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区温馨多 充满喜和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09:03 海峡网-厦门日报

  ——厦门创建和谐社区综述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建设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把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市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机制,典型引路,梯次推进,涌现出一大批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社区建设成效明显。

  社区认同感显著增强

  如果您到集美银亭社区居民家中做客,您准会发现一份叫《银亭》的社区报。

  社区居委会主任苏颖向记者吐露了办报初衷。她说,社区整合之后有了近千个家庭,但居民们有什么需求,我们并不是很明白,我们能为居民做什么事,居民不知道。我们找到了一个沟通的窗口——办社区报,免费向居民赠送。

  苏颖说,办报是他们为增强社区认同感实施的“五个一”工程之一,另外“四个一”是:一首社区歌、一个社区艺术中心、一个社区文化角、一个社区网站。通过“五个一”工程的带动,社区的文化生活日趋活跃,人们的交往增多,大家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一样。

  银亭的做法,只是我市建设和谐社区的一种成功尝试。如今,“我是社区人”、“社区是我家”的观念已经渐渐深入人心,居民们大都将社区事当作自己的事。一位退休老教师告诉记者,“我那帮朋友,每天健身之后,没事就到居委会找事做。”老人如此,年轻人也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社区青年志愿者已达数万之众。

  社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随便走进一个社区居委会,您会发现,居民办事大厅大都宽敞明亮,同时还设有社区学校、图书室、活动室等场所。这一切的变化,归功于各级各部门的关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推动。

  据统计,如今全市社区用房平均面积达428.5平方米,其中111个社区用房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占社区总数的56.3%。其中,湖里区、集美区和思明区梧村街道目前已全部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各社区居委会普遍配备了电话、电脑、

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开展“数字社区”试点。

  此外,各社区还普遍建立了社会治安、流动人口、公共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工作管理与服务平台,优化了社会管理结构,方便了市民办事。

  社区服务功能日趋齐全

  您想找工作吗?您想找保姆吗?如果您有事需要帮忙,请您拨打968180“要帮您”社区服务热线,这里就是思明区社区服务中心,这里将帮助您完成心愿。

  市民政局副局长黄高棠告诉记者,如今,我市各个社区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依靠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健身、娱乐等的“为老服务”;社会实践、心理咨询等未成年人服务;康复训练、就业指导等助残服务;就业咨询、就业培训等再就业服务;爱心捐助、结对帮扶等扶贫服务等一系列的社区服务项目得到不断拓展,以社区救助为重点的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仅对思明区“爱心超市”统计,至10月底,思明区创办的11家爱心超市,已有200多家单位、11987个家庭捐赠各类物品12.2万件,价值276万多元;共有4000多个家庭、14.35万多人次领取了9.3万件物品,价值234万多元。爱心超市还参与厦门日报的“新闻大篷车”一起开进华安、武平、宁德以及翔安,为当地群众捐款捐物价值40万元。

  人文环境建设机制正在形成

  我市还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普遍创办了老年学校、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公益教育组织,在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前埔南社区主任告诉记者,社区老年大学开设了音乐、书法、中医养生等9个教学班,每年招生都非常火爆,许多邻近社区的老年朋友也纷纷前来报名。

  此外,各社区普遍建立文体骨干队伍,组建了书画协会、登山队、鼓乐队等组织,开展广场、节庆等群众

性文化体育活动。还完善社区民情报告、干部访谈等制度,探索建立社区疏导机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创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进一步美化、净化社区环境。一个“以人为本,以德为魂,以文为美”的社区人文环境建设机制正在形成。

  “四坚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这几年开展和谐社区建设,使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广大群众的社区意识和对社区的认同感日益增强”。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陈炳发认为,厦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党政主导,居民自治,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二是必须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全面夯实社区建设根基;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积极探索社区发展新路子;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

生活质量和水平,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夯实“和谐厦门”基础。

  …………链接5版·政文新闻

  社区志愿者协会首现厦门

  本报记者 晓琳

  (来源:厦门日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