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济南遗体捐献艰难前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5:11 舜网-济南时报

  有人选择以隆重的葬礼来为一生画上句号,但他们却选择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让他人的生命得以延续。

  11月22日,在市红十字会组织的遗体捐献者联谊会成立仪式上,17位捐献者代表郑重承诺:“如果有一天我们离去,我们会让亲人把遗体捐献出来给需要的人!”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我市自1999年开展遗体捐献工作以来,六年时间登记人数仅200多一点,目前仅有9位志愿者实现了自己“身后”的愿望。而以上数字,远未达到我市移植及医学教学的需要。

  这条路很漫长

  2004年4月7日,星期三。这一天对69岁的乔润生来说极不寻常——他终于如愿和老伴一起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

  精神矍铄的乔老先生告诉记者,真正有这个念头还是四年前的事。那时他住在玉函南区,经常用轮椅推着老伴去买菜。每当经过一所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时,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滋味。一次,他看见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站在一束花旁问她妈妈:“妈妈,这花是什么颜色啊?我能摸到它,闻到它的香味。”这一幕深深刺痛了他和老伴。

  “我后来从报纸上得知,一个人的眼角膜可以给四个失明者带来光明。我就想,如果那一天到来,我一定得把遗体捐献出来,哪怕教学用也好。”

  2002年初,乔老先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三个儿女,孩子们马上就急了:“就算签了捐献协议,我们也不会执行。谁能忍心让人在自己父母身上一刀一刀划呢?”

  “人死后,烧成灰,就什么也没了,还不如给社会做最后的贡献。”就这样,他和老伴做了近两年时间的工作,才终于说服了孩子们。

  压力之下的善举

  昨天,记者在泺源大街、文化东路、山大路随机采访了28位市民,其中25人表示“绝对不会捐献遗体”,只有一位大学生表示能够接受父母捐献遗体,但他同时质疑:“怎样才能保证对死者的充分尊重?”

  市红十字会原副秘书长唐辉说,遗体捐献在很多国家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可多数中国人接受不了,“入土为安”的思想根深蒂固。“而且这个工作执行起来太难了!”唐辉告诉记者,有一位50多岁的老人,是某医院的儿科医生。因为她要求捐献遗体,还“劝来”了七八个朋友,不少人就说她“精神不正常”。

  看看那一双双眼睛

  据市红十字会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国需要肾脏移植的患者达300多万,每年还要新增12万人,而每年能够接受手术移植的患者仅有两三千人。

  面对这一窘境,一些医学专家忧心忡忡。山东大学医学院遗体接收中心主任李振平说,目前,各医学院校的教学尸体来源匮乏、频频告急,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由于缺乏人体标本,有的学校退而求其次,干脆靠人体挂图和模型来教学。”李振平说,山东大学医学院由于尸源缺乏,仅能让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做尸体解剖,且每10至12人解剖一具尸体,口腔、护理、预防专业的学生根本没有条件做尸体解剖。而在国外,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都是一两人解剖一具尸体。

  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等待做移植手术的病人太多!”唐辉说,仅1999年我市登记做眼角膜移植手术的病人就有数千人,等待骨髓移植的有350多人,“可当时遗体捐献者却太少太少了!”

  李振平说,一位老工程师在亲眼目睹了自己儿子英年早逝后说:“我一个人捐献遗体,对医学贡献毕竟有限,我多么希望大家都来捐献。”

  我省一位著名的老中医说,遗体是最直接、最真实的教具,疑难杂症患者留下的遗体更具价值。器官和组织捐献是一种极有意义的善举,一个人能帮助这么多人,他或她的生命无疑将在那些人身上得以延续。

  (采写/摄影:见习记者 范俐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