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解密“博导”落聘内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9:20 新文化报 | |||||||||
所谓“博导”,全称是博士生指导教师或者是博士生导师。经过半年多的酝酿,11月初,吉林大学打破了“博导”终生制,按照理工农医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制定选聘标准,经过层层选聘,最后45名“博导”下岗。这个举措在国内高校首开先河。新闻提示 吉林大学45名博导落聘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一向在人们观念中非常神圣的“博导”竟然也要“竞聘上岗”?吉林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吃这个“螃蟹”,昨天,吉林大学副校长、研究生学院院长裘式纶等知情人士透露了此次博导竞聘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内幕。
“博导”竞聘·初衷 淡化“博导”这个职业 “挤公共汽车时,上了公共汽车的人不希望别人上来,害怕太挤,更不希望自己被挤下去,怕被人笑话!”提起改革的原因,裘式纶副校长给记者讲了个形象的故事,其实在国外没有“博导”的说法,而教育部也多次要求淡化博士生导师这个概念,不要搞“终身制”,强调这是一个岗位,而不是层次,这是改革的一个原因。 另外,中国每年有5万名左右新增博士生,数量在全世界也数一数二,可以满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需要,这不仅要求博导要有创新思想,而且还要保证培养出博士生的质量,合并前吉林大学6所高校各自制定的博导标准不尽相同。合校5年多来,磨合期基本结束,应有一个统一标准。同时,不排除个别博导由于利益驱使而让工作侧重点偏离了指导博士生进行科研,所以这也是改革的一方面原因。 “博导”竞聘·程序 评审人员绝对保密 博士生指导教师选聘工作从今年4月启动,至11月初公布,历时半年左右。 首先是学校发出通知,凡担任过博士生指导教师和新申请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都有资格进行个人申报、填表,由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推荐,包括核对后对申请者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之后由选聘博士生指导教师工作小组(包括研究生院、科技处、社科处、教务处、人事处等有关部门)对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对选聘资格、年龄、学历、要求的科研项目数等进行复核,通过的选聘人员就可进入外审阶段。 外审是选聘的关键阶段,吉林大学为确保选聘的绝对“真空”化,邀请除东北三省之外的全国范围内各学科突出院校的国内专家进行评审,包括北大、南大等共30多所院校的国内学科带头人,对150多个学科进行评议。对于某学科选聘资料最终被送至国内哪所院校哪个专家处都绝对保密。 然后再到学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推荐,最后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在网上发布选聘结果。 “博导”竞聘·提问 下课原因各有不同 导致45名博导“下课”的原因有很多,裘副校长总结一种情况是有的博导最初填表不够重视,一些科研项目、课题与研究成果没填全,这样在审查的时候就被筛出局了;还有一些博导由于惰性,近几年没有突出的科研成果而忙于其他事情;而一些博导由于年龄偏大将要退休,不能保证完整地将新一届博士生带到毕业;还有就是个别导师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近几年的科研相对停滞,没能达到选聘要求水平。 “博导”竞聘·阻碍 匿名信收到不少 吉林大学全校原有800多名博士生导师,而本次选聘中最后被聘用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有737人,筛掉了不符合要求的45位博导之外,另外考虑到一些具有突出贡献、杰出科研成果的老博导,吉林大学采取直聘方式,保证了资深专家科研成果和科研技术不流失。 另外,选聘实行的同时,吉林大学还专门设立了“申诉”办公室,如果选聘人对选聘过程有异议都可提出。尽管选聘制度考虑得如此完备,但裘副院长表示,选聘在实施的时候也面临着一些压力,常常能收到一些匿名信、实名信对选聘提出反对意见,匿名信查不到,而实名信就一定要找到当事人,然后了解其真实的想法。 45位博导“下课”,难道就没有人有意见、求情的吗?“有是有,但不多,有的由于科研项目不够,或者科研资金短缺,硬性条件不达标和我们说了也没用,只能从自身找问题。但至今没有颠覆性意见的提出。”裘副校长表示。 “博导”竞聘·余音 落聘者震惊 博士生赞成
“结果公布时,一下就承受不住了,都当了十来年的‘博导’了,瞬间就成了过去,这段时间我也在思考,工科与文科不同,平时能做的课题很少,这部分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年轻导师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压力,还需要一段时间调整吧。”这是吉林大学一位落选的博士生导师对记者说的话。 遭遇下课的“博导”在压力中追悔莫及,也为选聘上的博导敲响了警钟,“这次选聘给我们带来很大震撼,感受最大的就是压力,一方面是科研课题、科研成果上的压力大了,因为你不专心致力于此就很有可能在下一次的选聘中被淘汰,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吉大的刘博士认为选聘不是单一的问题,“从开始的评(职称)、聘分离就可看出考核、聘用体系在逐步完善,你只有职称而达不到聘用标准仍不会被选用,选聘的方式严格要求了博导要以学术为本,对教学进行了考核,我们博士生也希望有一个专注学术的导师,致力于带领我们研究课题,所以总的来说我还是对选聘持赞成态度。”本报记者 孙淼《45名博导落聘轰动吉大》后续(新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