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甘肃一百多只大熊猫处境不容乐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09:18 华夏经纬网

  新华网兰州12月4日电(记者朱国亮)由于栖息地互相孤立,种群繁殖受到影响,目前甘肃大熊猫处境不容乐观。这是记者日前从甘肃省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知的。

  白水江保护区是为保护大熊猫而设立的。据该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研究人员介绍,甘肃省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显示,同第二次调查数据相比,甘肃省大熊猫数量处于稳定状态,
并略有上升,但100余只大熊猫分散分布于甘肃文县的白水江和尖山保护区、武都的裕河保护区、迭部县的多儿--阿夏保护区、舟曲县的插岗地区等5块相对孤立的栖息地中,从生物生态学角度来看,还是处于走向衰亡、濒临灭绝的境地。

  根据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大熊猫的繁殖特点,大熊猫种群数量如果达不到50只以上,就不能获得足够的遗传突变以补偿损失的遗传变异,这将使大熊猫种群遗传衰退,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生殖力和生活力也将减退,并逐渐走向衰亡。

  目前,甘肃5个大熊猫栖息地中,除白水江保护区外,其他大熊猫栖息地内种群数量都非常少,有的栖息地内大熊猫根本无法完成基因的遗传。而甘肃5个大熊猫栖息地互相孤立的状态,又使得不同大熊猫种群间的遗传基因难以有效交换,这必然会增加这些地区大熊猫近亲繁殖的机率,导致种群遗传衰退。

  甘肃省第三次大熊猫调查表明,插岗、裕河、尖山大熊猫栖息地内均只有一两只大熊猫,已不能构成有效的繁殖种群,失去了保护价值。多儿--阿夏栖息地大熊猫数量也不多,同样达不到遗传学原理要求的数量,若不加强保护,建立有效的走廊带,这一区域的大熊猫前景也不容乐观。

  白水江保护区栖息着甘肃90%以上的熊猫,且与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连成一片,是甘肃唯一符合遗传学基本原理的大熊猫栖息地。然而,白水江保护区地形呈狭长带状,对外界干扰的缓冲能力有限,如果不加强保护,不扩大这一栖息地的宽度,大熊猫遗传基因同样会难以得到充分交换,这将加速甘肃大熊猫的濒危速度。(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