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华民族的美德:表面上艰苦朴素背地里花天酒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0:33 东北新闻网

  三呼“万岁”的霸道:商鞅为何被分尸?

  作者:倪生栋

  近来在书店里转悠,总有些眼花缭乱的感觉。一会儿是商战绝招一类的“兵法”,一会儿是教你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一类的传销学:一会儿是孩子必读”….一会儿是家长必
读,好象不读就会成为乞丐,不读就会死人似的。欲翻翻文学一类的书吧,一会儿又说这位自杀了,那个跳楼了。在万般无奈中,只有在历史中散步了。

  

中华民族的美德:表面上艰苦朴素背地里花天酒地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人才云集,虽说你杀我戮,你争我辩,但给后世留下了不少精神财富。公元前361年(周显王8年),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即位。他为了在弱肉强食的现实面前争一席之地,重金网罗天下人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卫国的一个贵族,公孙鞅,又称卫鞅的壮年男子,便成了这重赏之下的勇夫。这也并不奇怪,老百姓盼望着风调雨顺,甚或学些磨豆腐一类,便一很知足了,过去识文断字的想中秀才,秀才又想中举人,进士。贵族想着领兵挂相印,其实都是一种心态。据说卫鞅年青时,心中的偶像便是李悝,吴起一类不安份的人。他现跑道卫国,做了一个类似于国务院总理的秘书一类的小吏。这对持才自傲的他简直是一种折磨,可在这折磨中,他却看清并学会了升官的窍门,即朝中有人才能做官,要是朝中没人,那也的绕来绕去“托”人,被托的人大概就是当今的“托儿”之类。虽然秦寿公招贤纳士是否真心,可吃过这方面亏的卫鞅,还是托了一个和秦寿公关系很好的景监来为自己铺路,当路子铺好后,见了秦寿公就心里有底了,见面就把仁义道德,尧舜禹汤之类地经纶大讲一通,可正当他讲得兴致正浓的时候,秦孝公竟打起哈欠来,根本就不听,既然给人当托,还得当到底,在卫鞅的哀求下,“托儿”还是发挥了作用,寿公答应,过几天再见一面。

  五天后,卫鞅见了秦寿公就说:“我上回说的王道。主公要是不喜欢这个,我有霸道呐。”,一听见“霸道”二字,秦寿公一下子来了精神,高兴地说:“道不是我反对王道,只为了要实行王道,一定得踏踏实实地干他一百年,至少几十年,才能有点成效。我自当太以来,费尽不知多少心机,几次差点被先王杀头,终于熬到今天,才登上王位,我自己年岁也大了,管不了那么多,只要我在朝为王时能立马见效就行,霸道就霸道,谁不是由后人去评说呢?”卫鞅说:“我的霸道当时就能叫秦国强大起来。王道在乎顺着民情,慢慢地教导人民;霸道可不能这样,有时候不能顾着他们的心意,反到会激起他们的造反。人民是什么?只是一群没有见识的男女,得过且过,贪图眼前的好处,看不到以后的幸福。相反,有魄力的国君眼光远大,他的计策是要顾及到将来的后果。一般人就是不懂得这一点。他们日子过的苦,可是已经苦惯了,叫他们改变一下,他们准会反对,实行霸道就得有决心。老百姓喜欢的事情,不一定马上就做;老百姓不喜欢的事情,要做的还得做,他们才能欢天喜地明白过来。”秦孝公给他壮胆似的说,“只要你有好计策。只管用,有我在后边给你撑腰,你就大胆地干吧!”卫鞅终于从一个无名小卒被秦孝公拜为左蔗长,并且还向所有的大臣们说:“打这往后,变法的事全由左蔗长拿主意。谁违抗他,就是违抗我!”

  ( 新浪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