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武汉锻造长江金腰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8:00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陆伟强陈琦芳东方卫视记者全芳华李刚

  武汉江滩,原是武汉大大小小码头的所在地,是“九省通衢”的客货周转中心,也是武汉长江航运的象征。从1873年“永宁”号开航起,武汉长江水运已经历了132年的沧桑。如今,当武汉人在这片世界最长的江滩上与长江和谐相处的同时,也见证着武汉港口整合、航运发展的历史巨变。

  航运发展呼唤核心港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武汉曾经创造了无比辉煌的过去:举世闻名的“汉阳造”风光了一个世纪;“舟楫如织,帆墙蔽日”正是武汉长江航运兴盛时期的真实写照……

  武汉,新世纪的交通也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势头:航空扩建机场,铁路建京广专线和电气化铁路,公路修7条快速通道;城区铺高架轻轨,市内建过江隧道,全市构架华中物流中心……而当我们报道组一行驻足江滩,曾经千帆林立的江面上,在半小时内驶过我们视线的船舶没有超过10艘,而且吨位都在千吨以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湖北长江航运呈现出的与其自然条件不相称的明显滞后态势。在湖北,水路运输只占整个交通的18%,货物周转量不足30%。“两头热,中间冷”成了长江航运的显著特点。

  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立国认为,目前制约长江中游航运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航道不通畅、三峡工程的碍航、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取水的影响、没有核心港口等,其中没有核心港口使得湖北省水陆联运不发达,港口辐射能力有限。

  武汉建中心得天独厚

  近年来,重化工业成为湖北和武汉经济的主导。钢铁、汽车、石化、机械、装备制造产值已占湖北整个GDP的70%。余立国认为,这样的产业结构对长江水系的依赖程度非常大。据悉,湖北省85%以上的煤、96%以上的电煤、85%以上的石油、90%以上的出口集装箱都是通过水路运入或输出。据初步预测,长江中部地区港口吞吐量到2010年将达到2亿吨左右,集装箱量达200万标箱,其中一半将产生在武汉。武汉距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均在1200公里左右,处于铁路和高速公路一日辐射圈内。纵贯南北、东西的铁路大动脉——京广线和沪汉蓉线在这里交汇,京九、焦枝铁路穿境而过,连接南北、东西的京株、大广高速公路也在武汉与长江相交。此外,武汉还是长江水系水运经济管理的行政中心,长航局、长江海事局、公安局、航道局、通信导航局总部均在武汉,我国内河最大的航运企业——长航集团的总部也在武汉。

  世纪蓝图锁定前20年

  2004年初,温家宝总理提出“要高度重视水运,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作用”,湖北省高度重视,计划通过本世纪头20年的努力,实现湖北航运的“航道网络化,船舶标准化,港口机械化,管理信息化”。武汉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石坚刚在北京参加完“武汉航运中心建设规划评审会”,他告诉记者,根据刚刚通过专家评审的武汉航运中心规划,到2015年,武汉港将成为长江中游的集装箱运输枢纽港、大宗货物中转港、外贸货物的主通道。

  湖北省港航管理局的资料显示,按照港口发展规划,武汉中心港将兴起几大板块:阳逻港区形成以集装箱为主体、大宗散货为辅的联运中转港和物流中心;青山港区形成以钢铁、矿石、化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工业港;汉阳港区以集装箱为主体,兼顾煤炭中转;金口港区为新建港区,以件杂货为主。

  配合航运中心建设,武汉还将打造船舶制造中心,扶持武船、青山造船厂、南华船厂的发展,使湖北的造船能力争取进入全国前三,成为中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的船舶制造中心。

  上海港联姻武汉港推进“长江战略”资本纽带牵起江海大港

  一个是东海之滨、长江入海口上的东方大港,一个是九省通衢、衔接长江上游与下游的中部重镇;一方正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一方力图成为华中航运中心。

  2005年6月18日,上海港与武汉港的合作迈出关键一步——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标志着上海港的“长江战略”取得重大突破。

  此次重组,首开国内海港与内河港口联姻之先河。新的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由武汉市国资委、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而成。其中,武汉国资委持有45%的股份,上海港及上港集箱分别持有30%和25%的股份。

  合作之初,曾有人担心,交通受制于人,今后如何发展?但是,武汉港还是亮出了“大武汉”的气魄和胸襟:武汉港基础设施薄弱,亟待开发,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是武汉港突围的必由之路!

  与此同时,上海市港口管理局负责人认为:“光靠上海建不成国际航运中心,必须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加强与内地港口的联动。”控股武汉港后,这个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龙头港就将成为上海港重要的“喂给港”之一。

  在汉阳武汉长江大桥和白沙洲长江大桥之间的杨泗港集装箱码头,我们看到造价达3000多万元的桥吊正在忙碌地吊装待运的集装箱。身兼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和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顾强生告诉我们,沪鄂合资以后,武汉港的集装箱运量,目前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杨泗港区在去年14万标箱的基础上,今年有望超过17万标箱。

  作为新、老武汉港的两任“当家人”,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跃明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反复强调:“这是一次多赢的合作!”“并不是上海到我们这个地方拿走了我们的资源,或者损失了我们的利益,而是通过做大做强武汉港,来支撑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同时,上海港也为武汉港带来了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品牌和市场。”(陆伟强陈琦芳全芳华李刚)

  背景介绍湖北自古水运大省

  “千湖之省”湖北历来是水运大省。绵延近3千公里的长江航运干线湖北段1053公里,占干线航道的三分之一;长江干线25个重要港口中,有9个在湖北。湖北全省共有通航河流229条,其中湖泊16个,水库47个,通航航道292条,航道总里程达8988.19公里,通航里程达8360.71公里,航道里程、通航里程均居全国第六位。

  全省现有县市级以上港口51个,其中长江港口24个,汉江港口13个,武汉、宜昌、荆州、黄石四个港口被交通部列为主要港口。全省港区岸线1394.4公里,码头总延长130.6公里,泊位1994个。全省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为1.7亿吨,港口机械化程度达70%左右。

  航运发展总体设想

  为全面振兴湖北水运,按照湖北航运发展总体设想,湖北航运全面提高航道、船舶、港口水平。

  航道建设方面,重点建设“三主一网一江”,即长江、汉江、两沙运河三条水运主通道和以五级航道为主骨架的江汉平原网以及清江;船舶制造方面,重点加快发展内河大吨位散货船、集装箱船、液货危险品船等船型,实施船舶标准化;港口建设方面,重点建设“四主十九重”,即武汉、宜昌、荆州、黄石四个主要港口,襄樊、宜都等十九个重要港口。最终形成干支联网、水陆联运、船舶先进、渡口达标、港站配套、结构合理的湖北航运体系。

  图为武汉港集装箱码头一角

  图:冯晓瑜

  

武汉锻造长江金腰身
武汉锻造长江金腰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