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要建“中华大族谱”比较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12:00 新闻晚报

  “只要轻轻一点,一个家族的脉络关系便可以了然于胸。我希望将这个家谱数据化平台提供给国家图书馆或是民间家谱研究机构,使家谱史料的检索更为方便,同时通过综合各个姓氏的繁衍历史,建成‘中华大族谱’。”昨天,旅居美国20多年的华侨黄秉聪先生在上海图书馆说出自己的心愿。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藏有中国家谱最多的地方。昨天,黄秉聪先生在上海图书馆的家
谱资料室泡了一整天,但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的专家表示,虽然黄先生比较有想法,但真正启动“中华大族谱”,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靠个人力量完成会比较难。“考虑与商业网站合作,也许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研究员冯金牛说。

  10年修成20代 黄氏家谱输入名字可查5代

  旅居美国20多年的华侨黄秉聪10年磨一剑,研究出可以将家谱资料电子化的数据库平台。通过这个技术平台输入库中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可以一次性调出他(她)上下5代的所有族谱关系。不断地向前追溯,则可以找寻先祖,并了解各个姓氏的演变历史。

  目前,黄秉聪的“中国大族谱”刚刚编完自己黄氏家族的20多代家谱资料。黄先生向记者演示,从“中华大族谱”进入“黄氏族谱”后,可根据宋、元、明、清、民国等时间阶段来查找目标人物。“传统的家谱大多是繁复的书面资料,不管是查找还是整理都很费时间。”黄先生称,他的这个系统将大大简化人们的家谱整理和查找过程。

  10年前,从事电脑系统软件工程研究的黄先生对家族文化和姓氏文化产生兴趣,并通过在香港的兄弟拿到了自己黄姓家族上至宋朝的20多代家谱资料。“那是七八本线装的手抄本,阅读起来非常复杂,更改、携带和传递都不方便。”黄先生说,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着手建立一个电脑技术平台。除了为每个人建立一个类似身份证号码的惟一编码,使传统的分散的家谱资料实现储存的系统化,还为不同姓氏之间的家谱资料同时建立横向和纵向的联系。“通过我的系统不但能查找某个姓氏某个人的资料,而且可以通过与他链接的外姓人跳到另外一个家谱,另外,库中每个人的资料都可以随时添加。”

  黄先生举例说,他通过数据库把妻子的孙姓、女儿夫家的唐姓、祖母家的林姓等都链接到黄姓的家谱中,还可以链接到个人主页,使现代人物的资料更为详尽活泼。

  想做家谱版 google希望做“填充题”

  按照黄秉聪的设想,如果每一个姓氏都按照这个系统来进行补充,最终可以形成有关“百家姓”的“中华大族谱”。与此同时,各个姓氏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一目了然。

  一周前,黄秉聪“中华大族谱”理念在北京吸引了众多的文化学者,但对于完成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寻根工作室的相关人员都“望而却步”。专家直言,资金支持就将是一个大问题。“《四库全书》完成数字化花去了10个亿,民间家谱资料的总量大大超过《四库全书》,花费将是天文数字。”家谱研究者柳哲先生提醒,因为各个家族都有热衷家谱的人,组织各个家族来做这样一件事情,会是一个比较讨巧的做法。

  “我愿意将我的系统免费出让给民间从事家谱研究的单位和个人使用,只要求他们在使用之后将信息共享,来丰富‘中华大族谱’。”黄秉聪说,由于最终的希望是做家谱版的google,他试图通过“免费使用”吸引到各地的家谱研究者,让他们都有兴趣来做一道家谱“填充题”。

  此前,黄秉聪的北京之行中,北京东方文化馆馆长、北大中文系教授段宝林从民俗角度对家谱作了解释,并以东方文化馆的名义,提出与黄先生进行合作,共建“中华大族谱”;而在浙江金华的中国家谱网也向黄秉聪抛出“橄榄枝”,表示愿意提供网站以往收集的家谱资料,并为“中华大族谱”投入资金。

  上海图书馆:建“中华大族谱”有三大难点

  由于上海图书馆是国内藏有中国家谱最多的地方,家谱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黄秉聪上海之行最大的心愿是能够让上海图书馆用他的系统。但历史文献中心负责家谱研究的陈建华副主任表示,黄先生的系统更多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家族关系,而家谱作为历史文献资料来看待,还要追溯渊源,反映人口繁衍、家族迁移等等。

  而冯金牛副研究员认为,“中华大族谱”最终建成还有三大难点。

  难点一

  首先,原始资料哪里来?“现在很多的家谱都是新修的,并没有史料性的东西,这样的民间资料对于‘中华大族谱’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价值。”

  难点二

  其次,谁来提供大数额的资金支持?“目前上海图书馆内有许多家谱方面的资源,但即便是将这些资源输入电脑,所需要的人力、财力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如果找不到事先的资金提供者,就必须将家谱做成营利性的项目,但在没有形成资料库的情况下,家谱营利不怎么可能———只有像《四库全书》一样,把资料库和检索工具一起卖才行。”冯金牛说,由于“中华大族谱”的最终意义是家谱信息的资源共享,他建议黄先生选择与网站合作,在修编的过程中就提供检索功能,并从中积累一部分后续资金。

  难点三

  再次,固定的格式能吸引多少人?“我国家谱的编法各异。传统家谱按照派系编纂,但现代家谱的编写时,整理者并不愿意遵守某一个统一的规则,往往是‘想怎么编就怎么编’。‘中华大族谱’实际上是一个固定的格式,这能为查阅古人提供了一种很快捷的方法,但对修编家谱的个人而言,他们并不会很在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