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观察:想起了傅雷先生的悔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1:2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来自《沈阳今报》11月28日的报道说,在不久前举办的舒曼杯(亚太)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13岁的沈阳女孩胡丁琦一人囊括了四项冠军、两项亚军,这是这个著名国际赛事自创办以来,中国孩子取得的最好成绩。可是谈到女儿的成才经历,胡丁琦的父亲却说:如果能重新选择,他不会再逼女儿学钢琴。为了逼孩子学琴,他3年打了女儿400个耳光。

  一个13岁的女孩在著名国际赛事上取得那么优秀的成绩,诚为难得,在女儿成功后
父亲反思自己“不打不成才”的教育方式,更属可贵。因为虽然胡丁琦成名了,但她只是数万个“胡丁琦们”中的幸运者,并不代表着“不打不成才”教育方式的胜利。事实上,像胡丁琦父亲对女儿的这种教育模式在我们许多父母身上都能找到些影子。胡丁琦父亲在反思,那么,其他为人父母者是否也应该反思呢?

  由此,笔者想起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傅雷先生的儿子傅聪是一位国际级的钢琴大师,胡丁琦经受的“严厉教育”,与傅聪有些相似。傅聪幼年也是被父亲逼迫着学习钢琴的。傅雷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就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往墙上撞。这种做法不仅使孩子受到摧残,也使傅聪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刺激。

  傅雷对孩子的强制教育,完全是一个中国式的强权父亲的形象。这一点不但表现在他逼迫傅聪幼年学习钢琴上,也包括在生活上,他凡事都跟孩子说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规定得清清楚楚,没有讨论的余地。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傅雷教子的教育方式,是值得反思的。然而,由于傅雷先生在学术上的造诣是众所周知的,也由于傅聪的成功,傅雷先生的家教方法至今仍然被无数家长仿效。

  其实,傅雷对于自己的教育方式有过深刻反省,晚年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说:“我也知道,从小受些挫折对你的将来多少有些帮助。然而,爸爸毕竟犯了很多很大的错误。自间人生对朋友无愧,惟独对你和你母亲感到有愧良心,这是我近年来的心病。这些天它一直像噩梦一样在我脑海里徘徊。可怜我过了45年,父性才真正觉醒”。在傅聪回信表示已经原谅了父亲的过失之后,傅雷又激动地在第二封信中写道:“我感到难以置信的高兴,儿子终于和我成了朋友,天下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我为我的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

  从这一点说,《傅雷家书》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作品。可是,现在一些喜欢读《傅雷家书》的家长们,除了盲目模仿其中“不打不成才”的教育方式外,又有多少人体味过傅雷先生的忏悔呢?

  鲁迅先生曾写过《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他认为要把孩子看做独立的生命来尊重,而且要以孩子的需要为本,不是以大人的方便为本,呼吁要“解放孩子”。遗憾的是,直至今日,这种呼吁依然被我们很多父母所忽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