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医疗救护:为了矿工生命的延伸(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11:16 新华网
医疗救护:为了矿工生命的延伸(组图)
黑龙江紧急抢救72名矿难幸存者。(新华社记者崔峰摄)

  面对矿难频发的严峻形势,加快建立全国性矿山医疗救护体系已经成为保障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这几天,人们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黑龙江的七台河———11月27日,东风煤矿发生矿难,截止到12月3日上午9时,已造成169人死亡,2人失踪。

  国家安监总局最新公布的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简况显示,煤矿企业发生特大事故51起,死亡1355人,同比增加16起617人;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8起,死亡640人,同比增加3起352人。

  事故惨痛,数字冰冷,频频发生的矿难一次又一次地撕裂着人们的心,煤矿的安全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焦点。

  就在11月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草案,征求社会意见。这是中国政府组织编制的第一部安全生产专项规划。根据规划草案,在未来5年安全生产的10项主要任务中,“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名列榜首。

  规划草案明确提出,到2010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比今年要下降25%,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起数比今年下降20%。

  在努力降低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背景下,矿山医疗救护体系的建设愈显急迫。

  “由于矿工都是健康的中青年人,只要进行恰当及时的抢救,被困矿工生还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国家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主任王明晓告诉记者。

  国家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设在中国煤炭总医院,王明晓也是这家医院的院长。

  在刚刚发生的黑龙江七台河矿难中,矿山医疗救护中心黑龙江分中心便赶赴了矿难现场,全力抢救矿工的生命。

  “急救工作早几分钟还是晚几分钟,就意味着一条生命能否得救。只要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得到保障,就可以降低矿难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中国是全世界煤产量最高的国家,也是因矿难死亡人数最高的国家。追逐暴利的驱动和日趋紧张的供需关系链,给乌黑的煤炭染上更多的血色。

  统计显示,2003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4.17,每开采100万吨煤有4.17名矿工死亡。2004年,我国有6027人在采矿业的爆炸、透水、塌方和其它事故中丧生,占世界矿难死亡总数的80%。

  目前,包括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世界主要产煤国已基本消灭重大死亡事故。在澳大利亚,每生产1亿吨煤的事故死亡人数仅为1人;在美国,煤矿事故死亡率已低于金属、制造、建筑、农业等20个行业。

  在产煤大国中,我国目前产煤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是南非的30倍,甚至比人均GDP不及中国一半的印度还要高。

  我国煤矿事故死亡率为何如此之高?有关专家分析,煤矿安全欠账太多、装备水平太低、不具备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是主要原因,应急救护不力也造成矿难事故的后果愈发严重。

  王明晓特别强调“急救黄金十分钟”。譬如,一个矿工在井下腰椎骨骨折了,如果没进行固定就回到井上就可能瘫痪,反之则不会造成残疾。

  王明晓说:“急救工作早几分钟还是晚几分钟,就意味着一条生命能否得救,只要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得到保障,就可以降低矿难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有关专家认为,持续增长的煤炭产量造成的人员伤亡,将是中国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按照中国2004年煤炭生产的最好情况估计,如果每百万吨死亡为4人的话,到2020年中国因为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最少死亡人数也要达到8800多人。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建立全国性矿山医疗救护体系,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从北京等医疗资源丰厚的地区向各地医疗薄弱地区进行技术以及物力支援,采取安全措施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减少事故伤亡人数,对伤亡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事后救护,都已经成为国家煤炭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从这一意义上说,成立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充分显示着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部门降低事故死亡率的决心。

  “成立矿山医疗救护中心非常必要。当地医院处理复杂事故与救治伤员的经验和技术条件都欠缺,中心专家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点。”

  2003年11月25日,国家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在煤炭总医院门口挂牌。

  “国家非常重视矿山生产安全和矿工的生命安全,每年投入30多亿元资金。”王明晓提醒说,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生产条例》,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国安全生产救援体系,其中便包括矿山安全生产救援体系。

  矿山医疗救护中心与正在建设的全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矿山救援指挥中心领导的各级矿山救护队一道,共同组成了全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成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确定的“安全生产六大支撑体系”之一。
医疗救护:为了矿工生命的延伸(组图)
黑龙江继续搜救七台河矿难失踪者。 新华社记者 崔峰摄

  王明晓表示,如果重新建立一个矿山应急救援体系,所需要消耗的投资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我国煤炭系统有近1000所医院,从业人员达16万人,这一丰富的资源可以大大减少资金上的负担,最终建立起两个三级网络系统。

  王明晓所说的两个三级网络系统,一个是国家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省级矿山医疗救护分中心、各矿务局总医院,另一个是各矿务局总医院、各矿的矿山医院、井口保健站。

  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做的第一项工作是建立矿山医疗救护专家队伍,来自全国各地的36名专家成为首批国家局聘用的矿山医疗救护专家。

  “他们中有院士、专家教授以及多年从事创伤急救的资深医务人员,是一支矿山紧急救护的国家队。”王明晓透露,明年聘请的专家人数将达到1500~2000名。

  此外,矿山医疗救护中心还聘任了行业外专家顾问组,负责奔赴全国各省区对照矿山应急救援组织,对应成立国家矿山医疗救护分中心。

  实际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把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放在煤炭总医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煤矿事故比较多,煤炭系统的医护人员有丰富的救治创伤病人的经验和技术。

  煤炭总医院是煤炭系统的龙头医院,与全国的矿山医院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的许多专家都有多年的地方煤矿医院工作经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

  “在煤矿的工伤事故中,神经外科脑外科脑外伤最容易发生,是经常危及生命的伤害。复杂的脑外伤常伴随着胸部等其它部位的创伤,属于多发伤、复杂伤。”煤炭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秦怀海说,“对处理煤矿工伤事故的医生而言,不仅脑外伤要处理,其它部位也要会处理,否则病人也许在治好脑外伤时却因为其它伤而导致不治。”

  作为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的专家组成员,秦怀海曾参加过河北承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抢救工作。当时,这起事故已经造成29名矿工死亡,30人死亡则将变成特大事故。秦怀海在承德奋战7天,成功挽救了5位脑外伤矿工的生命。

  秦怀海说:“成立矿山医疗救护中心非常必要。当地医院处理复杂事故与救治伤员的经验和技术条件都欠缺,中心专家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点。”

  2004年5月2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管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平顶山分中心”在平煤集团总医院挂牌,宣告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首个分中心正式成立。

  “目前,我们已在20个省建立了省级分中心。到明年6月之前,全国除台湾外的每个省都要成立分中心。”王明晓说。

  这些分中心聘请当地的知名专家教授,主要指导区域内的矿山应急救护。特大矿难和事故由“国家队”指导救治,中等事故救护由分中心来救治,一些小事故的救护则由各矿务局医院处理。这就是“三级救护网络”。

  迄今为止,矿山应急救护体系已经发挥了相当明显的作用。“大型矿难发生后,国家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就会第一时间派出专家指导,与各地分中心一起参与救护。例如去年的陕西铜川陈家山事故和今年的新疆矿难。”王明晓说。

  2004年11月21日,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后,国家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立即派出专家组赶赴铜川。作为国家矿山分中心的铜川矿务局总医院,也立即启动了紧急救护体系,医护人员全体出动进行救护,抢占“急救黄金十分钟”。

  在大平矿矿难中,平顶山分中心所属医学救援网络成功抢救了34名伤员;

  在陈家山矿难中,铜川分中心成功抢救了43名伤员;

  在孙家湾矿难中,抚顺分中心抢救了29名伤员。

  在挽救更多遭遇煤矿事故的矿工生命方面,矿山应急救护体系功不可没。

  “要是把死者赔偿、伤者救治、现场处理、停工损失以及设备修复等费用用在预防和安全措施以及职业病防治,会减少多少悲剧的发生!”

  “矿难创伤与其它创伤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在总结我国矿山救护经验的同时,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强国际交流。”王明晓强调。

  据介绍,美国是世界主要产煤国之一,年产商品煤10亿多吨。然而,美国已经基本上杜绝煤矿严重伤亡事故的发生。近几年,美国煤矿年死亡人数只有30名左右。

  当然,美国的煤矿业也经历了从事故多发到加强立法和管理、最终进入安全生产时期的过程。

  据专家统计,到20世纪初期,美国的矿难每年致使近6%的矿工葬身井下,近6%的工友落下终身残疾,6%的从业者受到不同程度的暂时性损害。

  “鉴于中国的情况,国际交流合作非常重要。”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柏然透露,“中美矿山项目是中国安监总局对外项目中最大的项目之一。”这一项目已经有序进行了两年。2003年11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中美矿山安全合作项目文件。据介绍,该项目为期五年,230万美元资金由美方提供,主要在法律法规、生产安全操作及矿山救护体系三方面进行合作。

  “除了向美国学习,我们还可以考虑向印度和俄罗斯学习,因为这些国家与我们条件类似,其经验实施起来相对容易。”王明晓说。

  说到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王明晓认为还是资金问题:“各个分中心都需要配备专用设备,这方面的投入较大。”他呼吁有识之士和组织能够提供赞助。创伤专家王翔洲是矿山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组长。他说:“矿山医疗救护中心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对生产的工人健康和职业危害更加重视。‘防’比‘治’更重要、更有效,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想一下,要是把死者赔偿、伤者救治、现场处理、停工损失以及设备修复等费用用在预防和安全措施以及职业病防治方面,会减少多少家庭悲剧的发生!”王翔洲不无感慨。(记者刘静)

  11月30日晚上九点多钟,东风矿矿工的家属区内,夜色漆黑。

  当地人指引着说:你看吧,这个时候谁家的灯亮着,屋里人最多,谁家的男人就没了!

  与以往任何一次矿难事故不同的是,发生在七台河的11·27矿难事故,很少听到矿工家属悲恸的哭声。我好像都找不到理由哭,这可是国有的大矿啊,证件合格,还是明星矿,我们就是相信了这样的大矿,才放心地让家人下井的,可谁知道,如今的明星矿也出这么大的事故。遇难矿工王文军的妻子披着一床厚被,目光呆滞。

  面对七台河“11·27”矿难,人们几乎无话可说了。2003年以来,仅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煤矿安全事故就有5起了,小一点的更是时有发生,“警钟”一次又一次地响,听得人们耳膜起了老茧。中国的煤矿安全真的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吗?

  七台河东风煤矿爆炸已经造成161人遇难、10人下落不明,生还希望渺茫。七矿公司领导之一、副总工程师宋凯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事故主要原因归咎于井下矿工对规章制度执行不力。他还说:“采煤是高危行业,容易出事故。井下点多、面广、战线长,可能有某些环节的工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按规定办,小链条断裂造成了大错误。虽然经过反复培训,劳动者的素质离我们的要求还差很远。”(来源:工人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