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年城乡收入差距或达3.3:1 将是历史最高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14:06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3.3:1,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的话,2020年按照预计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4:1。这是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11月26日至29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透露的。

  据悉,今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之比,已经达到3.225:1,而2003年和2004年的数字分别为3.23:1和3.209:1。

  如果今年全年数据达到3.3:1,这将是改革开放历史上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名义上的最高值。此反映出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特别是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可能在持续扩大。

  在本次会议上,来自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等相关部门人士透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措施,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制定之中。而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做法,主要依靠农民本身,辅以工业、城市、国家财力的支持,建立好调动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积极性投入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将是重要的课题。

  正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会讨论涉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新农村建设等相关问题。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李实教授指出,考虑到城镇居民存在各种补贴的货币收入、非货币因素(如实物)因素,实际的城乡收入差距要比公布的数据要高得多。不过李实认为,2005年全年的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比2004年少。主要的原因是,第四季度农民的收入将有较大增长。

  李实参与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2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报告认为,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3倍。

  从整体上看,城乡收入差距(反映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比),自从1978年以来处于一直上升的态势。如从1978年迄今,除1990年、2004年个别年份,城乡收入差距短期比上年减少外,一直呈上升态势。

  导致城乡收入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要小的多。比如,1979年~2003年(平均),2002年,2003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2.6%、4.6%、5.9%,分别低于城镇居民1.1、7.9、4.4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官员赵增表示,农村向城市表现出土地、资金、补贴、农产品增值的4大“抽水”功能,导致农村发展落后,农民增收缓慢。比如2003年全国6700多个开发区,平均每个县有3个开发区,将农民最好的地拿走。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农产品增值被城市拿走。中央对农村的各种补贴也被层层分流,到基层的很少。再就是四大国有银行的金融“抽水”。

  河南省汝南县吕方举例说,全县28亿元的存款,实际上能用到县里的连1个亿都不到,农民存的钱几乎全部用于非农村建设了。

  新农村建设创造契机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遏制城乡收入差距发展差距拉大趋势的一个重要举措。”郑新立在会上说。

  赵增表示,促进农村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思想是,加快激活农村的土地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尽快完善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省政府管县,减少管理层次。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则表示,韩国的新农村建设很有借鉴意义。“新农村建设投入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农民自己通过发展经济,建立现代农业,增加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积累。”

  韩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展新村运动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维持在1比0.8到0.9,2004年韩国人均GDP1.4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是1比0.94。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的人士指出,新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多项政策,正处于加快制定之中。将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和投资,由过去的城市转向农村倾斜,实行免书本费、学费的义务教育,农业生产的“三免三补”(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将在全国推广。

  财政部已提出“让公共财政照耀农村”的新理念,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多渠道、多种方式着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等支持力度,积极出台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有关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1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透露,中国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学杂费。他说,当前中国教育的三大任务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来源:中国经济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