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速度辽源 登高望远 变中求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01:47 新文化报

  新闻提示 今年5月,赴“长三角”地区学习考察回来总结经验时,省委书记王云坤对全省各地提出要求:各地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发展速度上更快一些,在发展质量上更高一些,推动吉林发展由“快走”变“快跑”。年初,在我省“两会”上,省长王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通过各方努力,使我省的发展由“快走”变成“快跑”,报告提出通过争先进位,富民强省,加快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建设新型工业基地。

  正当年终岁尾时,本报总编辑带队,历时20余天,深入调查全省经济,寻访“快跑”轨迹。从11月30日起,本报开始刊登本报总编辑对话九市(州)高端人物及各地典型经济报告。

  12月9日将刊登“对话九市(州)”松原篇。

  辽源市因位于东辽河源头而得名,地理概貌为“五山一水四分田”,面积5123平方公里,人口130万。享有中国梅花鹿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二人转之乡和中国琵琶之乡的美誉。

  ■最让我满足的是辽源人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这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天下没有不变的棋局,也没有不变的经济格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辽源必须在国际分工中杀出一条血路,找到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

  赵振起简介

  1953年11月出生,1973年入党。毕业于吉林大学,先后获得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员。历任省农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四平市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辽源市市长,现任辽源市委书记。曾在省和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发展:思考与实践》、《发展健康产业 打造强势经济》。

  和赵振起聊天令人兴奋,让你感觉这个采访对象不一般——无论谈发展还是谈项目,他会自然地站在全球经济上俯瞰,这是赵振起的思维定势,他的说法是:不上一层楼,何穷千里目?11月3日,辽源市委书记赵振起与本报总编辑寇冠谈至天色渐晚,揭示了“辽源速度”的秘密。

  

  3年本级财政收入翻一番

  从全省“垫底儿”跃升第六

  

  新文化报:感谢辽源市对新文化报采访的热情支持。

  赵振起:贵报影响力很大,我的家人每天都买这份报纸,我挺喜欢看,非常感谢你们关心辽源发展。

  新文化报:在省里的一些会上,我们经常听到一个提法,就是“辽源速度”。

  赵振起:辽源这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到去年年末,财政收入和GDP在3年时间里翻一番,市本级财政收入从全省最后一位升到第六位。

  新文化报:有此成绩,您一定很高兴吧?

  赵振起:最让我满足的是辽源人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这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辽源精神”如今家喻户晓——勇于竞争、务实创新、永不言败、追求作为!

  

  不在低端市场抢饭吃

  转向高端市场求作为

  

  新文化报:为什么最满足的是精神面貌?

  赵振起:我2001年到辽源工作后发现,开大会时大家都没“精神头”。原因是辽源前12年财政收入徘徊不前,2001年财政收入甚至低于1994年。辽源市在全省人口最少,面积最小,本是依煤而建,可煤炭资源又枯竭了,经济还在负增长,总之很难“弄”。干部群众看不到希望,失去了信心。当时我给大家鼓劲:天下没有不变的棋局,也没有不变的经济格局!

  新文化报:12年财政收入不增长,原因何在呢?

  赵振起:主要是辽源的主导产业衰退后,没有明确的接续产业。我认为东北经济最大的弊端就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不重层次,只重规模,这是个要命的问题,我们要走出这个怪圈。最终,辽源市立足于提高经济成长性,把谋划产业思路定在用差异化竞争战略。

  新文化报: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是什么概念?

  赵振起: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辽源必须在国际分工中杀出一条血路,找到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所谓“差异化”,是说辽源资源没了,想重复建设也没基础,为此我坚持不在低端市场抢饭吃,而是转向高端市场求作为,由此提出三大产业定位:新材料产业,健康产业,传统优势产业!

  

  眼睛瞄向“联合国”

  学习比尔·盖茨好榜样

  

  新文化报:您依据什么发展新材料产业?

  赵振起:为搞好产业定位,我翻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国家“863计划”在新材料研究方面投入了巨量资金。我觉得搞新材料对辽源是个机会,并找到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争取到了政策和支持。

  新文化报:为什么提出做健康产业?

  赵振起:我在联合国工业规划署2000年的一份报告中看到,21世纪朝阳产业是健康产业和信息产业。另外,我注意研究比尔·盖茨这些世界富豪,关注他们的言论。2001年,比尔·盖茨在演讲中称未来的世界首富不会产生于IT产业,而是健康产业。这个产业主要涵盖医药、保健品和食品。

  新文化报:凭借“一份报告”和“一个演讲”确定发展健康产业,就这样简单吗?

  赵振起:起码对我有触动。当然,我更看实际。辽源提出产业定位后,征求国内外大批专家的意见,组织各种层次的座谈会和论证会,反馈很好。辽源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4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之一,在今年8月国务院召开的汇报会上,辽源的做法得到国务院领导肯定。

  

  小轴承卖到了16万

  能让家鹅“飞上天”

  

  新文化报:这些产业实际的操作状况怎么样?

  赵振起:辽源为什么发展快?主要因为新产业不受国内低水平重复建设冲击。拿新材料来说,它一共有十大类。我们去年核对,辽源搞了九大类上百个产品。几年来,投资辽源的新材料项目达到亿元以上的有27个,效益很好。

  新文化报:好到什么程度?

  赵振起:辽源麦达斯铝型材,去年取得欧盟资格认证,产品出口欧盟3年免予考核。再看去年这时建厂、今年投产的轴承,个头不大,市场销售价格却在16万元,听着贵,卖得好。它能使用20年不上润滑油,长江三峡葛洲坝都用这家伙。

  新文化报:健康产业发展的情况呢?

  赵振起:3年来,这方面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有30多个。拿医药来说,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只有9个,这20年中研究出的两个一类新药都落户在辽源。“挖”完一类新药,就盯着外国“大药”。

  新文化报:这叫做“拿来主义”吧?

  赵振起(笑):再看保健品,专家在辽源从牛血里成功提取出抗疲劳的SOD,一粒小药丸20多元,国家药监局局长说这是宝贝。今年5月,我们和国家体育局签署协议,SOD成为运动员常用保健品。食品的文章也很大,中科院在辽源搞鹅食品开发,5类产品供不应求,过去一只鹅包括鹅毛顶多值30元,现在经过一系列深加工,一只鹅升值到1020元,这家鹅不是飞上天了吗?

  

  搭建5个大“舞台”

  两院院士当主演

  

  新文化报:辽源凭借什么把这些产业抓得这么好?

  赵振起:市场经济就是要素经济。辽源重点打造融资、人才集聚、科技支撑、诚信、信息网络5个平台。像融资平台,辽源在城市信用社基础上,成立政府控股的商业银行,几年来为项目注资83亿元。这个银行资产质量全国排在前10位。

  新文化报:辽源在发展中有没有出乎您意料的事情?

  赵振起:有!像清华大学专家、外国专家都主动带着专利技术和产品来辽源,这点我也没想到。有位专家放弃北京一年2400万元的分红,却选择到辽源来发展。这3年过来的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专家有150多位,谁能想到清华大学材料系主任在辽源干呢?我们没给人家啥,就靠有产业舞台,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新文化报:最后一个问题,辽源能为吉林省“快跑”做点什么?

  赵振起:从辽源近3年发展看,外在客观条件不是决定发展的惟一因素,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机遇抢抓机遇,没有优势打造优势,这是我的感言。吉林省提出“快跑”前,辽源已经跑了好几年,再用5年,你到辽源看,肯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本报记者 刘昕/整理

  2008北京奥运场馆门窗辽源造

  

  11月3日晨,辽源市龙山区钟楼的大钟响了7下,拉开窗帘望去,街上车水马龙。住在附近的人说,这座钟每天从6点报时,声音传得很远。每位辽源人,都在钟声中见证变化——辽源速度!一座省内最不起眼的城市,凭借什么在“快跑”中冲到前面?记者走进辽源,寻找答案。

  

  一户企业 5年固定资产增了20多倍

  

  辽源三大产业之一的新材料大军中,曾经弱小的利源铝业只用几年的时间,固定资产额度从2000万元翻到4亿多元,北京2008年奥运会重要场馆门窗都用利源的产品。“辽源速度”在利源身上得到充分展示。

  

  被预言倒闭 却成纳税大户

  

  “占地20万平方米的利源铝业是国内最先进的铝型材基地之一。”11月2日,利源铝业总经理王民的头句话是一个定义。

  2000年1月,干铝材经销的王民,打算办厂转向制造业。当年10月15日,一期工程在荒地上破土。此时,东北的铝合金型材正遭受塑钢门窗型材的冲击,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有人说,这厂子建成就得下马。”

  一期工程不被看好,建设速度却让人咋舌。2001年6月1日,固定资产2000万元的铝厂经过105天工期后投产,赶上了辽源市提出“三大产业”的好光景,当年上缴利税150万元。利源铝业的销售额从2001年的8000万元增至2004年的3.1亿元,利税从150万元升到去年的400多万元,“今年缴税能达1000万元,应在龙山区排第一。”

  

  再过两年纳税能上亿元

  

  厂区中,利源铝业行政部部长鲍长江带着记者参观二期工程,他指着一座建设中的高楼说:“这栋楼是具有世界水平的立式全自动表面处理生产线车间。”鲍长江介绍,二期工程的核心车间也在建设中:国内首条6000吨双动挤压机生产线——它是王民和南方豪门企业抗衡的超级武器。

  随着二期工程土地、厂房、设备的投入,利源固定资产达到4亿多元。王民预计:“再用2年,二期工程全部达产后,年销售额将达到15亿元,纳税能上亿元。”

  

  市长连开19次会议帮企业

  

  王民说,利源二期工程上马后,资金缺口大,“市委书记赵振起请辽源市所有金融机构到施工现场,由他介绍项目,最后工行贷给我们5000万元。今年4月,市里还帮忙筹集2000万元,前两天辽源市政府控股的银行借给我们2000万元。”王民说,赵振起带着他一路从省里到北京争取资金支持,7月14日,国家开发银行的6000万元软贷款到位了。

  二期工程初期,项目建设用地出现麻烦,市长王兆华连开19次会议,“市长甚至到农户家中去做工作,最终保证了建设用地。”王民用两个词来形容辽源市领导:“在内他们是企业的‘主心骨’,在外是企业的‘推销员’。”

  

  一个项目 香港“财富”跟踪一年,选择辽源

  

  今年7月,由26家法人企业组成、2004年对内地投资总额逾百亿元的香港财富集团挥师辽源,建设专门吸引世界500强的财富产业园。7月11日奠基后,四大项目在园区中启动。

  

  看门户网 听百姓话

  

  打开www.0437.gov.cn,这个政府门户网站不简单。政治、经济、服务、娱乐……有点大网站的派头。想去投资?招商政策、区位特点,图文并茂,介绍详尽。首页还设有“市民心声”,市民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在街头打辆出租车,司机李师傅打开话匣子:“发展很快,拿我们来说,一个月赚两千多元没啥问题。”

  

  “基层声音打动了我”

  

  11月3日,记者将香港财富集团执行总裁张雨轩初次考察辽源的路程重走一遍。原来,财富集团跟踪辽源政府网站一年后,曾悄悄来到辽源暗访,正是“背着政府去考察”得到的结论,才奠定了财富集团投资辽源的基础。

  对此,张雨轩表示:“真实情况反映于底层,辽源群众的声音最先打动了我。”连续两年在国内地市级政府网站评比中获冠军的辽源市网站,同样功不可没。“就一个政府网站而言,专业度不是最吸引人的,主要看这个政府对网站经营的用心程度。从全国范围看,辽源市网站的确鹤立鸡群。”

  无独有偶,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世界第五大制药公司美国阿斯利康公司,在对辽源网站长期跟踪后,近日与辽源市进行了接洽。

  

  辽源人具有城市经营思想

  

  该集团放弃一些超大城市,选择辽源作为国内第三个财富产业园的投资地点,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首先是“城市的经济要素能否满足投资商需求”。在国内城市普遍求发展的背景下,一座城市想拥有健全的经济要素,要有“营销”概念。张雨轩认为,辽源人具有城市经营思想,这与财富集团理念吻合。本报记者 刘昕(新闻编辑:曲兆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