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卫生部介绍禽流感疫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4)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11:51 中国网

  [CNN记者]:

  我想问的问题是关于艾滋病的。您刚才谈到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解决社会上歧视艾滋病病人的问题。我想问一下,中国政府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那些在学校里对儿童的歧视问题,还有在西方国家都有的一种理念,就是艾滋病病人应该过正常的生活,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另外,您刚才提到因为供血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感染者已经下
降到7万人,这和原来比已经大幅下降。我想问一下关于供血方面,医院怎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而且对于那些因为医院供血感染艾滋病的病人,听说有一些医院对要求赔偿的艾滋病病人进行打击报复,这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2005-11-30 11:00:15)

  [高强]:

  为了消除社会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我们采取了综合治理的措施。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告诉民众艾滋病通过什么渠道可以传播,什么渠道不可以传播,以消除民众恐惧的心理。说到受歧视,可能更多的是处于恐惧。第二,由政府帮助艾滋病患者,安排好他们的生产、生活,使他们和其他健康人一样过上正常的生活。第三,通过加强工作,在刚才我说的制订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中,我们明确规定反对社会歧视,合理地安排艾滋病患者的工作和学习。我感到,最近几年,全社会对艾滋病的恐惧感和歧视感已经大大的减弱。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和艾滋病病人在一起交谈,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生活。胡锦涛主席到医院探望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人握手,温家宝总理到河南的农村艾滋病感染者家里和他们一起过年……我想,对于消除社会的歧视和恐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至于你提到有一些患者是在医院经过输血感染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也确实有,患者在医院输血造成感染。

  (2005-11-30 11:06:26)

  [高强]:

  但是,也有一些在医院输过血以后进入社会若干年才发现感染了艾滋病。会不会还有其他的途径造成艾滋病的感染,这就很难确定。但是,这个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我们应该组织专家认真研究这个问题。要保护我们居民到医院去就医、输血有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要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保护医生的合法权益。谢谢!

  (2005-11-30 11:08:05)

  [法新社记者]:

  高部长,在数字方面,能不能给我们说得更清楚一点,因为最近中国都说有84万艾滋病人,这个数字是准确的吗?这个数字当中能不能分析一下,有多少是因为卖血或者输血感染艾滋病的。刚才你给我们一个数字,7万人输血感染艾滋病,以前的数字是什么?高部长说你们做了调查,这个调查有多广、多全面,是全国性的吗?我昨天采访了几个输血艾滋病感染者,有一个是母亲在1998年输血感染艾滋病的,她不知道,医院没有告诉她血液不干净,她去年发现有艾滋病,她第一个婴儿有艾滋病,而且第二个孩子也有艾滋病。政府没有告诉她,是她自己发病才知道的。没有医院找她,说那年输血的医院有问题,能不能去免费检查一下……没有这样的行动,他们都是自己发现的。我想问一下,政府的调查信息是否准确,会不会更仔细地调查,会不会公开地告诉老百姓,如果在某一年在某个医院输过血,或者血友病的感染者,你们可以用某一个血站提供的产品?会不会有很广泛的调查?另外,这些感染者要求政府能公开让法院接受他们的案例,会不会惩罚一些以前用一些不干净的血的调查?现在有一个报道,说他夫人感染了艾滋病,之后他夫人死了,但是他夫人传给了他,他希望社会上其他的人不再受伤害。

  (2005-11-30 11:09:15)

  [高强]:

  我回答问题的时间会比你提问题的时间短的多。

  (2005-11-30 11:15:19)

  [高强]:

  第一,关于艾滋病疫情的评估结果。我刚才讲了,我们和世卫组织的专家正在进行最后的认证。我也可以告诉大家,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评估的方法也是认同的。现在正在起草正式的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完成以后,我们要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各位记者详细介绍评估的方法、过程和结论。

  (2005-11-30 11:15:43)

  [高强]:

  第二,我们现在制订了艾滋病病毒自愿、免费、保密、检测的政策。

  (2005-11-30 11:16:35)

  [高强]:

  我们鼓励居民到有关机构去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

  (2005-11-30 11:17:15)

  [高强]:

  我们不愿意看到像刚才您介绍的,母亲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又把病毒传给孩子的这种不幸的现象。我们会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深入到一些乡村进行咨询、服务。如果像你说的那种患者和医院出现了纠纷的情况,我们也赞成通过法院来裁决,依照法律公正地处理这个事情。

  (2005-11-30 11:18:34)

  [京华时报记者]:

  我了解到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全球禽流感的疫情预警等级体系,它最高等级是6级,禽流感疫情现在达到3级。我们国家有没有自己的禽流感疫情预警等级体系?如果有的话情况怎么样?现在的等级是多少?

  (2005-11-30 11:20:08)

  [高强]:

  世界卫生组织有6个等级。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是准确阶段,出现了禽类禽流感,还没有传播到人,这是第一、第二等级。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这叫蓝色预警。

  (2005-11-30 11:20:55)

  [高强]:

  第三个等级是发生了禽类向人类的传播,但是,还没有发现人和人的传播。世卫组织把第三阶段定为黄色预警。中国、越南、印尼、泰国、柬埔寨等正处在这个阶段。

  (2005-11-30 11:21:52)

  [高强]:

  第四个阶段就是出现了人和人之间的少量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定为橙色阶段。

  (2005-11-30 11:22:26)

  [高强]:

  第五、第六就是一个大流行的阶段,世卫组织定为红色阶段。

  (2005-11-30 11:22:54)

  [高强]:

  至于中国从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演变,也就是从禽类感染人类,到人类感染人类这个阶段的转变,不取决于我们,而取决于病毒的变异。

  (2005-11-30 11:23:21)

  [高强]:

  而从第四阶段向第五、第六阶段演变,那和政府的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2005-11-30 11:23:55)

  [高强]:

  如果政府工作做的好,能够有效地控制禽流感在人和人的范围里传播,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种红色预警的情况。

  (2005-11-30 11:24:18)

  [高强]:

  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要抢在病毒发生变异,出现人传人的现象之前,做好防控方面的工作。

  (2005-11-30 11:24:52)

  [高强]:

  现在出现个别禽类感染人类的病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出现了人传人的情况,我们又不能有效地控制,那可能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2005-11-30 11:25:30)

  [高强]:

  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要加强疫情的监测,特别要高度地关注会不会出现人和人之间的传播。

  (2005-11-30 11:26:05)

  [高强]:

  加强我们的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2005-11-30 11:26:32)

  [高强]:

  我们要进一步地完善我们的预警预案,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我们特别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加强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究。

  (2005-11-30 11:26:55)

  [高强]:

  现在,中国上海医药集团正在和瑞士的罗氏公司进行谈判,希望通过技术的转让,希望在中国生产达菲。

  (2005-11-30 11:27:26)

  [高强]:

  一旦出现疫情,我们会及时地向社会通报,提醒民众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2005-11-30 11:28:14)

  [高强]:

  我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不担心我们的各级政府在隐瞒疫情。但是,我担心我们基层的医疗防疫人员,由于能力不高,技术条件比较差,不能及时地判断和发现疫情。”

  (2005-11-30 11:28:36)

  [高强]:

  由于禽流感基本上都发生在农村,有的可能还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比较差,技术人员水平也不高。

  (2005-11-30 11:29:42)

  [高强]:

  我们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加强和农业部门的合作,培训和提高专业人员,使他们能够及时地发现和诊断疫情,然后上级派专家,提供技术的帮助,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扩散。

  (2005-11-30 11:30:07)

  [高强]:

  我希望全世界都不要出现橙色预警。但是,一旦出现,我们也会通过各国政府共同的努力和合作,通过各国医务人员的努力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它从澄清预警向红色预警转变。

  谢谢!

  (2005-11-30 11:30:43)

  [主持人]:

  发布会到此结束。

  (2005-11-30 11:31:36)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