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校长网上呼吁抢救大溪遗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03:17 重庆晨报 | |||||||||||||
▲残垣断壁旁的老民居。荩江水即将淹没大溪遗址。本报记者王洋摄
明年156米蓄水后大溪文化遗址将永沉江底,民间人士的呼吁奔走引起市领导高度重视 上周,一条消息在各媒体频繁出现。消息称,明年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巫山县全球闻名的大溪文化遗址将被永久淹没,但该遗址的保护工作却依然只是纸上谈兵。民间人士的奔走呼吁最终引起市领导注意,市长王鸿举、副市长余远牧分别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对大溪文化遗址的保护提出具体意见。 本报记者立即奔赴巫山县,调查大溪遗址抢救的最新动态。 本报巫山大溪遗址专电(记者夏显虎)巫山县大溪乡文化站站长丁敬民最近像丢了魂一样,每天往大溪老街跑,痴迷地在残缺的老街转悠。他用随身携带的袖珍摄像机,一遍又一遍地拍摄这里的一切:破败的店铺、摇摇欲坠的古老房屋、被踩出凹坑的青石板路…… 这里的每个人,老人,孩子,都亲切地称他“丁师傅”。他们知道他在干什么。明年,库区第三次蓄水,大溪老街将荡然无存。 这里,以及老街对岸的大溪遗址延续了7000年的喧闹,将随着156米水位的到来,永远沉寂下来。 老丁企图留下来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向后来者证实,这里曾经有过长达7000年的喧闹。 微缩模型重现昔日繁华 在老丁的计划中,可以让后人能够真实触摸大溪文化遗址的东西,包括两大块:大溪遗址模型,原样复建的大溪老街。 老丁说,他想把大溪遗址用模型的方式,永久凝固在大溪新场镇的某个地方,供世人凭吊观瞻。模型可以是实际大小,也可以是“微缩遗址”,让人看一眼就能明白。模型里的内容,包括大溪遗址发掘出来的墓葬、房址等遗存、遗物,以及7000年前大溪先人的生存情况等等。 大溪老街的原样复建,则是一个宏大的计划。老丁介绍,与大溪遗址隔河相望的大溪老街,鼎盛时期商铺林立,人流涌动,热闹非凡。 根据老丁的调查,鼎盛时期,大溪码头每天有上百艘船只进出,装卸货物原料。老街商铺林立,上百匹驮运货物的骡马在老街的青石板街道上,铁蹄响亮地穿梭来往。老街上还有13家骡马店、15家客栈、6个铁匠铺,还有学堂、寺庙、教堂,以及一家合资经营的洋行“聚兴昌”。 江水淹没大溪老街遗址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作为大溪乡文化干部的老丁,以及另外一些热爱大溪文化的人,就不停地给上面打报告,请求在三峡库区蓄水前,把大溪遗址以及大溪老街完整保护下来。 老丁他们的报告,陆续有些回音。有人提议在大溪遗址临水一面,修筑一个175米以上海拔高度的混凝土围堰,今后库区蓄水到175米,也不会有江水淹没遗址。 对大溪老街的保护,有人提议把老街所有的建筑原样搬迁到175米水位线以上的安全地区,复建一个原汁原味的大溪老街。 老丁们充满希望地等待着。但是,这种热切的希望到2003年初就变成了绝望。因为到这个时候,离三峡库区135米蓄水只有不到6个月时间了,保护大溪遗址以及迁建大溪老街的事,仍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这个时候,即使决定保护大溪遗址、原样迁建大溪老街,也已经来不及了。 2003年6月,江水一米一米往上窜,最终窜到135米停下来了。出现在老丁面前的,就是被淹没了大半的大溪遗址,以及淹没了多半的大溪老街。 56岁的老丁坐在江边,大哭了两场。 网上写信获得领导批示 江水淹没了老街和遗址,就等于淹没了大溪文化遗址的有形载体,没有实物载体,大溪遗址就只剩下记载和传说。 老丁无法面对这残酷的事实。 就在老丁万分悲伤的时候,另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大溪小学原校长刘吉第。 从去年3月开始,刘吉第就一次又一次就保护大溪遗址以及大溪老街残存部分的保护问题,向县、市相关部门做书面紧急报告。 刘吉第在报告中说:“大溪文化反映了人类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历史,大溪文化遗址就是7000多年来人类古代文明孕育大溪文化的摇篮。大溪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子孙寻根溯源的圣地。” 刘吉第再三呼吁:“紧急抢救保护大溪遗址二期水位线上残存的文物和建筑。” 但是,刘吉第前两次的呼吁都石沉大海,他不知道他的呼吁信被人怎么处理了。就在他失望的时候,他的儿媳妇说,把信发到网上去,说不定会有结果。 刘吉第依言而行。没过多久,今年10月下旬,刘吉第得知: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副市长余远牧看到了他的呼吁信,并迅速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尽快拿出保护大溪遗址的方案。 得知这个喜讯,60岁的刘吉第竟然高兴得跳了起来。他迅速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老丁,老丁流下了眼泪,他再次看到了希望。搬迁老街刻不容缓 巫山县大溪乡文化站站长丁敬民说,保护大溪文化遗址,就是为了让后来者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先。 现在抢救保护大溪文化遗址的一些实物,虽然是亡羊补牢,但仍然意义重大。明年库区再次蓄水,大溪遗址和传承大溪文化的大溪老街将彻底被淹没,那时侯,想保护都没有机会了。 在老丁的意识中,要让人们不忘记某件事物,最好的办法就是有承载这个事物的一个具体的实物载体摆在那里。 所以,老丁计划把残存的大溪老街抢救搬迁出来,包括三间店民居、九间店民居等古代建筑,几百米长的古老青石板街道、石梯等,在大溪新场镇还原成一条几十米长的街道,包括制作一个大溪遗址的实物模型,“这样,任何时候,游人来到这里,都会因为看见这老街和遗址模型,而唤起对大溪文化的探究兴趣,进而了解华夏文明的渊源。”本报记者夏显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