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恩爱夫妻面临痛苦抉择 无情棒下的突击离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9:21 汉网

  

恩爱夫妻面临痛苦抉择无情棒下的突击离婚

  明天,我们还是夫妻吗

  取暖费“报男不报女”女教师违心假离婚

  天冷了,北方开始供暖。然而,一片阴云笼罩着哈尔滨部分中小学女教师——单位在报销取暖费问题上,采取“男女不同待遇”的相关政策。现在,一些女教师已经或准备以“假离婚”的方式换取“公平待遇”。

  “咱们中国人历来十分看重‘婚姻’二字。正所谓:‘一纸婚书值千金!’可是,眼下出现的这一状况,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哈尔滨市道外区女教师小李谈及近来女同事突击“离婚”现象十分郁闷。

  不上文件的“规定”

  30岁出头的女教师小李,前不久刚刚结婚。近日,她偶然听到一位40多岁的女同事,问她们的女校长:“你离了吗?”小李对此十分不解。有人告诉她:“上面有一条不上文件的‘规定’:冬季取暖费‘只报男不报女’,对于女教师而言,除去丧偶、离异、军婚、大龄单身等特殊情况,不能享受报销取暖费的福利待遇。”

  记者在哈尔滨市几个小区走访时听到了出人意料的消息:有一个单元,几户女主人都已经或正在准备离婚。一位60多岁的女老师告诉记者,她丈夫卧病在家,没钱交纳取暖费,为此,他们夫妇办理了“假离婚”,她说:“我们都已经是‘老夫老妻’了,要不是为了报销取暖费,咋也不能走上这条路呀!”。

  虽然哈尔滨市政府2005年下达的有关供热规定中并未对符合报销条件人员的性别加以限定,但是很多学校执行的仍然是“四种人”的特殊政策,即只有符合“丧偶、离异、军婚、大龄单身”中任何一项条件的女教师才可报销取暖费。

  哈市桦树小学一位40多岁的女教师说:“我们这个年纪正是爬坡最难的阶段,孩子上学、老人有病,我丈夫下岗没有固定收入。目前,我已经交纳了5年取暖费,就算今年不办理‘假离婚’,明年后年又该咋办?”

  难以承受的负担

  对于本人月收入千元左右、家庭经济负担很重的女教师来说,为了符合“四种人”的特殊政策,能够报销取暖费,采取了办理‘假离婚’的方式……此举实在是“情急之中,不得已而为之”。在哈尔滨市桦树小学和一四六中学、三十八中学等中小学校,取暖费的问题已经成为女教师近来议论最多的话题。

  哈尔滨市第三十八中学的几位女教师,听说记者想要了解关于女教师取暖费报销问题,说出的第一句话是:“你是不是想问女教师‘假离婚’的事情?其实,大家彼此之间早已心照不宣了……这是因为若不办理‘假离婚’,咋报销取暖费呢?”也有人说:“离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做,我是不会为了报销这点儿钱办理‘假离婚’的……可是,为什么非要等到女教师离了婚之后,才能报销取暖费呢?”

  哈尔滨教育局人士介绍,哈市包括八区十一县目前有中小学教职工8万余人,约一半是女教工,因此,女教工报销取暖费问题,是个大难题。1990年有关文件中曾经规定只有符合“丧偶、离异、军婚、大龄单身”等条件的女教工才可以享受报销取暖费的福利待遇,尽管市政府的新规定已对此作了更改,但许多单位还是按照“老办法”执行。

  据哈尔滨市财政局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说,市级财政对于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的取暖费报销一直是按照政府的有关规定由市里直接拨付,其他中小学的费用是“属地化管理”,由学校所在地的区县级财政支付,而各区县的财政情况差距很大。

  引发“季节性上访”

  哈尔滨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他几乎每天都会接到数个询问有关女教师或教育系统女职工取暖费报销的电话。他介绍:“有的区尤其是城市周边区、县的财政状况不好,因此只给男教师报销取暖费……致使每年一到“供暖”季节,女教师前来上访的数量就增多。”

  黑龙江省妇联妇女权益保护部负责人李维娜告诉记者,在“日常上访”的处理中,女性因取暖费报销中的“男女不平等”问题上访,已成为持续多年的“季节性上访”现象,大约能占到妇联全年接待上访量的10%左右,部分女教师常常因此无法安心教学,还有些人采取极端方式……

  李维娜认为,“报销取暖费以男性为主”,不仅影响了女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女性合法权益的维护,也有损政府形象。不应忽视的是,时下一些女教师为了报销取暖费而“假离婚”,这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李维娜在接待女性上访的时候,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例如,一位女教师和丈夫先办理了“假离婚”,然后让丈夫“离婚不离家”,但是,“丈夫”却要与另一女子结婚。这位女教师最终被“假离婚”游戏所害,失去了丈夫。(记者呼涛)据新华社哈尔滨11月10日电

  离婚这趟水,蹚还是不蹚

  双下岗只给一张上岗证

  油田掀起离婚潮

  今年8月,河北任丘华北石油管理局出台了一份再就业文件,令不少在5年前买断工龄的职工动起了离婚念头,短短6天内竟有近70对华油职工到当地婚姻登记处集中办理离婚手续,而离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能得到一次就业机会。工作与婚姻、生存与羞辱,孰轻孰重?

  见面打招呼:离了吗?

  据了解,从8月12日开始就出现了华油职工办离婚手续的苗头,到15日离婚人达到高潮,当天就有20多对。婚姻登记处的一名职工反映,离婚人数最多的那天,复印机因为过热而“罢工”。为了应急,登记处大厅墙上贴出一张“离婚协议书”样本,以便离婚夫妻按格式填写。

  “以前熟人见面打招呼,都说‘吃饭了吗?’如今,很多人见面都关心地问‘离了吗?’有不少夫妻手拉手,亲亲热热地去办离婚手续,就像去超市购物。”华北油田天门口作业一大队一名下岗职工说,“现在不少人为了上岗都在酝酿离婚。”

  截止到8月18日下午,共有近70对华油职工夫妇来办理过离婚手续,年龄从30多岁到50多岁都有。

  婚姻登记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以前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这些夫妻有心平气和的,有吵吵闹闹的,也有不言不语的,刚开始还以为是凑巧了,谁知道越来越多,而且都是一个单位的。他说:“我们没有权利干涉,但是我们也善意地劝说双方‘感情上没有什么毛病,就相互体谅一下’,华油职工的回答往往是‘我们离婚,双方自愿,你们就别管了’。”

  好心闹出了大麻烦

  之所以出现华北油田职工突击离婚的现象,是因为前不久华北石油管理局有关部门出台的一个促进买断工龄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政策规定:单职工买断工龄的,可以再就业;双职工都买断工龄的,有一方可以再就业;离婚后的下岗职工等同于单职工,可以再就业,但以离婚证为准。

  记者找到了这份标明日期为2005年8月5日的政策文件,其中对“单职工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作出规定,即“主要指配偶为家属以及单身的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对于离异的视同单职工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这里面提到的“有偿解除劳动关系”就是职工们俗称的“买断工龄”。

  华北石油管理局党委办公室主任李海军说,出台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一部分生活有困难的有偿解除劳动关系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改善困难职工尤其是离异职工的生活状况。之所以出现“突击离婚”的事,是因为部分职工对政策中有关“离异”的条款有误解。他说,政策是8月5日出台的,离异的日期当然就在此日期之前。

  然而,一些职工对此说法不以为然。华北油田采油一厂职工党秀娥(化名)是15号和丈夫办的离婚手续,她说:“既然要求是2005年8月5日以前离异的,就应该在文件中特别注明。”

  据了解,2000年华北石油管理局对旗下3万余名职工实行买断工龄,这些职工年龄分布在20多岁至55岁以下的各个年龄段,有的是双职工同时买断;有的是单职工买断,家属没工作。这些职工拿到数额不等的买断补偿金后也就彻底失去了原来的工作。特别是一些年龄稍大的职工,这5年来一直处于待业状态,他们对于上面出台的这项再就业政策非常珍惜。

  生存与屈辱的抉择?

  据华北石油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符合再就业政策的买断工龄职工有近万人,单位给这部分人提供了小区巡逻、交通协管、门卫、环卫绿化、家政服务、停车场管理等公益性和服务性岗位,每天工作4小时,每个月工资423元。正是这420多块钱,使部分职工在“生存“和“屈辱“之间进行抉择。

  记者采访中有群众说,为了423元的月收入,选择了解散原本并没有问题的婚姻,这一方面反映了职工为生活所迫,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社会问题——一些人家庭观念淡薄。

  党秀娥说:“我和丈夫是买断的双职工,我们在感情上并没出现问题,谁都不想走这一步。我们抛弃家庭、抛弃自尊,还不是为了能有个活干?孩子上高中需要用钱啊!”采油一厂住宅小区一名50多岁的下岗男职工说:“离婚不奇怪,是被生活逼的,只要能有活干,我都想离婚。”

  据悉,在这70对突击离婚的华油职工中,有些是一方买断下岗,有的是夫妻双双买断下岗,只能有一方可以上岗,但部分职工为了双方都能再就业,而去办了离婚手续。

  记者采访中也有一些群众反映,离婚后还住在一起,这种“突击离婚”有假离婚之嫌,只是为了再就业才这么做的。也有一些群众说,离婚后双方没了家庭约束,很容易出轨,即使“假离婚“也慢慢会弄假成真。

  社会评论人士指出,大型国有企业承担着政府救济工作,制定政策时要深入调研,宜细不宜粗,不能一拍脑门就上。据新华社电

  盘算多弄点拆迁补偿

  村民排长队离婚分家

  9月中的几天,长春市绿园区西新镇的几个村热闹极了。许多村民家不约而同地闹起“家庭政变”,“分家”的“分家”,“离婚”的“离婚”,办理分户的人把派出所围得水泄不通,这是村民集体上演的一出“苦肉计”!

  分户是为多得补偿

  9月15日中午,派出所大厅、门口挤满了人,有四五十人之多。“上午比这多多了,足足有几百人。”一位村民说。

  村民手里都拿着一张分户申请表,他们都是来办理分户手续的,都等着派出所所长签字。记者与一位大姐聊起来,她的分户申请书上面写着:和丈夫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家中共有房屋四间平分,双方均无异议。一位大叔的分户理由是儿子成家另过,想把户口分开。记者看了10个人的分户申请表,有4张写的原因是“离婚”,理由均是“感情不和”。

  怎么会突然一下子有这么多人来分户呢?原来,大伙听说这里要规划拆迁,他们认为,分了户补偿就多了。

  有房没房都在动心思

  派出所门口,一位中年男子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在自家院子里盖了间房子,也没办手续,马上要规划拆迁了,有房证的才能给补偿。他赶紧来把他和儿子的户口分开,这样才可以办房证。

  也有的居民说,当时盖房子手续齐全。但房证一直没办下来,刚听说能办了,才急着来分户。

  而只有一套房子的人家,则想出了“离婚”和“分家”的“苦肉计”。

  一位村民道出了其中的秘密:离婚是假,想多得补偿是真,钱一到手,他们马上复婚。原来大伙都听说,如果把一家的“房证”分成两个,便会得到更多的补偿,“你看,他们就是两口子,离婚手续都办完了,还整天吃住在一起。”

  一位姓李的大哥则抱着侥幸心理。“我户口还和父母在一起,如果分开后,我就可以申请自己盖个房子,再办个‘房证’,到时我也许能得到补偿。就算办不下来,无非多花8块钱的工本费,反正户口早晚要分开。”

  分户也不能多得补偿

  西新镇派出所所长陈中友说:“三天了,差不多每天都有100多人来分户。”派出所那边忙活着,婚姻登记处这边也没闲着。“平时每天也就十几对办离婚的,这一周猛增了不少,每天都有二三十对,是平时的两三倍。”绿园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的有关人员说。在这些离婚的夫妻中,西新镇的村民占一半以上。

  那么,是不是分了户,分了“房证”,村民真的就能多得补偿了?

  长春市拆迁办的工作人员说,2004年夏天,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就这个问题出台了一个有关拆迁的解释条款,其中规定,2004年7月30日以后再分开的房证,将不再按规定增加补偿。不管是离婚还是分户,都不能多得补偿。(艾丽)

  咱到底离不离呀

  河南省许昌县蒋官池镇梨园村的郭巧焕,因招婿上门、儿子出生分责任田和村组产生矛盾。镇上的干部让郭巧焕与丈夫离婚,离婚后,可以给郭和其儿子分责任田,并让郭与镇、村组和群众代表在处理意见书上签字。郭巧焕违心地和丈夫离了婚。可是,离婚至今已有7年,郭巧焕一家还是没有分到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田。

  “突击式离婚”昭示了什么?

  近日在哈尔滨市一些中小学校里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很多女教职工高高兴兴地拉着自己的丈夫到街道办事处办理离婚手续,有的还在办完离婚手续后一家三口在餐厅大吃一顿,以示庆祝。这些离婚闹剧的背后原因是,一些中小学校规定:“已婚女教职工不能享受报销取暖费的待遇”。所以“不够条件”的已婚女教职工只好拿出了这个对策。

  职工“突击式离婚”应对上边发下来的政策,这并非第一次。今年8月,华北油田的职工就曾刮起了一场大规模离婚风暴,那次是因为企业制定了一个就业政策:夫妻同在一个企业的,只能安排一人上岗,单身职工则全部安排上岗。如出一辙的闹剧无疑是当今社会和谐旋律中的一个刺耳杂音。这些政策无非是想在有限的财力范围和岗位范围内,为职工解决困难。然而,就是这个“动机良好”的政策却导致了南北两地如出一辙的荒唐的现象。

  工作、生存、婚姻,孰轻孰重?毋庸多言。但当人们无力承担沉重的生计压力时,所有冠冕堂皇的言辞都会显得乏力,甚至根本没有可能考虑生存以外的东西。同样,哈尔滨市离婚风暴中的女教师们,如果不是遇到生存的压力,如果不是带有歧视性质的旧观念在捉弄她们,她们会拿区区几百元的取暖费来“买断”自己的婚姻、对抗上边的政策吗?

  哈市女教师为报销取暖费而引起的突击式离婚“风暴”,到底昭示了什么,警示了什么?这才是各级政府最该深思的问题。不论是在福利享受上还是上岗政策上,搞“性别歧视”逼夫妻“离婚”,都是对“人本”理念的一种漠视和误读,是构建和谐社会一道不和谐的“景观”。

  在我们国家,人们对平等和社会正义有着更高的价值追求,无视法律和人权的歧视现象是不能容忍的。应该看到,现实生活中,从经营管理到生活消费,从接受教育到就业录用,歧视文化并未绝迹。消除歧视,已成为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常中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