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不是博导 我是包工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3日07:26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四川一名博导约见记者指出:畸形考核体制逼博导“社交”

  《四川博导无人“下课”》追踪

  这几天,吉林大学45名博导“下课”的消息,成了四川60多所高校中最热门的话题。昨日,本报报道了四川高校已初露端倪的博导改革动向之后,再一次引起四川高校师生、
特别是博导们的关注。昨日上午,四川某高校的一位博导,带着他的两个弟子,专门约见了记者,称“看了文章,有太多的话要说”。

  跑项目成博导心头之痛

  按照约定的时间,记者来到一个茶楼里,该博导的两个弟子已等候在那里。在等待“老板”的时间里,王同学介绍了她“老板”的情况,“老板”已54岁,在经济学研究方面很出色,但在王读书的3年中,她的“老板”一直为课题、为项目发愁,因为他申报的课题多次因为“人脉不旺”而被挤掉了。后来不得不去外面拿研究项目,如果拿不到,按照学校的考核标准,他的博导资格就会难保。

  半小时左右,张“老板”赶到,“我们大学光我所在的学院,博导就有20多个。最近关于吉林大学博导‘下课’的报道,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其实很多报道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对博导的指责。其实,很少有人关心一下在我国目前这种畸形的职称状态下博导的生存状态,拿项目恐怕是好多博导心头之痛哟……”

  拉经费学校要横斩一刀

  张“老板”介绍说,学校考核博导的硬条件有两个,一是项目,一是毕业博士生的论文等方面,而前者是博导能否“博导”的关键。在四川乃至全国的高校之中,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情形,就是每个博导不停地到外面去跑课题,跑项目。“博导、教授拿回来的项目或研究课题,少的几万元的研究费,大的几十万元、几百万元。这些项目费用并不是全用在研究上面,学校首先要提走30-40%,博导本人能够得到10-20%作为跑项目的开支以及支付博士等学生的一些费用,真正能用在项目研究上的只有50%左右。”

  “部分学校为了自身的收入,往往逼着博导去赚钱。对博导来说,资格达到,但未必顺利获批,实力逊色,却可能捷足先登。只要你能拿到项目,你就能在学校说得起话,即使研究不是那么出色,还可以当上博导。相反,如果你拿不到项目,你就可能被学校要求停招学生,哪怕你研究很有名。那些拿不到项目的博导,往往连出差费用也没地方报销。和理工科比,社科类的博导日子更为艰难,因为他们很难从外面拉到项目。”

  搞创收博导成了业务员

  张“老板”说,现在四川乃至全国的高校中,70-80%的项目、课题是通过博导、教授们拿回来的。“学校通过博导、教授拿项目的惯例做法对教师来说很不公平,正常的项目、课题,应该是学校凭借自身的品牌去争取,然后交给教授、博导们去研究。目前的体制刚好搞反了,博导们成了学校的业务员,就像报社的广告员一样!也跟社会上去拿一个又一个工程的包工头差不多!”

  张“老板”说的情形是否具有普遍共性?记者随后联系了川大、交大、电子科大、理工大学、四川农大等高校的博导,这一说法得到了基本认可。

  记者赖波

  “博导经济”能走多远?

  吉林大学45名博导下课,引发了强烈反响。这意味着中国高校博导终身制的坚冰被打破。博导也会下课,淡化了博导头上那道名誉和身份的光环,这也是当前博导制度改革该做的事。不过,这些年博导炙手可热,除了名誉和身份外,还有一道“金光”,那就是博导经济。

  当上博导就可以申请项目,项目到手后就能得到拨款,学校、博导、参与项目的学生们皆大欢喜。“博导经济”就这样形成了。

  随着博导终身制的逐渐退场,“项目”便成为一个命根子。拿到项目,不仅拿到了博导身份,更意味着拿到了生存发展的最大法宝———项目经费。如果说淡化名誉的光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淡化金钱

  的光环则更为棘手。

  笔者以为,博导制度一个改革的重点应该是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要旨是让博导的工作回归本位,回到研究和创造上来,而不是沦为一个挣钱的借口和工具。项目管理有两个要点,一是什么样的项目能够获得批准,二是经费如何使用。

  事实上,博导终身制的打破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制度支持,从理论上讲,英雄不问出处,谁有好的开题报告,谁就能拿到经费。经费为科研提供保障,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学术生态,但现实却没有这样简单。

  当前的情形是,当博导和经济紧紧地挂上钩,学术界权力和利益分配则达到了合谋,“拉项目,跑经费”就成为必然。它培植出这样一个畸形的学术“市场”,“拉”到一个项目,好比包工头拉到一个工程,可以让一群人受惠,但“工程”质量的问题便得不到保证了。

  博导终身制的打破,无疑是一个很大进步,这意味着博导身份的“官本位”的解体,接下来的改革重点应该是项目管理。如何防止博导成为“包工头”,应当提到议事日程。

  保位子博导陷入“项目大战”

  吉大博导“下课”,引起了四川各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关注。昨日,记者登录了四川多家高校的校园网论坛,上面有不少有意义的帖子。

  帖子一:博导下课只因项目少

  刚看到吉林大学一下子“砍掉”45位博导的新闻时,我也是幸灾乐祸的一分子。我的一位朋友在吉林大学读博士,我打电话向他询问博导下岗一事。令我大吃一惊的是,我这位朋友的导师就在45位下岗博导之列。他说他现在好郁闷,并对学校的选聘改革表示出极大的不满———学校选聘的标准是博导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的数量。

  帖子二:博导资格行政说了算

  现有的“博导”资格认定方式是谁制定出来的呢?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自己的意图设计的。职称设置的本身,就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赋予的权力。至于能否成为“博导”,那更是要取决于教育行政部门给不给你博士点。在评选“博导”时,那些真正指导研究生的教授们却没有任何发言权。即使在职称评定中有所谓的专家评审,也多是走过场、摆样子。

  帖子三:僧多粥少博导要走穴

  博导们为了“保位”,争着去申请科研项目,但由于僧多粥少,可能会导致跑穴、寻租现象的愈演愈烈;一旦项目申请到手,便拱手扔给自己的研究生,然后迅速投身到下一个项目的“申报战役”中去。

  帖子四:博导选聘是“上游游戏”

  研究生怎能在导师选聘制度改革中没有一丝话语权。“因导而师”———这是“导师”这一称谓最直观的诠释。选聘制度是为了提高导师的层次、能力与素质,但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最后的受众———研究生能练得一身真功夫。但现在的选聘制度却成了“上游游戏”。其实研究生是最了解自己导师的,然而谁来倾听他们的心声呢? 记者赖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