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环境友好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生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9:56 中国环境报

  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论述,醒目地出现在第六部分的大标题中。面对这个对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有着重要影响的文件,我们不难掂量其中的份量。

  相对于“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一词更早地出现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文件中,并引起了公众、政府、学界和传媒的极大关注。而这一次,中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作为治国方略写进党中央文件,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什么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及循环经济等概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求、现实基础、现实可能性是什么?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全面客观地分析过去几十年中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种种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代价。但我们必须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只有理性地把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得到统一,认识产生飞跃,力量得到聚积,从而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客观必然性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准确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主动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大决策,既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又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创新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要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浏览从1953年开始制定的十个“五年计划”及其完成情况。“六五计划”对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力降低物质消耗特别是能源消耗,使生产资料的生产同消费资料的生产大体协调”。“加强环境保护,制止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发展”。之后,本着“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原则,中国经济社会开始了20年持续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五”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8.8%左右,五年累计约增长67%。人均GDP由2000年的856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约1380美元。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2000年的4393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1342亿元,增长1.58倍。

  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新华社10月18日发表题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该终结了》的评论员文章指出,“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我国重要资源的产出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但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石油为7.4%、原煤为31%、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指出,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生态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问题突出,森林生态功能不足,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已在20多年里集中出现,中国的环境问题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未来5~15年,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环境资源将面临更大压力。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契合了国际上先进的发展理念

  1972年6月5~16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拉开了人类积极应对环境危机的帷幕。会议提出,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环境的庄严责任。

  经过3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造成的,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化,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也开始逐步形成。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200多处提及包含环境友好含义的“无害环境的”(Environmentally sound)概念,并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Environmentally friendly)理念。随后,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得到大力提倡和开发。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又提出实行环境友好土地利用和环境友好流域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城市,发展环境友好农业、环境友好建筑业等。

  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会议通过的“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多次提及环境友好材料、产品与服务等概念。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中国的环境和发展问题,既是13亿人民的福祉所在,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必然选择

  1973年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1983年12月31日,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1989年5月,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要加强制度建设,深化环境监管,向环境污染宣战,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1996年7月,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保护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2002年1月8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这项工作。

  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将中国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发生的变化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从基本国策到国家战略。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就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90年代,又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基本发展战略。二是从污染控制到生态建设。70年代初期,中国的环境保护从污染治理起步,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环境保护的重心仍然是污染控制。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灾之后,中国政府提出了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三是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国家从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等目标出发,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大力限制资源消耗大、污染重、技术落后产业的发展。四是从点源治理到流域和区域环境治理。国家实施了“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工程”,采取综合性措施,治理重点流域和区域的环境污染。五是从以行政命令为主导的环境管理到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导的环境管理。国家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提高了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强化了执法力度,公众也开始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环境权益。

  总的来看,中国政府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现实可能性

  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中国近年来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所做的种种努力,探索出了一些有效途径;中国民主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追求人地和谐与可持续的民族心理,可以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2005年3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根本途径,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将其写入“建议”中。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教授王维平认为,党中央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步,也是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成熟的表现。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2003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过去20多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更加有效地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预计,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5万亿元,“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8.8%;2005年中国财政收入将达3万亿元左右,比2000年增长1.3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五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据国家环保总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周建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投入也在逐步增加。“七五”期间共投资476.42亿元,“十五”期间的环境保护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在环境保护投资总量不断上升的同时,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例也逐渐升高,1999年首次突破1.0%,2004年环境保护投资占到当年全国GDP的1.4%。经初步测算,“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预计达到1375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6%。

  ●中国近年来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所做的种种努力,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探索出了有效的途径

  1997年,张家港、大连等6个城市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志着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自1995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县)、环境优美乡镇、环境友好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目前,我国已建立了9个生态省、528个生态示范区、79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50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或城区、17个各种类型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32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488所国家级“绿色学校”和2300个省市级“绿色社区”。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十五”期间,在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约8.8%的情况下,我国工业产品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统计表明,2004年我国单位GDP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排放量分别比2000年下降了58%、72%、46%、55%和43%;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14.8%。值得一提的是,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显著增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研究员认为,通过生态规划、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强有力的生态系统,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入手,调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促进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

  ●民主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始实施,第一次将环境影响评价从单纯的建设项目扩展到各类发展规划,为从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了法律保障。这部法律更加突出公众的作用。同时,通过实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制度,便于将环境影响评价落实到规划执行和建设项目运行的整个过程中。

  环境保护领域制度的完善,得益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整体进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不久前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近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不断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据北京大学法学院汪劲教授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制定了26部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律,涉及到资源循环利用、能源节约、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随着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等一系列环境管理制度的确立,政府的环境管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所有这些,都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环境管理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追求人地和谐与可持续的民族心理,可以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回顾历史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可归纳为三种:人制于天、人定胜天、天人合一。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体系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崇尚“天人合一”的学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就是这种观念的早期体现。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人若处世不当,天就会降下灾异,而灾异本身却是人事不当造成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等,都是中国古代朴素环境文化的体现。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马中教授认为,与欧美国家高消耗、重享受的消费习惯相比,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了浓厚的注重长期和可持续的民族心理,私人决策的费用效益分析更多地建立在长期、理性和科学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将传统文化中这些积极因素导入企业生产、居民消费和政府公共决策领域,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是原有环保概念的简单重复

  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分别是可持续发展对人类占用环境和使用资源方式的科学要求,二者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循环经济则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的社会理想。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永续利用、环境自我更新的基础上。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一是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二是着力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三是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四是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制约与环境压力的重要出路之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载体之一。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主编的《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按照我国学术届多数人的理解,给循环经济下了一个初步定义,即:循环经济是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资源与环境效率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以市场机制为推动力,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上可行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处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交叉地带,其出发点是有效利用资源和避免破坏环境,前提条件是经济上具有可行性,也就是说,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的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与资源节约型社会不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主要是源于长期发展不当和发展不足引发的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以及社会各界对国家环境安全的担忧。

  解振华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核心问题是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广泛开展全民环境教育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核心问题是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

  受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和消费迅速升级等因素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仍将不得不面对巨大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

  刚刚结束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十一五”时期,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制度建设

  有关专家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全面的政绩考核制度,将环境质量变化和环境保护工作进展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激励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并以这个体系全面评价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在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和科学评价,从源头和过程控制大面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依法明确公众的环境权益,加强和改善环境信息披露,推动环境决策民主化,开展环境公益诉讼。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技术支撑体系,重点发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再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等6类技术。

  替代技术,即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压力;减量技术,即选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的工艺路线来达到既定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即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再资源化技术,即把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就是从系统工程的原理出发,通过资源、能源工业代谢分析,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优化配置,指导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共生链接技术,是指通过构建产品组合、产业组合,实现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共生所需要开发的链接技术。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广泛开展全民环境教育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我国公众具备了一定的环境意识,但距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在中国全民环境教育试点省黑龙江省环保局局长李维祥告诉记者,之所以积极推动全民环境教育,主要是因为环境教育基础较为薄弱,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匮乏,环境知识传播渠道不畅,舆论氛围不浓;部分领导干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在决策中忽视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一些企业经营者只顾经济效益,逃避环境责任。若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必须积极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提高社会环境意识,使科学发展观变成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应该尽早制订全民环境教育专项规划,明确机构设置、能力建设、资金来源等保障措施,创新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并在适当的时候出台《全民环境教育法》,让全民环境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未来实施“十一五”规划的五年,中华民族必将在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的道路上创造出新的奇迹。

  随着伟大的中国人民对过去几十年发展历程的理性审视与深刻检讨,随着全球应对人口资源环境挑战、推进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自由、高效运转的政治经济体制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美好理想必将成为13亿中国人心中一颗饱满的种子,在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的国土上,伸展根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