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日关键词博导落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12:56 京华时报

  新闻吉林大学45名博导落聘

  吉林大学“博导”选聘改革近日完成,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下岗”———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这意味着打破了“博导”终身制“堡垒”。这个举措在国内高校中极为罕见,被一些教师形容为一场“深源地震”。(详见本报11月30日A15版)

  直评期待更为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

  乐观人士或许会就此得出“博导”终身制已经破冰的预见,但在笔者看来,此种鼓舞人心的见解可能是一种误会。此次,导致“博导”下课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的科研项目数量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的标准。反过来说,只要科研项目数量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标准,博导们也就没有落聘的担忧。

  其实,科研项目的数量仅是证明“博导”能力的一个要素,而非唯一要素,科研项目的数量不能完全证明科研能力,更不能证明“博导”的能力。但是,现实中因某种测评的需要,把一个必要的标准当成唯一的门槛,其结果还一定能保证准确合理吗?

  如果考核标准片面强调科研数量指标的话,我们可以预判的弊端就有三个方面。第一,科研项目多但能力不够者依然占据高位。第二,在科研项目僧多粥少的状况下,能力足够出色但缺少科研项目者落聘。第三,“博导”以科研为主业忽视对博士的教育。

  当前中国大学存在的问题,很多是学术体制不健全造成的。传统的“博导”资格认定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博导”选聘改革仍属权宜之计。那些被淘汰者可能并非能力不具备者,那些留下的人也并非都是完全合格者。要期待“博导”终身制的真正破冰,还需更为科学的学术能力评价体系。

  摘编自《解放日报》12月1日文/李劭强

  求是选聘改革仍属权宜之计

  吉林大学打破“博导”终身制的选聘改革,在国内高校中极为罕见,将会对高校改革产生影响。但是,吉大的选聘改革仍属权宜之计,因为传统的“博导”资格认定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现有的“博导”资格认定方式是如何制定出来的?主要还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占主导。能否成为“博导”,更是要取决于教育行政部门给不给你博士点。在评选“博导”时,那些真正指导研究生的教授们却没有任何发言权。因为在高校,教师形不成共同体,达不成同行评议,即使在职称评定中有所谓的专家评审,也多是走过场、摆样子。

  行政导向势必导致依附于官僚制的等级制。据此我们就可理解,为什么在今天的高校中,职称有着过于浓厚的行政等级色彩。人们习惯对职称进行行政等级式的类比,如讲师相当于科长,教授相当于处长。至于博士生导师,由于“博导”是在教授的基础上选聘的,很多单位便给予其高于教授的特别待遇,“博导”事实上已经变成高出教授的一级“职称”。也就是说,“博导”高于教授、“博导”终身制是行政导向的产物,这反映出中国学术领域行政霸权的阴影。

  从高校的“博导”现状来看,有导师过滥的问题,有程序缺陷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依然是行政导向过强的问题。假如不革除学术领域的行政霸权,传统的“博导”资格认定方式就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曾经有学者面对高校里职称评选体制存在的弊端感叹万分说:“诸多显而易见的不合理,既然是人为的,难道真的不可以改变?”当然可以改变,但是需要改变的不是教授们,而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它们应该思考如何在科研、学术、教育领域更好地尊重知识、减少行政干预,铲除学术领域的行政霸权。否则,即使有“博导”下岗了,但行政霸权还会继续把不合格的“博导”推上前台!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12月2日文/方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