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媒体追忆胡耀邦新民主主义革命奋斗经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10:4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2日电 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求是》杂志刊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李景田的文章,追述了胡耀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经历和突出贡献,指出,胡耀邦深深地热爱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党和人民也深深地热爱他。

  文章说,胡耀邦青少年时期就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英勇战士。1915年11月20日,胡耀邦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中和乡苍坊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在中
国社会风云激荡的年代,他受家乡农民运动和学校老师进步思想的影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很早就参加了革命活动。1929年冬,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他树立起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始终不渝地为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战斗。他积极投身于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烽火,驰骋于解放战争的疆场。他身上一直留有长征途中敌机轰炸留下的弹片。无论在什么样的复杂环境和困难条件下,他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忠诚从来没有改变,信念从来没有动摇。1945年,胡耀邦出席中国共产党七大。1949年,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讨论《共同纲领》。

  胡耀邦在革命战争年代是著名的“红小鬼”,参加革命后多年从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少年工作,为党的青年工作贡献了力量。从1930年到1934年,胡耀邦先后任乡团支部书记、团区委委员,少共湘东南特委技术书记,湘赣省儿童局副书记,少共中央局儿童局刊物编辑,中央苏区反帝拥苏总同盟宣传部部长兼青年部部长,少共中央局秘书长等职,积极动员广大青少年参加和支援革命斗争,为根据地团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长征途中,他在三军团政治部做民运工作和青年工作。到达陕北后,从1935年11月至1937年初,先后担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根据党中央的要求,适应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形势的变化,参与对共青团组织的改造,致力于动员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工作岗位转换,但仍先后担任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候补执行委员、常委。这些经历使他在青少年工作岗位上得到了锻炼,发挥了聪明才智,不仅推动了当时的革命斗争,也为他在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团中央工作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胡耀邦主要从事军队的政治工作,为人民军队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政治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到陕北后不久,胡耀邦就参加东征战役,负责政治宣传、后勤给养和群众工作,因工作出色受到了毛泽东的赞扬。1937年5月,胡耀邦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任一队党支部书记。毕业后,留校任抗大政治部副主任兼一大队政委,曾创办抗大校刊《思想战线》。1939年5月,经毛泽东提名,胡耀邦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代行部长工作,随后又任组织部部长至1946年。其间,还曾兼任后勤政治部主任、军委直属机关军政部主任。作为年仅20多岁的总政组织部长,他勇挑重担,专心致志地从事军队干部的选派、调动、提拔工作,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特别强调要加强军队党的建设。

  抗日战争胜利后,胡耀邦主动请求到前方工作,先后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代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四、第三纵队政委,华北军区第一兵团、中央军委直属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领导了大同、张家口、

石家庄、太原、宝鸡等战役。1949年冬又率部向大西南进军。在这一时期,胡耀邦坚持用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武装广大指战员,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发挥了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说,胡耀邦是勤于学习的模范。他利用一切机会,认真阅读钻研马列主义著作和毛泽东的著作,并善于融会贯通,紧密结合中国国情,深入思考和研究现实问题,用以指导工作实际。他还广泛阅读其他革命书刊,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浏览中外古典文学名著,增长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才干。他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善于从全局出发,对实际工作进行理论思考,发表了很多有见地的文章、报告。胡耀邦这种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周围的学习、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是他重要的品格和特点之一,也是他不断成长进步的原因之一。

  胡耀邦忠于党、忠于人民,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党性原则,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顾全大局,作风民主,能够听取不同意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他富有革命热情和进取精神,勇于实践,敢于开拓,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和解决复杂问题。他严守纪律,谦虚谨慎,艰苦朴素,为政清廉,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