步行到14公里外的南宋安丙墓参观。到小平故居的90多个孩子背着水壶、带着水果和面包,8点从基地出发,沿着省道经华蓥、武胜一路拉练。13点过,抵达牌坊新村。由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拉练,徒步行走40余公里,没有一个孩子掉队。几个孩子到达目的地后脱掉鞋子,直嚷嚷脚上打起了血泡。

  下午是恢复性训练,几个管带带着孩子们游览牌坊新村。喜欢摄影的孩子们穿行在田间,掠过的飞鸟、怒放的黄花、锄地的老农……都成了他们镜头追逐的对象。

   孩子故事

  “打架王”想好好读书

  被送到这里的孩子都曾“劣迹斑斑”。来自河南鹤壁的朝辉说,从初二到高一,他没有一天不跟父母吵架,没有哪一个学期不被学校处分。一天,他和几个“哥儿们”同别人打架时,一刀将对方左手两根手指砍掉,因此被学校开除。身为中学教师的母亲和在政府工作的父亲一起将他强行送到“行走学校”。

  如今3个月过去了,已走了上千公里的朝辉非常想家。“特别想爸爸妈妈,现在想起来以前干的那些事都是让父母伤透心的傻事!”“我想半年完了后,回家找个学校好好读书,我真的不想再惹父母伤心了!”说完,朝辉两眼湿润。

  富家子会给妈妈夹菜了

  学校之所以选择黄花梨基地作为落脚点,是因为基地董事长的儿子小帅也被送进了这个特殊学校。原是基地副总的郭先生清楚记得,送小帅去江苏总部时,小帅把妈妈按在地上打得嘴角出血。当时,学校负责人徐向洋一把抓他过来,“啪!啪!”两耳光打在9岁的小帅脸上,小帅叫嚣着:“我要告你侵犯未成年人!”徐向洋干脆把他带到街上,指着110巡警说:“你现在就去告!”小帅顿时退缩了。经过半年教育,小帅身上不少习气都已经改掉,吃饭时还知道给妈妈夹菜了。

  “私奔女孩”心被收服

  重庆渝中区13岁的小姑娘小林,已有半年性史。父母发现后,小林竟嚷着要私奔,刚被送到基地时,死活闹着要回家见男友,否则就自杀。管带老师把她带到6楼楼顶(楼下已做好安全准备),大声说:“有种就跳,否则甭想回家!”小林不停地往后退,老师干脆一把把她推到楼沿,拉着她的手说:“朝下看啊,跳了,就达到目的了。”

  小林从心理上被打败了。经过20多天的规律生活,小姑娘脸上已经有了血色,脸颊也圆润起来。

  家长欣慰

  寡言儿子应答如流母亲笑了

  在牌坊新村采访时,记者碰巧遇到从江苏无锡过来看孩子的母亲李伟红。儿子佳轩15岁,以前少言寡语,成绩差,他感觉自己不被老师和家长重视,初一时就自暴自弃。期间,佳轩偷了家里1600元钱跑到旅馆住下,上网打游戏,一玩就是一周。

  后来,李伟红和当工程师的丈夫将孩子送入“行走学校”。“儿子曾打电话回来说受不了想回家,但我们一咬牙没同意。”李伟红说。如今3个月过去了,面对记者的采访,佳轩应答如流,信心十足。李伟红称,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看着儿子的表现,做会计师的妈妈含着泪笑了。

  从武汉来接儿子回家的谢女士称,儿子经过半年训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家里光靠父母说教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饱受争议

  正方:吃苦是对人生的磨砺

  对这些孩子是否该用体罚式教育进行矫正,饱受争议。行走学校创办人徐向洋说,“行走教育”是没办法的办法,他也不忍心看孩子们这么苦、这么难。不过这些孩子很多已到了临界点,再往前走一步就是深渊。“我们先抓住他最重要的毛病,帮他克服解决。”

  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方明也认为,“行走学校”是陶行知极力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再现,人一生中有这么一段时间专门用来走路,这对孩子来说太难得了。让孩子们一起吃苦,是对人生的磨砺,让他们早日学会生存,明白人生。

  反方:

  与现行教育背道而驰

  德阳侯先生带着儿子观察了1天后,毅然放弃了把儿子送入该校的想法。他认为,孩子在这里遭受的是近似“虐待”的教育,这对儿子并不是件好事。

  西南大学教育心理学专家刘月认为,孩子们太小,还在义务教育阶段,休学虽然练出铁脚板,可回到学校后可能不适应,岂不悲哀?国家的工读学校,已具备“教育差生”的职能,这种学校是多余的,是打着教育的幌子赚取高额培训费。毕竟,半年近1.8万元的费用并不是小数目。

  四川教育学院高级语文教师李清树也认为,对学生采取如此严厉的军事化管理,有点过分。尤其是体罚或变相体罚,与现行教育法规背道而驰,是对孩子心灵和身体的伤害。

  孩子:

  管带动不动就打人

  记者随机调查了一些孩子,他们一开始是觉得不用到教室读书,这种行走式的教育很好玩,但一旦领教了罚站、挨饿,而且动不动就可能有教鞭落在身上,他们就不再觉得“好玩”了。一个河南来的孩子几次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鼓起勇气悄悄告诉记者:“这些管带缺少人性,动不动就打人和体罚我们。”不过时间久了,很多孩子还是说对这里恋恋不舍。(文中学生均系化名)

   记者手记

  “暴力”之下孩子学到了什么?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魔鬼学校”存在体罚学生的现象,对于这一点学校负责人也未否认。这种教育管理即使学生接受、家长许可也是不合理的,教育管理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即使动机是好的,方式也必须合理合法。用这种“暴力方式”教育孩子,他们会学习到什么呢?孩子的模仿性很强,以后他们也有可能采用这种方法来处理问题。文/图记者李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