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赶在污水到来之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09:45 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 步雪琳 刘晓星 李庆生 杨晓娣

  12月5日上午10时,环境应急监测车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环保局驶出,开往距佳木斯市54公里的大来镇监测断面。据环保、水利部门预测,污染带将于12月6日中午12时左右到达佳木斯市大来镇。“使用环境应急监测车是为了第一时间捕捉到污染团的动态信息,及时确定监测频次。污染团一到大来镇,我们将调集所有监测设备,集中人员,加大监测密度,
及时通报监测情况。”佳木斯环境监测站站长王国庆向记者介绍说。

  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后,环境监测工作成为污染防控的重中之重。松花江沿途监测断面上,24小时不停采样的监测人员成为耀眼的一抹绿色。

  污染事件发生后,黑龙江省环境监测站马上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11月18日,黑龙江省环境监测站接到松花江污染的消息后,一方面通知沿江各监测站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马上调配大庆市环境监测站的人力物力紧急支援松花江进入黑龙江省后的第一个监测点——肇源。到采样点现场指挥,到实验室分析数据,黑龙江省环境监测站站长张英斌忙得三天三夜没合眼。哈尔滨市的局势刚刚稳定,他又马不停蹄,马上出发到沿江各监测点现场指挥。从木兰到依兰,从佳木斯到同江,一路走一路了解情况,一路走一路布置任务,几天内跑了上千公里。黑龙江省监测站党办主任宋佳刚告诉记者:“我清楚地记着,我只在11月25日看见张站长在监测车里睡了1个小时。”

  在这场突发的事件面前,环境监测数据的及时、准确成为打赢这场战役的关键。

  12月4日,当记者来到污染团即将到达的佳木斯断面时寒风凛冽,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环境监测人员克服困难,严格按照采样规程采取水样,保证及时、准确地将水样送到分析人员的手中。在松花江木兰断面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在处于冰凌期的江面上自架栈桥,以方便采样。在松花江佳木斯监测断面上,为保障工作人员的采样安全,他们在冰封的江面上铺设木板栈道。

  监测仪器室的技术人员24小时不离岗,水样一到马上化验。黑龙江省环境监测站监测仪器室主任赵文奎守在实验室七八天没回家,污水团经过哈尔滨市后,他始终跟着流动监测车,污水到哪儿他到哪儿。木兰、佳木斯、同江等监测能力较弱或位置非常重要的监测点,黑龙江省监测站已安排好技术人员支持,赵伟、赵泉等技术骨干均已深入一线,全部到位。

  12月4日晚,记者来到黑龙江省环境监测站,很多办公室的灯都亮着。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值班,一方面每天统计汇总全省12个大断面每小时1次的监测数据,以及临时抽查监测点的数据;另一方面还要把省里的政策文件、技术信息随时发布到相关各市、县。办公室里支着两张行军床,工作人员唐乃超告诉记者:“前几天有记者来,我们根本没有时间接受采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