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化是制度之母 从胡适的婚姻谈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17:40 华人世界

  文/赵晓

  为什么中国是“集体主义”(也有人称之“伪集体主义文化”)文化,美国是个人主义文化?不久前,我一位好友,耶鲁大学商学院的陈志武教授介绍了他的一个最新研究观点。在他看来,美国金融制度发达,个人从借贷到养老均可以依赖于外部正规金融,因此美国人无须依赖他人,由此促成了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的形成。而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一套正规
的可供借贷和养老的外部金融制度,家庭和宗族事实上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非正规金融系统”,所以中国文化更加注重家族和集体。

  我将陈志武的这一观点归结为“金融决定文化论”。志武是当今华人经济学家中的佼佼者,与他的老乡杨小凯颇有几分想象:才华横溢、精力充沛、善良正直、关心国事。我跟他很是有点臭味相投。志武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但还不能完全说服我。于是我连发数问:在美国的金融制度未成形之前,美国文化是否与今日有大不同?如果没有不同,如何断定是金融影响了文化,能不能反过来说是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影响了美国金融制度的发展?

  上述问题当然都是可以作皇皇论文的题目,而席间的片刻之谈无法一究表里。这里,我想以随笔的方式作些漫谈。

  我的一个基本判断就是:文化乃制度之母。并没有一种制度可以完全地外在于人类的文化,同样的外部正规制度,对于具有不同文化内核的人来说,其含义往往大不相同,人的行为选择也会大不同。因此,不是制度决定文化,而是制度和文化互为决定,而有的时候,文化甚至具有更大的决定性。

  近读《胡适图传》(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颇有启发。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我想先从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名人胡适先生的婚姻故事谈起。

  书中第六篇“爱情的位置”详细地记载了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经历。很显然,胡适的婚姻是旧中国"包办婚姻"的典型。胡适十三岁时,由母亲作主,与一位缠了脚的文盲村姑江冬秀订婚,而双方连面都没有见过。在将要结婚的那一年,胡适到了江冬秀的村庄,本想求见未婚妻一面,却被江家婉拒、致使胡适虽然走进了江冬秀的闺房不见伊人的踪影。所以,胡适是在27岁回故里完婚,于洞房花烛夜时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终身伴侣的真容的。

  这样的“包办婚姻”当然不能被现代人所接受,也无法理解。其最大弊端,借用经济学的分析,一是信息高度不对称,由此导致错误的婚配结果。想一想,双方连面都没见过,更别说了解对方的性情、气质、志向了,居然就这样硬生生地拴在了一起,“误配”的可能性该有多大!二是旧式的婚姻市场是一个缺乏自由竞争的市场,由于缺乏竞争,也就没有挑选、比较、讨价还价以及磨合的过程,因此,效率肯定也是差的。在没有竞争的状态下,一个人如何才能找到自己最满意的伴侣、如何才能知道对方就是自己最满意的伴侣呢!?

  令人生疑的是,在胡适的时代,这两种婚姻制度已经展开激烈竞争,论情形胡适完全可以选择自由婚姻制度。事实上,以胡适美国博士的学历背景、27岁北大教授的社会身价,胡乱要求自由婚姻不仅普天下皆可以理解,而且亦是手到擒来的容易事,基本上只要他愿意做出这样的选择,相信没有任何人或者力量能够阻挡(想一想郭沫若的婚史!)。

  但胡适仍然选择了与江冬秀白头到老。那么,胡适是那种坐怀不乱如柳下惠之君吗?非也!书中披露,胡适也曾有过心猿意马的时候。比如,在美留学时他曾钟情于美国的韦莲司女士(Edith Clifford Williams),回国当了教授后,他一度尝试过“婚外恋”。但所有这些,在他的生命长河中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最终他还还是没有越雷池一步,更没有发动一场所谓的“家庭革命”来结束“万恶的包办婚姻”。可以说,胡适完全从内心里顺从了旧式中国主流的婚姻制度,不想也不愿作任何抗争的结果,才有完全的旧式婚姻的结果。

  胡适既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又是旧道德的楷模,既是旧伦理的践行者,又是新思想的发韧者。为什么胡适会有如此矛盾的一生,尤其是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如此安排?显然,胡适在婚姻行为上的选择与当时的外在制度无直接关系。因为,一者,美国的婚姻制度是完全的自由婚姻制度,胡适曾身居美国,他要在美国自由结婚,没有人阻挡,也没有人能够阻挡。事实上,就算他想留在美国也不是困难的事情,这样,他就可以一举享受包括美国发达的金融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就像现代很多留学生尤其是女生不回来一样),但他却没有作出留在美国的选择。二者,胡适即便回了中国,以当时中国的情况,自由婚姻制度和旧式包办婚姻制度已经并行并展开激烈的竞争,而胡适身边的新潮派人士陈独透、李大钊等等都是积极提倡婚姻自由的激先锋,胡适回国时并未完婚,他要悔婚易如反掌,中国的正规婚姻制度不足以构成阻拦的充足条件。

  这样来看,胡适与江冬秀最终结成连理并白头到老,表面上看,他的行为选择似乎与一般经济学的理解是相违背的。因为,经济学对于婚姻和家庭的一般理解,是说婚姻和家庭是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人们会考虑相关的制度,并根据自身效用最大化来选择自己的婚姻。其极端的理解,借用志武教授的"金融决定文化论",甚至可以认为不同的外部制度可以完全决定人们的婚姻选择。

  但往深里追究,则胡适的行为不仅可以理解,亦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只不过,理解胡适的行为,不在于是否"理性",而在于其必须理解其理念;不在于外部制度的决定,而在于其内心制度的独特性;不在于正规规则的作用,而在于看到非正规规则威力。

  让我们揭开胡适婚姻的文化之谜。书中记载,胡适三岁多丧父,为母亲一手养大。他的母亲在18岁上嫁给50的胡适的父亲,后胡适父亲战死,她在青春妙龄23岁即告守寡。为平衡自己内心中的痛苦,胡适母亲在望子成龙这一点上比一般父母更加心切。胡适年仅三岁四个月,她便让胡适去上私塾,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四书五经的教育,并比一般人管教远为严厉。其中,中国文化中对胡适影响至深的,是胡适母亲自小让胡适熟背的胡适父亲亲自撰写的四言韵文《学为人诗》。

  “为人之道,在率其性。子臣弟友、循理之正。谨乎庸言,勉乎庸行,以学为人,以期作圣。凡为人子,以孝为职,善体亲心,能竭其力。守身为大,辱亲是戚,战战兢兢,渊冰日惕……夫妇定位、室家之成,诗嘉静好,易卜利贞。闺门有礼,寡妻以刑,是谓教化,自家而行……”

  书中陈述,胡适的一生,一直便都在念这部“四字经”。其为学做人无不是在实践其父留下的这一将理学精神贯注其中的"新儒学"伦理。即使是胡适倡导的看上去惊世骇俗的"新文化"运动,很大程度上亦不过是胡适对这种伦理文化的重新认识与变更而已——表面上是对一场轰轰烈烈的对旧文化的解构,实际上仍带有旧的儒家文化的许多特点。而表现之一,恰恰就是当胡适在理性上提倡“自由”、“民主”、“问题”等意识时,他在理念上和实践上却解不开小时候被植入于心灵那些纽扣。

  我们看到,当胡适已经身处大上海,第一次反思自己的婚事,同时也关注中国人的婚姻时,他写下的《婚姻篇》得出的主张的却是儿女婚姻应由父母做主,理由则是父母最疼爱孩子,最了解孩子。胡适在美最初4年,他对美国式的自由恋爱、婚姻及家庭生活方式在观念上亦公开表示了排斥、批判。他专门撰写《我国女子地位高于西方女子》以及《演说吾国婚制》等文,为中国旧婚制辩护、抨击西方的自由婚恋,坚信中国的婚姻制度更有利于女性的尊严:

  “吾国顾全女子廉耻名节,不令以婚姻之事自累,皆由父母主之……女子无须以婚姻之故自献其身于社会交际之中,仆仆焉自求其偶,所以重女子之人格也。西方则不然,女子长成即以求偶为事……其能取悦于男子,或能以术驱男子入其毂中者乃先得偶。其木强朴讷,或不甘自辱以媚人者,乃终其身不字为老女。是故,堕女子之人格者,驱之使自献其身以取男子之欢心者,西方婚姻自由之罪也。”

  我不知读者朋友看过这一段后会作何感想。我可是服了胡适之先生了!我想,从这段文字,无论如何难以想像它竟出自于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提倡“个性解放”、易卜生主义、“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胡适之先生之手吧!

  旧式婚姻被批评最多的是夫妻间没有爱情,而按照当今主流的说法,没有爱情的婚姻是没有道德的婚姻。但胡适之先生却“精辟”地论证了中国的旧式婚姻“往往能长成真实的爱情”:

  “中国婚姻之爱情是名分所造的(duty made)。订婚之后,女子对未婚夫自有特殊柔情。故偶闻人提及其人之名,伊必面赤害羞;闻人道其行事,伊必倾耳窃听,闻其有不幸事,则伊必为之悲伤;闻其得意,则必为之称喜。男子对未婚妻亦然。及结婚时,夫妻皆知其相爱之义务,故往往能互相体恤,互相体贴,以求相爱。向之基于想象根于名分者,今为实际之需要,亦往往能长成为真实之爱情。”

  可以想像,对于胡适这样受中国文化根深蒂固影响,内心中坚信中国式婚姻有更多优点的人,管你什么自由婚姻制度,以及社会制度、金融制度,他必定奉行的乃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罢”的“自由选择”!在这里,外在的制度与胡适关系并不大,真正强大的是他的内心文化基因浇奠而成的制度。而外在制度有的时候在强大的文化心理的构成面前简直就是不堪一击。

  造就胡适心灵结构的并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恰恰是他自小所受到的中国旧伦理教育。影响胡适婚姻行为选择的,也不是外在的显性制度,而是隐没于他心灵中的理念和行为准则,不是正规的婚姻制度(无论中国美国),而是一套沉淀在他心中的由来已久的文化、习俗、理念等非正规制度。

  由此演化出胡适毕生的政治、生活二重性准则,这就是他在《"容忍造就"与"各行其是"》一文中所说的"吾于家庭之事,则从东方人,于社会国家政治之见解,则从西方人",也是胡适在婚姻上能够始终如一的秘密所在了。

  从胡适婚姻的例子,我们可以领悟到的一点就是,制度并不仅仅就是外在的、显性的、正规的制度,也包括内在的、隐性的、非正规的制度,而文化直接决定内在的、隐性的、非正规的制度,还间接决定着外在的、显性的、正规的制度,因此实在可以算得上是制度之母(我的另一种说法是“制度是冰尖、文化是冰山”)。人们重视外在制度对于文化的作用时,但不要忽视了文化对于制度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外在制度,其行为选择往往大相径庭,这样的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我这里再举一个犹太人的例证。众所周知,一个民族要保留其纯洁性是极为困难的。好比说中国人。海外的中国人,大概第一代人可以保留大部分中国人的特色,但第二代人就难免变成了“香蕉人”(黄种人之外表,白种人之内心),至于三代、四代之后的华裔,你要从他身上找出中国人的影子来,那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相比之下,犹太民族丧失祖国2000多年,流浪天涯,“在万国中抛来抛去”(《圣经》耶28:25),并不断遭受被迫同化的逼迫。但堪称奇迹的是,这个民族的人民几乎是地球上最难同化的人民。无论经历了多少困苦,无论经历多少年的漂泊,犹太人还是犹太人,他是最难被同化的民族。何以如此?合理的解释肯定不是犹太人在各个国家所面临的大的制度环境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而在于其文化的印记和特殊性。众所周知,犹太人的一神观和摩西十诫构成了犹太人的最大特征。一个犹太人,只要相信独一的上帝耶和华,谨记摩西十诫,就象胡适一直牢记他父亲的《学为人诗》一样,那么他就只能是犹太人,他的行为必和你不同,而你决不可能将他与其他民族的人相混同。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外在制度和环境是重要的,但内在的文化同样对人们的选择起重要作用。这就是伟大的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所指出的:"在人类社会的大棋盘上,每个个体都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和执法者施加的规则不是一回事。"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的不同甚至会决定制度选择的不同,就像我们在欧、美、日等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中看到的那样。

  企业的奥秘难道不也是这样?虽然面对几乎完全相同的外部环境,但不同的企业由于个性(企业文化)不同,往往会做出大相径庭的选择。许多的例证向我们表明,是企业文化而不是外在制度,在真正地决定着一个企业的行为选择和发展结果,而所谓的"理性"企业不过是演化的结果而已。在企业通过兼并实现的发展中,最难的并不是帐面上某些数据是否合并后更有利,而要看一个企业兼并另外一个企业后文化能否融合。由此可见,企业

竞争力和致胜的秘密,往往不在于其外在的环境、器物和技术,而在于其文化的基因和价值观的导向。

  席间志武偶然提到,他的一位韩国学生很有天分,他在学生身上花了很多心血,但这位学生还是放弃学业,回国侍奉老父去也!我当场就问,为什么同样是美国的金融制度,但他的韩国学生宁愿放弃学业,回国照顾父亲,却不象美国学生那样对上一辈人不闻不问呢?为什么同样是美国的金融制度,中国人的储蓄仍然大大高于一般的美国白人呢?

  这许多的为什么,恐怕我们都不能简单地用制度来解释,而要借助于文化的解释。

  说到底,“文化”可以影响“偏好”,而经济人是在偏好下进行最大化选择的。因此,并非任何人面对同样的制度、政策,都会基于“经济人”的理性最大化而作出同样的选择。果真如此,经济学就可以简化成“1+1=2”的简单算术了。然而经济学难以克服的困难恰恰就在于,同样的政策作用于不同的人群,比如犹太人、日本人、中国人、韩国人,他们可能作出完全不同的选择,所以政策制定中最困难的不是政策本身是否正确和有效率,而是对人性的把握从而准确预测不同人群的不同政策效果(如果不是这样,中国只要简单地把美国的法律搬过来中国就变成美国了!)。

  胡适在晚年的一次演讲中再次强调“这个文明乃是人类真正的伟大的精神的成就,是我们必须去爱好、去尊敬的”。谨以此言结束这篇在我看来写得已经太长了的文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