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变文化资源大市为文化产业强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07:19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记者张小川左中甫) 在“十一五”期间,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实现目标翻番,同时把南京建成文化产业强市、全国文化产业基地,确保文化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这是全市宣传系统2006年工作务虚会形成的共识。

  11月29日至12月1日,务虚会在江宁召开。针对南京文化产业发展不足,会议提出,文化建设要由只抓文化事业向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并重转变;由重视体制内文化单位向体制
内外文化单位并重;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转变。会前,市委副书记缪合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皓,副市长许慧玲率部分与会干部专程赴上海、杭州,学习考察了两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会议还特邀了9家体制外文化企业代表。会上,与会人员学习了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所作的《关于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若干思考》报告。通过考察、学习、对比,大家在交流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在思想碰撞中提出了发展南京文化产业的对策和思路。

  会议认为,近年来,南京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产业,但和沪、杭等市相比,和文化名城的地位相比,和老百姓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认识缺位、投入不足、规划滞后、体制分割、人才匮乏等方面,尤其是“重经轻文、重事业轻产业、重体制内轻体制外”的老观念仍然存在,文化大家不多、策划人才匮乏、经纪人才严重不足。

  文化是经济的助推器和增长点,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标志。加强文化建设,是坚持“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发展都市经济的重要途径,是应对WTO挑战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南京比较优势的战略选择。叶皓指出,“南京”二字,本身就是悠久历史文化和深厚人文底蕴的代名词。“错过一个年代,就是错过一个时代”,宣传文化系统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树立时不我待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把发展文化产业当作全市宣传文化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认真学习文化产业知识,努力提高领导文化工作的能力。提高学习能力,解决能力危机和本领恐慌问题;提高规划能力,使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城市建设、城市经济、旅游和文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策划能力,通过专业化、企业化、市场化手段来策划活动、宣传、品牌和资源开发;提高政策能力,酝酿出台有利于吸引民资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文化产品出口、动漫产业和文化产业园发展的优惠政策,文化企业改革和文化基金政策,高雅艺术补贴和扶持文化人才、文化精品政策,形成地方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提高运作能力,通过加强领导、分解任务、制定发展规划,尽快形成全市合理的文化产业园布局;提高服务能力,从政策、资金、咨询、协调到信息、宣传、中介,全方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明年,我市将举办第二届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其主题将围绕“城市与文化产业”展开。叶皓提出,要搭好名城会舞台,唱好发展文化产业大戏。要突出产业主题,为推进我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造势;精心做好策划,办出南京特色和国际水准;尝试产业化运作,使名城会本身成为文化产业的实践载体;同时,要全市发动、全民参与,把名城会作为继十运会后再次提升南京城市发展水平的契机。叶皓要求扎实推进文化创业园、文化市场、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休闲景区、文化场馆、文化演艺街区、文化主题公园等十大文化载体的建设,把发展文化产业落在实处。

  今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对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已经作出了鼓励和支持的明确规定,发达地区的经验也证明非公经济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针对体制外文化企业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叶皓着重强调,要解放思想,克服思维定势,强化配套服务措施,通过定指标、定考核、定责任,大力发展体制外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我市文化企业品牌,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飞跃。

  挖掘南京人才资源优势,构筑文化人才高地。叶皓指出,市场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南京每万人中大学生比例名列全国之冠,当务之急就是充分挖掘人才资源,把人才优势转化为文化人才优势、文化产业优势,构建全国的文化人才高地。

  副市长许慧玲出席会议并讲话。她说,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城市文化发展水平的自身需要,因此,一定要认清形势,形成共识,进一步增强发展文化产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抓规划,推动文化产业上新水平;抓改革,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活力;抓品牌,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竞争力;抓载体,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环境。 (编辑涵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