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藏的藏学研究事业呈现可喜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02:19 中国西藏新闻网

  近日,记者走访了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就目前我区藏学研究工作情况采访了有关负责人。

  所谓藏学,是研究藏族社会历史和文化形态等方面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包括社会、历史、宗教、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西藏的藏学研究事业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仅有一些以寺庙为中心的单一的研究机构、分散的无组织的
个人研究为重点。1985年,自治区社科院的成立标志着全区藏学研究的全面发展。发展到现在,该院已成西藏最大的综合性藏学研究机构,除此之外还有西藏大学、藏医学院、文化厅西藏艺术研究所等单科性的藏学研究机构十多家。

  经过20年的发展,西藏的藏学研究事业逐步呈现出可喜的局面。现在,就自治区社科院来说共有包括西藏民族研究所和西藏宗教研究所在内的5个研究所及藏文古籍出版社等机构,研究、图书出版、科研辅助工作人员90多人。以恰白·次旦平措和平措次仁两位老一代藏学专家为代表的藏学科研队伍正在逐步形成。从2000年开始,平均每年有近15部藏学专著问世,科研成果屡获区内外大奖。恰白·次旦平措主编的《西藏通史》曾获国家图书奖,这是至今为止少数民族文字类著作获得的国家最高奖项。平措次仁则是我国苯教研究权威。

  近几年来,自治区社科院调集尽可能的人力与国内外藏学研究机构开展的合作日益频繁,研究成果丰硕。近几年,自治区社科院就与中国社科院开展了一些合作课题,与中科院少数民族研究所合作,计划在2008年之前收集整理格萨尔说唱艺人桑珠的系列说唱本,出版40部《格萨尔王传》,现已完成了25部。这项工程将填补《格萨尔王传》说唱本尚无全套完整版本的历史空白;今年年初与中科院宗教研究所还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存藏传佛教典籍初步调查与整理可行性研究”。

  与国外在传统藏学方面的合作更是硕果累累。与奥地利合作将五部藏文历史名著《希嘎史籍》、《〈瓦协〉译注》、《普童史籍》、《雅桑史籍》、《昌珠寺志》翻译成英文,在国际藏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年刚与英国合作完成了《松赞干布传》的英译本,与剑桥大学合作开展的对日喀则地区传统民间歌舞样式“结谐”的研究工作也已顺利完成,对上世纪初流失到英国的藏文书籍的合作编目工作也将尽快展开,下一步立项的比较大的项目还有“对西藏女性活佛的研究”;同时,区社科院还与美国有关大学的学术机构也开展了合作,从2002就开始进行的“雪域数码图书馆”现已建成藏、英两种文字的介绍西藏传统文化的网页,中文网页的制作还在进行中,该项目在对外宣传西藏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除此之外,与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和藏学家梅·尔斯坦共同还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关于西藏农牧区文化的调查工作。社科院自身开展的科研、图书出版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由该院主办的《西藏研究》(藏、汉)杂志是全国最早的研究藏学的专门刊物,曾获得全国“双高奖”,即高学术水平、高知名度。

  但是,目前全院甚至是全区的藏学研究工作也面临一些尴尬的境地,由于长时间将人力、物力、财力放在了传统藏学研究上,导致了轻现代藏学研究的状况。社科院已开始有意识地加强了现代藏学研究的力量,目前,区社科院已建立健全了当代西藏研究所、经济战略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所,逐步开展了一些现代研究课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该院发表出版的几篇著作如《西藏经济蓝皮书——中国西藏发展报告》和《西藏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等14部作品较好的体现出了现代藏学研究的成果。随着老一代藏学研究者的退去,全区的藏学研究工作出现青黄不接的危机,中青年研究队伍中缺少高精尖研究者和学科带头人。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为从长计议,应抓紧培养具有潜在能力、目前开始崭露头角的学术新秀,让藏学真正成为一朵东方文化的奇葩。(责任编辑:李文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