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校园心理剧祛除孩子“心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9:04 海峡网-厦门日报

  我市这一做法名扬全国,市教育局表示将大力推广

  本报讯 (记者 佘峥)外国语附小五年级的奇奇(化名)前一段时间所经历的痛苦,是很多当过学生的人曾经遇到过的——这位小姑娘沮丧地认为:老师不喜欢她,所以给她“小鞋”穿。

  小姑娘痛苦的源头是课堂上很小的一件事:坐在她后面的同学有事问她,奇奇扭头回答,被老师看到了,不由分说,批评了她。

  这之后,又发生了另一件事,老师纠正了奇奇的一个发音,但是,奇奇不服气,她说,我妈就是这样教我的。

  在课堂冲突发生后,老师推荐学生参加比赛,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奇奇没有上榜。敏感的小姑娘把这几件事情串在一起,认为,这是老师在给她“小鞋”穿,又害怕又担心,她的心情坏到极点。

  奇奇将自己的伤心事通过周记倾吐给班主任杨丽红,杨丽红别出心裁地想到一个解决方法——排一出校园心理剧。

  昨日,这出心理剧作为观摩课,在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演,它“复制”了事情的全过程,当事人奇奇也现身剧中,只不过她扮演的是老师,而不是她自己。

  这一在别人看来的细小改变其实很重要,杨丽红说,这能帮助孩子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果真,通过扮演老师,奇奇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她不再认为她在这件事上是毫无瑕疵的,奇奇最终得到了“解脱”——当事的老师说,她早就忘记了她们之间的不愉快。

  然而,这并不仅仅为一个人的演出,在奇奇惊惶失措地认为自己得罪老师时,台下坐着的同伴也看到自己在处理师生微妙关系上的痛苦,他们被允许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倾诉说,当他认为自己“得罪”老师时,他会紧张得“喘不过气”。

  点评人黄珠红老师说,观看的老师也受到教育,他们不曾想到,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决定能给孩子造成这么大的心理负担。

  这就是日前风靡我市校园的校园心理剧以及它的魅力所在。昨日的会议说,厦门市通过校园心理剧来祛除孩子的“心病”,在全国已经很有名了,在今年举行的全国比赛中,该校园心理剧还获得了二等奖。

  双十中学的心理教师张颉说,心理剧的优势在于它比较“安全”——它不涉及自己,学生们只是在演戏,并不需要强迫自己向老师叙说一些难以启齿的事。

  市教育局副局长许十方说,我市今后将大力推广和普及校园心理剧,还计划在明年举行比赛。(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