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哲学蕴涵想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3日06:00 光明网

  人们通常以为,哲学与想象无缘。其实这是对哲学的误解。哲学从本性上说,是蕴涵着想象的。

  哲学蕴涵想象,可以从四个角度透析:

  第一,哲学无限思维中的想象。哲学思维是无限思维,它不允许有任何现成的开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哲学没有终极问题或终极关怀问题。哲学的终极不是给定了的终点,而是体现在非终极的无限思维和理想之中。理想是哲学的最根本的存在。从哲学理想的视野中看问题,所谓从现实出发,恰恰是为了否定现实,超越现实;理想一旦变成了现实,它也就否定了自身,便不再是理想了;而后,又有新的理想成了据以否定的出发点。如此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可以说,哲学所研究的存在论意义上的存在,既不是已经给定了的存在,也不是永远处在彼岸世界的、实现不了的抽象的存在,而是由人们经过实践不断实现、又不断否定的理想中的存在,它具有无限性。这样一种存在,就是哲学思维的对象。仅这一点就决定了哲学思维是无限思维;也决定了哲学认识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理想性活动,它表现为既要求真又要超越求真,以鼓舞人去更好地求真、求善、求美。在这里,哲学所体现的巨大精神力量在于,它使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沿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道路行进。合目的性的理想追求具有想象性,因为它摆脱了自在规律对人的精神的束缚,让思想自由驰骋;而合规律性的理想追求则表明,自由思想的想象向度应当在真、善、美相融通的范围内展开。理想在实现中转化为新的现实,新的现实又使人生出新的理想,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可以说,人存在于现实中,这是最基本的存在;同时,人又生活于为超越现实、追求和实现理想的想象空间中,力图使自己的理想能够现实地对象化。人通过对现成现实的改造,使潜存于现实中的可能性按照理想的意图综合地转化为能够在更高水平上并以更丰富的内容或形式满足人的需要的新现实,这样的过程无限循环,而推动这种循环的一种精神力量,就是哲学无限思维中的想象。

  第二,哲学具体思辨中的想象。哲学思考离不开思辨,而思辨有抽象和具体这两种形式。抽象思辨,脱离形下之域而仅仅在形上领域作超验的玄思,若被这种思维方式所束缚,定会使人思想呆滞、智慧贫乏,难以与历史及现实的多方面内容相沟通。哲学的具体思辨是形上统一于现实的思辨,它包含着理解、想象、希望。这是面对实践中的现实事物和真实的生活,并加以形上之域的概括抽象而进行的哲学思考。具体思辨面对人生的欲望与要求,幸福与艰辛以及种种争执、分际、冲突、感动、合作、和谐等问题而进行思考;也是面对可能性领域、打开思维新机会的思考。这种思考或思辨,本质上是“有血有肉”的,蕴含着意义的生命和鲜活的诗意。其中的假设性、想象性特点十分突出。哲学的具体思辨中的想象意味,促使哲学思考者在更多的层面上形成各种联系或整合的思考方式,从而能更好地展示存在所内含的种种可能,在多视角、多维度的具体思考中关注人生的存在,设想精神之佳境,从而层层深化智慧主题和思想空间。哲学史上,柏拉图在哲学思考中采取的是知识的形态,寻求的是知识的确定性和知识的辩护问题,但他在具体的哲学思辨中仍然离不开想象。他的《理想国》中,哲学的理念与诗意的流动通过鲜活而古雅的对话形式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其中的智慧充满着隐喻性,触及人们的灵感,唤起人们的想象力。海德格尔哲学严厉批评知识论哲学传统对存在的遮蔽,认为人要回到一种天、地、神、人的具体的、物化的境域中。他的一系列哲学著作,本质上与诗无异,明显具有想象向度。维特根斯坦也在他的哲学思考中生动地将自身具体的感受、情怀、追求、理想以想象的形式呈现出来。上述被哲学史公认的具有原创性特色的哲学家的哲学思考,既注意逻辑的分析,又注意思辨的具体性,更充分关注由人的感性活动及其创造物所构成的“生活世界”,关心知识和现实的审美品性。总之,只要充溢着哲学的具体思辨,就可能或明或暗地对存在问题表示自己的看法;在这一前提下,其思考方式无论是思辨的还是想象的,都有益于新的哲理道路的开辟和新的哲思方向的选择。

  第三,哲学引导性思考中的想象。对问题进行鞭辟入里的思考,固然需要对现实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综合,但也含有引向可能性的思考。当思维进入可能性领域时,思维规则制约着想象力的盲目性、狂放性;同时,经验材料、先前的知识,又给了想象力以实在的基础。可能性领域是远远大于现实性领域的,所以,哲学的种种引导性思考要探索可能性领域,就既要关注为人的活动所观察、诠释、规定的“可敞开状态”(海德格尔语),又要借助于“知觉兴趣”(胡塞尔语)的不间断的作用,通过假设,去进行“展现性相合”(胡塞尔语),即想象思考。这种思考隐藏于哲学思考者的心灵深处,呈现于哲学家的哲理性语言或富有诗意的象征性语言之中。当然,主体的想象活动倾向于非理性抉择,但不可否认,非理性也是人的认知反映,同样具有思维引导力。事实上,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纯粹”理性与“纯粹”非理性都是不存在的。理性本身就是建立在人的思想运动的轨迹之上,建立在人的情感、欲望等等之上的东西,“理性”本来就是与“情”相融合的。哲学的辉煌之处正在于,善于进行理性与非理性相融合的思考,从而让想象域闪现。西方古典哲学的思路,注重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也注重反映概念自身的演变规律,这容易使后人以为,哲学引导只能是理性的,以为哲学中不应当包含想象。这种对哲学的“逻格斯中心主义”的理解,当然是片面的。事实上,在哲学的引导性思考中,那些不可定义化、难以概念化的领域,往往正是意义和对象的构成得以可能的领域,也是想象的领域。想象与冲动的热情并行。即使是柏拉图,他虽主张做学问需要“静心思考”,但更多强调的则是“热情”,即对学术的难以进行冷静(或康德式的不偏不倚)和四平八稳式的追求。“热情”之所以离不开想象,其原因是康德说的:范畴作为“知性纯概念”的综合,必须有想象力加于其上,才能表现为知性活动的“自由的功能”。

  第四,哲学大创意中的想象。作为富有大创意特点的哲学思维方式,最注重那些可能打开新的机会的大假设、大问题,这也可称为哲学假设、哲学创意,而这些是离不开一种作为动力的主体想象力去直接地推动抽象的概念、范畴更好地与杂多的现象相结合。哲学在其假设性、创意性思考中,善于运用解构的方式、诗意的联想。想象力在哲学大创意中的不断拓展,对于跨越传统的藩篱、冲击人的思想中的惰性、保守性和凝固性,对于激发理论兴趣、扩大创造向度,对于帮助人更好地思考现实的、未来的或潜在的问题,无疑作用巨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思维发展历程,是中国人哲学思考方式的当代显示,它所创造的种种视域和范式,包含着哲学大创意拓展想象空间的努力。它表明,只有创新的理论才能引导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变革。也表明,我们一方面不能忘记理性仍是哲学的根本要素,同时也要在隐喻的、审美的、想象的意义上不断开拓哲学空间。人们的灵慧之心多了一些想象意味,也就多了一种解放思想的内在动力要素;当想象性让生活的创造体现出美的时候,那它就具有了深刻的哲理内蕴。

  当然,哲学中的想象仍是有选择的。首先,这种想象的发生时间,应是极富孕育性的时刻。这时哲学的理解力最能涵盖过去,也最能暗示未来,从而想象力能得到更自由的发挥。其次,哲学想象的发挥不能以掩盖现存矛盾作为代价,因为那会阻碍人们对现存矛盾的认识和解决。也就是说,哲学的想象向度中,只是看到理想和前景的无限美好,那是不够的;还应当看到理想和前景实现的艰难与曲折;否则,就会脱离实际,陷入空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